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血緣,單純地愛你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2/7
2015-02-04 天下雜誌 566期 作者:黃亦筠採訪整理
圖片來源:鍾士為 |
「孩子,不是拿來補缺憾的,」陳怡光說。這位「台灣爸爸」和太太「波蘭媽媽」魏多麗合著《我家就是國際學校》,樹立台灣自學家庭的範例。
已擁有十七歲女兒明秀和十二歲兒子明哲的台波夫妻檔,做了石破天驚的決定,去年領養了台灣、印尼混血的明玲。領養過程足足花了三年。
過去讓孩子在家自學就曾引起論戰,陳怡光身經百戰,卻低估了領養的決定,在家族內掀起的波瀾。
領養,挑戰漢人文化裡「家」的核心價值,那是不可撼動的血緣至上主義。領養的背後,藏著無法生育、才接受別人的孩子來補缺憾的苦衷。
但已有一男一女的陳怡光和魏多麗,打破既定印象。「我們純粹想要再一個孩子,領養不是來補洞的,」陳怡光說。
不畏外界眼光,陳怡光和魏多麗,守護著國際混血的五口之家。
「我認為對的事情,很少妥協,」陳怡光從小不是乖乖牌。幼稚園換了三所,考上國立高中卻錯過報到日,失去資格;在愛丁堡大學念書,回台參加野百合學運,卻遇上役男不能出境,留在台灣念完大學。他和獲得第一屆中歐獎學金、留學台灣的魏多麗結婚後,兩人為了家與家人,不斷奮戰著。
畢竟,沒人能替自己決定家庭的長相和彼此的幸福。以下為訪談摘要:
魏多麗(以下簡稱魏):明哲一直想要一個妹妹。我和怡光結婚前就談過,如果沒有生小孩,會不會收養?結果,我們都不排斥。所以當明哲提出來,我們就重啟這個想法。
世界上那麼多小孩沒人照顧,如果能出一點力,為什麼不?
陳怡光(以下簡稱陳):但在台灣決定要領養的人,大部份是無法自己生小孩。因此,大家都好奇,我們已經生了一男一女,為什麼還要領養?
我們純粹是想要再有一個小孩,而懷孕生產對多麗很辛苦。
然而,台灣傳統對領養的想法,是補「缺陷」,為了彌補長輩和父母的遺憾。
我們已經是一個完滿的家庭,為何又再領養?是要補哪裡?小孩不一定要扮演這樣的角色,而是能讓完滿的家,變得更多元。
我爸一開始很反對,多麗的爸媽卻很高興。
後來,我爸可能年紀也大了,反而能接受。但像我姐姐的朋友仍會問:「你弟的家庭很圓滿,為什麼還要收養?」
他們也很辛苦,夾在中間很尷尬。他們也很苦惱,「為什麼你要搞到讓我們不知道怎麼去跟別人解釋?」
外人的關心,變成「甜蜜的負擔」。對台灣人領養小孩的接受程度,我可能太樂觀。
過去,我讓孩子在家自學,衝擊到的只是傳統對升學讀書的看法。但領養孩子,衝擊到的是「家庭關係」,是漢人文化中的核心層面。
但我記得柯文哲曾講過,人家說講真話需要道德勇氣。他說,「為什麼需要勇氣?如果你講的是對的,要改的是世界。」
我是有點擇善固執,覺得對的事情,我很難妥協。
▲ 陳怡光(右三)和波蘭籍太太魏多麗(左一),努力營造一個互相尊重、彼此心靈靠近的家 (攝影/鍾士為) |
● 再當一次四歲孩子的爸爸
魏:第一次見到明玲,是在台南善牧嬰兒之家的遊戲間。寄養家庭、社工,正在遊戲間教她叫我們爸爸、媽媽。
在走廊上,明玲就對著我們叫,「爸爸你好、媽媽你好、明秀你好、明哲你好。」
我當下很錯愕,我還沒有心理準備她會那樣叫我。她是那麼小、那麼可愛的孩子。我覺得這應該要慢慢來。因為,她同時也要叫寄養家庭、原生家庭的人爸爸媽媽。
明玲過完三歲生日,長住到我們家。一開始,她覺得是出來玩,還算順利。但當她發現這是永久性的安排,就開始不跟我講話、當我不存在,我覺得很挫折。
明玲當時很黏明哲,無論明哲做什麼,她就在明哲旁邊。我發現她排斥我,我就待在明哲旁邊,讓明玲看得到我。
那年夏天,明秀忙著伊林璀璨之星模特兒比賽。明哲後來去參加夏令營,白天只剩下我,明玲一定要跟我相處。(笑)
陳:有人會好奇,第三個孩子來,會排擠對其他孩子的愛?其實,領養第三個小孩,不會影響我們和原本孩子的關係。
人就像海綿一樣,今天多一個人進來,原來的人會讓出一個空間。兩個孩子長大了,會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明玲這時剛好進來。
對我來說,這是特別的經驗。我可以再當一次四歲小孩的爸爸。
我跟十七歲的女兒可以談國家大事、談男朋友的事;和十二歲的兒子談他的足球、飛機。但跟四歲的女兒之間,什麼都不用談,她就是很單純地愛你!
我回家,她是第一個叫你名字的人。十二歲的兒子、十七歲女兒都在樓上上網。
一進家門,以前就只有狗會先跑過來,現在四歲的女兒也會來迎接我。她會大喊一聲:「爸爸回來了!」跑過來和你分享,她今天做了什麼事。
然後,十七歲和十二歲的都不想理你。(大笑)
面對四歲的孩子,我不用擔心會不會有男友把她拐跑,或在球場上會不會和其他人起爭執。她就很單純,想和我分享她今天做了什麼,想帶我去看,今天媽媽給她做的作業,很簡單的愛和互動。
● 家是了解,家是尊重
魏:我一直覺得,家庭成員間需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我和怡光都知道,三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需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也需要和爸媽有一對一的時間。
我會和明秀一起去看電影,怡光會帶明哲去聽爵士音樂會,我也會帶明玲去遊樂場和同齡小孩玩。
家,就是互相了解、尊重彼此的想法。我們五個人的家,是親密的小家庭,令人感到安全。
我們都知道,我們什麼都可以跟彼此說,沒有什麼禁忌,沒有什麼不好意思、說不出口的話。
【備註】
20年來,台灣共有6.6萬個孩子被領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