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2014/9/25 「為什麼德國人面對經濟危機,幸福感仍提升?」

為什麼德國人面對經濟危機,幸福感仍提升?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4/9/25
2014-09-09 Web only  作者:德國之聲

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 20140925
圖片來源:鍾士為攝影
 OECD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人對生活愈來愈不滿意。不過德國人和丹麥人卻是例外,為什麼?
 
銀行危機、歐元危機,各種危機四起,不過德國人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卻甚至比危機前要高。過去5年間,對生活格外滿意的德國人比例從53%上升至61%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統計學者施萊耶爾(Paul Schreyer)表示,8個百分點的增長可以說是相當顯著。他說:「這種幅度的增長並不是偶然現象。」不過在歐洲範圍德國目前顯得有些鶴立雞群。根據OECD公佈的生活質量發展調查報告結果,特別是南歐國家與德國相差甚遠。

在希臘、義大利和西班牙,很多人不僅收入降低,而且還失去了希望與信念。在這些國家,人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較之2007年經濟危機爆發前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下降幅度更大的是這些國家的國民對政府的信任度。

生活愈滿意 就愈信賴政府

這項調查是OECD推出的「美好生活計劃(Better Live Initiative)」綜合指標的一部分。OECD希望通過公佈這些指標告誡各國政府不要只顧盯著GDP的增長,應該同時顧及其他那些爲國民帶來幸福感的元素。這其中就包括民有所居、收入公平、環境質量和教育機會平等等。

根據OECD公佈的報告,在這些範疇德國只處於中游的位置。但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德國人平均滿意程度卻相對較高。德國人對政府的信任感也提升明顯--35%增長到42%

萊布尼茨社會科學研究學院社會學者魏克(Stefan Weick)長時間以來研究公衆滿足感與公衆對政府及公共機構信任程度之間的關聯。他發現,同歐洲其他國家相比,丹麥人生活的特别放鬆,而且對生活的滿足感也更高。魏克強調說,當然不能忽視丹麥人平均收入相對較高這一背景性因素。但是收入高並不是全部決定性因素。在歐洲一些國家,達到一定的富庶程度之後,即便收入繼續增加,人們的滿足感並不會隨之提升。

魏克認爲,除了物質生活富足,丹麥人的幸福感還源於其他社會因素。「這和人們對國家以及公共機構的信賴有著密切關聯,」魏克說,「這種信任感讓人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經濟上出現的問題。在丹麥失業的風險並不小,但是人們相信如果他們失業了,還可以找到新工作。」

東歐彌漫懷疑情緒

與丹麥的情況截然相反,波蘭、捷克和東歐其他國家的氣氛低沈。魏克說:「東歐那些前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民對他們的民主政府缺乏信賴,他們也就顯得格外得不滿意,而且可以說他們的不滿意程度已經和自身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成正比了。」

OECD的調查報告顯示,德國的情況更接近丹麥模式。不斷增長的生活幸福感帶來民衆對政府更高的信賴度,與此同時對政府的信賴同樣也對生活幸福感産生積極的影響。

而在南歐國家經濟危機仍在繼續。OECD的統計學者施萊耶爾說,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率恐怕會給這些國家帶來長期的損害。「如此之多的青年人很難找到工作,這會讓這些國家逐漸失去人力資本。」

(本文轉載自「德國之聲」網站,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