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2015/6/7 「管理辭典」………… (45)

管理辭典


STP


行銷學最經典、最重要的概念:先找到對的顧客!

摘錄自: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2015/6/4
2014-12-05 00:00 撰文 韋惟珊 


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 20150607


科特勒在《行銷學原理》中提到,「有效的行銷,是針對正確的顧客,建立正確的關係。」

具體的方法就是透過市場區隔(segmentation)→選擇目標市場(targeting)→定位(positioning)的過程,集中行銷力道在較願意埋單的人身上,才不會做了一堆活動,卻帶不進任何客人。

這套方法,是近60年來行銷領域中不變的經典法則,也是支撐行銷策略的三大骨幹,簡稱為STP

1.S(市場區隔):1950年代,美國行銷學家溫德爾•史密斯(Wendell Smith)率先提出,整個市場必須隨著消費者的需要、行為、習慣等差異,被細分為不同的子市場。


2.T(選擇目標市場):麥卡錫在發表4P理論時,一併提到「選擇目標市場」做行銷的想法。

3.P(定位):行銷顧問公司Trout & Ries Inc.創辦人艾爾•賴茲(Al Ries)和傑克•屈特(Jack Trout)主張,每個產品和品牌都需要「一句話」,來說明和競爭對手之間的區隔,稱之為「定位」。

根據STP的流程,在想行銷策略時,應該先將市場細分,從中挑出想主打的對象,再想辦法在這些目標對象的心中建立地位,創造難以取代的價值。 STP現在還適用嗎?

你可能會問,1990年代發表的行銷理論,現在還適用嗎?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巫立宇指出,STP是行銷學裡最經典、最根本的理論,每個商品、每個品牌都可以運用STP找到對的顧客,精準做行銷。

不過,理論雖然不變,區隔方法上卻必須更細緻。

他提到,現今市場變化太快,用傳統的年齡和性別等基本條件來定義目標客群,已經抓不準消費者樣貌,行銷人員應先思考消費者可能的需求和購買動機來做區隔,當這些需求都確立下來,再回頭去描繪年齡和收入等資訊。

方略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林志垚也有類似看法。他舉例,當你在車站便利商店買東西,只希望能快速結帳,方便趕車;但是去到風景區玩,就會想在便利商店的座位區稍作休息。由此可見,在不同的情境,你的年齡、居住地區、收入水準全都沒有改變,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需求。因此,廠商必須更積極地想像顧客購買的動機、情境和行為,才能提出消費者買單的行銷方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