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義:要拚經濟,政府得有方向──中韓FTA之後的課題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4/11/17
2014/11/14
作者:
郝明義/前國策顧問
中韓完成FTA談判之後,國內有人感受到壓力,並呼籲正視,是應該的。但是像馬總統又聚焦於在野黨卡住服貿協議,國民黨又要趕在立法院選前把「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復議,則可能反應不當。
馬總統一向的邏輯是:「服貿協議通過,台灣才有機會加入一些區域經濟協定;加入區域經濟協定,台灣的經濟才有活路。」這個說法好比:「我們要先搭上巴士,才能去機場;去了機場,我們才能出國。」
但是,先不談搭這巴士的代價,一個人如果不先知道自己出國要去哪裡,就算去了機場有什麼用?一國總統,始終指不出自己國家經濟發展的方向,打造不出產業升級的利基,光指望加入區域經濟協定有什麼用?菲律賓和柬埔寨可是加入馬總統念茲在茲的RCEP 的,如何呢?韓國是先有自己的國家和產業發展的方向、策略與重點,再把中韓FTA納入其中的一環,這樣才如虎添翼,進退有據。而我們呢?我們如果沒有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方向、策略與重點,卻整天喊拚經濟,那不就是原地旋轉籠裡把自己累死的天笠鼠?光以為和中國大陸簽兩個協議就是萬靈丹,那不是為有識者笑?
何況,不要忘記,才前幾天,對岸有人才請「地方頭頭小馬哥」注意:「台灣經濟已經離不開大陸,台灣也已沒有同大陸對抗的本錢」。我們沒有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方向、策略與重點,就盲動亂動,落人笑柄倒罷,只怕將來欲哭無淚。
我們的確不能不結合、不能不善用中國大陸。中國大陸是我們極為重要的市場,也是極為重要的資源。但,不能成為我們全部和唯一的市場與資源。所以,必須謹慎從事。
韓國,當然是我們不能不重視的競爭對手。但是不能因為韓國走快了什麼腳步,就自亂分寸。何況,以服貿協議卡在立法院來說,根本原因是政府沒有走該走的程序。就像是在搭巴士,政府是司機,沒有程序正義就是闖了紅燈;被人民抗議而卡住,就像是開罰單而停下來動不了。現在司機指著窗外,嚷著說「不要開罰單了,快開車,再不開都要被別人超車了!」就算真的被超車了,責任是誰要負?不是那個闖紅燈的司機嗎?所以不要再把責任推到在野黨頭上,更何況反對的人遠不只在野黨。
因此,對於中韓FTA此事的因應,我的建議是:
一,等九合一選舉結束,請政府趕快提出早就該提而沒提的經濟與產業的發展方向、策略,與重點,並告訴我們要加入各個區域經濟協定和這些方向、策略與重點的目標和關係。
二,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政府壓了六年多沒送進立法院,不急在選前這麼倉促的情況下復議,或者只想通過徒具其名的條例。這是關係兩岸來往的根本大法,太多背景和細節都該讓社會各方面充分注意、討論。
三,不論是根據ECFA的協議精神和內文,或中國大陸和世界各國談判FTA的慣例,都應該貨貿早於服貿。我們莫名搞出服貿早於貨貿,造成社會偌大動盪,本就不該。加上中韓FTA也是貨貿對台灣的衝擊更大,因此政府應該落實先貨貿後服貿的應有談判順序。
其他,都是枝節,毋須過度反應。我們已經陷入險境,盲目的亂動,只會把腳伸出懸崖之外。(本文同步發表於十一月十四日《聯合報》論壇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