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真有高下之分?《進擊的鼓手》賞了好多人一巴掌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2/6
2015/02/05
作者: 膝關節
在表演藝術面前,多少人為了成就永恆,不惜斬斷世俗既定價值,關於俗世人們所追求的平凡幸福,在藝術家面前不值一晒。超凡入聖之前那條進魔之路,總是教人驚懼再三。這也是為何各類表演藝術總充滿特立獨行的異類份子,那些驕傲而鄙夷凡人們的他們,爬過了地獄荊棘,磨損了多少尊嚴與肉身極限,造就了他們永遠矛盾而孤獨難解的悲劇性格。
現年才30歲的美國導演Damien Chazelle因為之前以17分鐘的短片《Whiplash》在日舞影展得到評審團獎,於是得到了好萊塢門票一張。Damien拿到3百多萬美金把《Whiplash》拍成107分鐘長版的《進擊的鼓手》,把所有枝節增添羽翼,豐厚男主角Miles Teller與樂團指揮老師J.K. Simmons的對立與和解。J.K. Simmons在原本短版17分鐘就已經技驚四座,來到長版居然『變本加厲』,為了成就心中最棒的鼓手節奏,不惜逼對方拋頭顱灑熱血,就為了達成片刻璀璨。
《進擊的鼓手》片名Whiplash一字就是鞭打意思,恰好與中文『鞭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人類文明史的進展,本質上就是一場Whiplash,上位者對下位者的索求逼討。美其名都是為了激勵出下位者的能耐極限,但其實更是為了上位者肯定自己在這場比賽中再次突破疆界。文明進展經歷這種鞭打三溫暖,宛若SM般的施受加壓,才有新的里程碑。
電影拿音樂作為解剖並且鄙夷當代文明早已失去『品味』一事頗值得玩味,好的樂手才有資格在古典殿堂表演,糟糕的樂手則去組團玩搖滾。當代通俗爆米花娛樂荼毒普羅大眾,高熱量的強效興奮劑已經痲痹感官,降低應有的美學尊嚴。
Damien Chazelle這套故事剛好可以跟憤恨不平的《鳥人》相互凝視,兩部作品都有著對當代文化異常反骨的爬梳鑿刺,差別在於,《進》採取了相對樂觀的態度,片尾更奪回表演者主控權,而非在觀眾/評論者/權力者間擺渡討好,導演Damien Chazelle扎實地完成了勢均力敵的雙人表演課程,才第二部長片就達到這種厚度,不可思議。
《進擊的鼓手》拍攝難度極高,光這些技巧場面,就夠折磨演員心智能耐,既要參照音樂準度,還要對照表演畫面,真是殘酷演技考驗。Miles Teller若非本身有古典鼓擊經驗,絕對無法勝任片中真實敲鼓的節奏,也讓鼓擊美學成了血淚交錯的耐力賽。J.K. Simmons除了複製重現原始短片中的那位魔鬼教頭之外,也讓觀眾見著這位指揮追求藝術感知所付出的代價。每一段逼問已經近乎歇斯底里式的高壓逼供,快慢之間的細微差異,就是追求的極致瞬間。
過去那套鐵血政策也許能逼出天才,但在現今氛圍已經徹底行不通,幾分無奈寫在臉上,別怪當代文化怎麼自甘墮落。「如果沒本事,會淪落到搖滾樂團」這句對白聽來刺耳,卻也帶了幾分殘酷現實寫照。音樂不是很主觀的東西嗎?豈又如何論高下判勝負?如同片中一場餐宴對話,幾段對話戳破藝術傲骨對於肉身神話的不屑一顧。電影不也是很主觀的東西嗎?明著說音樂表演上的折磨與悟道之旅,暗著批判當代藝術無高低這回事嗤之以鼻。《進擊的鼓手》可是賞了好多人一巴掌。
(本文轉載自膝關節部落格/歡迎加入膝關節facebook;圖片來源:電影官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