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2015/4/1 「【周一專欄】王盈勛:崩解中的人文與社會教育──少子化論述所掩蓋的真相」

【周一專欄】王盈勛:崩解中的人文與社會教育──少子化論述所掩蓋的真相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3/17
2015/03/16
作者: 王盈勛

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 20150401
photo credit: flickr@neverbutterfly, CC BY 2.0

大學研究所報名熱季剛過。不出意外地,各校報名人數一如往年,普遍呈現下滑態勢,就連所謂的「頂尖大學」也無法倖免,據聯合報統計,台、政、交大的報名人數,和去年相比,少了4001000人之譜,和10年前相比,報名人數則是腰斬。

在近年,大學的招生問題已是老生常談,而我們的社會對這問題,也已有了個制式的回答:少子化。在我看來,這種看似合理的推論,不但與事實有所出入,徒然將問題推給無可改變的「大勢所趨」,反而掩蓋了我們所面對的真切危機。

一個最簡單而基本的事實是,研究所的報考主力來自大學畢業生,那在過去10年間,台灣的大學生,究竟是減少還增加呢?依照教育部的統計,從92學年度到102學年度的10年間,台灣大學生的人數,從83.8萬增加到103.6萬,增幅為23.6%。這當中,除了102學年度比101學年度少了兩千人,其他的年份大學生人數都是成長的。

這也就是說,潛在「符合資格」報考研究所的人數根本還在增加當中,和少子化沒有任何關係。台灣的大學生不讀台灣的研究所,難道都是出國留學去了嘛?這也與教育部統計結果並不相符,台灣赴歐美各主要國家的留學生人數,同樣也呈現下跌的態勢,僅少數國家有微幅的成長。

10年間頂尖大學研究所報名腰斬,這些大學的人文與社會學科報考人數則是頻頻破底。在一位學界先進口中,是台灣最佳研究所的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報名人數從94學年度的75人,下滑到104學年度的5人,跌幅93%;清華大學的台文所,10年間報名人數從63人下滑到13人,跌幅79.3%;政治大學的傳播學院照理說應為該校的招牌系所,將過去新聞、廣電與廣告整合為傳播碩士學位學程,今年也僅有208人報名,僅及10年前1028人報名的兩成;自詡為台灣大學龍頭的台大也好不到哪裡去,大學部競爭非常激烈的外文系,研究所報名人數從134人跌到34人,音樂學研究所則由52人縮減到只剩10人。人文與社會學科研究所報名人數的巨幅萎縮,不但與大學畢業生人數增加的趨勢並不相符,平均跌幅也遠大於總體研究所的報名人數。

這事的嚴重性在於,當連台灣的頂尖大學研究所都面臨了報名人數低於招生人數的窘境(還得加上考生重複報考同類多所研究所、考上沒來念、以及報名了根本沒來考等情況),這已不光是研究生素質良莠與否的問題(很多研究所為了生存,恐怕即便知道考生並不合適,還是得勉強收進來),而是整個該領域研究在台灣的存亡問題。 

在這10年間,差不多也就是我們的高教發展,宣稱以追求國際一流為目標,以五年五百億補助重點大學的同一時期。而我們的教育主管機關和拿到補助款的大學,自然也不忘宣傳這樣的大學走向與補助方式,如何提升了台灣的大學競爭力,而這類的宣傳,又以國際大學排名提升了多少為主要的依據。

但諷刺的是,如此的頂尖大學,對台灣大學生的吸引力卻是與日俱降,台灣的大學生畢業生為這樣大學走向投了否定票。照理說,大學越「頂尖」,研究所的吸引力應該高過大學部才對,因為前瞻性的研究,對研究生的幫助遠大於大學生,大學生需要的,是基礎而質優的教學活動。大學生數量沒減少,不是因為大學的「頂尖化」對他們有所助益,而是家長、學生、以及我們的社會普遍地認知到,沒有一張大學文憑,中產階級或準中產階級式的生活將是遙不可及,因此不管台灣的大學變成什麼模樣,對無力遠走他鄉留學的人來說,他們是沒有選擇地不得不讀,但是研究所,那就未必是如此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讀這樣的現象呢?我前面就說了,別再以少子化為藉口了。真正的問題,是在台灣的教育主管機關的主導下,我們的大學體制對公眾許了一個無法兌現的承諾:大學越「頂尖」,學生就越有競爭力,未來就越有出路。

但這麼10年下來,不管是學生、家長、大學從業人員或是產業界的主觀感知,或是各種客觀數據所顯示的,這兩者要不是沒關係,就是關係非常薄弱,但是沒有幾個人敢於戳破這個謊言。

與台灣現實脫節的國際期刊論文,為何可以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沒有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原本,為知識而知識,或是對現實採取批判的立場,也是大學重要的功能之一,不可偏廢。但是我們的教育機構,在過去一、二十年間,型塑了一種已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主流氛圍:「有用」的大學課程與系所才值得存在,然後我們又假裝,大學之「頂尖」,確乎是對學生有用的。因而我們也經常可以在各大頂尖大學的網站,看到諸多基礎學科系所的網站,煞有介事地條列念了該研究所可能有的美好出路。

為何大家不念這些研究所了,根本的原因在於,經過這麼些年,大學畢業生也變聰明了,他們知道這些許諾,終將是不會兌現的謊言──真實社會已經年復一年地證明,耗費大把青春念這些過去可望不可及的研究所,對他們找到一個好工作、薪水高一點的工作幫助非常有限。

請不要誤會,我並不認為這是這些頂大系所的錯,真正錯誤的,是我們的大學體制,創造出這些錯誤的期待。頂尖的社會與人文科學研究,本來就無法保證學生能有對等頂尖的出路。唯一能提升這類系所畢業生出路的,是國家對文化、藝術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視,並提高從業人員的工作條件。在產業面,則是要促進產業轉型,提高創新、高附加價值產業的比重。但很顯然的,台灣在這些面向上的進展與轉型相當遲緩。

台灣的人文與社會學科要自救,在我看來,就是要從這無法兌現的謊言中跳脫出來,不要再去硬凹,從事社會批判對學生的未來出路有何幫助,而是要找回學生對知識的追求有真誠的熱愛、對社會改革有誠摯的熱情,這才是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應該走的路。

假的市場性,終究要被市場所淘汰,現在看清這一點還不算太晚。10年前,當這些假的市場性期待還不存在的時候,這些研究所還頂熱門的,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