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種給自己充電的方式:閱讀、旅行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4/9/18
2014-02
Cheers雜誌161期
作者:蔡茹涵
這個月有機會和一位企業家聊天,他突然有感而發地說:「年紀愈大,愈難覺得自己在進步。」他所指的「進步」,是打從心底、由衷覺得現在的自己…
透過閱讀與旅行,展開自我對話,既是沉澱也充電,還能從中遇見真正的自己。
1.閱讀:找回好感覺的閱讀三部曲
儘管每個人都會閱讀,但未必都「懂」如何閱讀。透過3個簡單實行的步驟,你就可以在書本裡重新充電,找到未來解方。步驟1:走進書店,挑本「有fu」的書
幽默大師林語堂有句名言:「能主動發現自己愛好的作家,是一個人智力進展裡最重要的事情。」
與其依賴名人推薦書單或暢銷書排行榜,如果你真想得到實用、切身又吻合個人情境的建議,唯一方法就是親自走一趟書店。畢竟,沒有人比你更清楚自己此時需要什麼。
至於如何挑出最「有感覺」又值得一讀的那本?作家余光中在《憑一張地圖》書中,提出3點原則:
1.看封面與包裝:判斷一本書的優劣,本就是非常主觀的過程。如果外觀設計的“sense”實在與個人審美觀衝突,毋須強迫自己接受。
2.看序、跋:余光中強調,序與跋是「一本書真正的封面與封底」,好作家寫的序,一定宛如濃縮整本書的精華,讓你想立刻往下讀。如果連序都寫得雜七雜八、不知所云,內文素質也可想而知。
3.隨意翻開一頁,輕鬆讀完:即便只有一頁長度,也能讓你大略了解作者的文筆與敘事風格。如果讀來不通暢、或多讀幾頁後仍毫無感覺,即便旁人對它的評價再高,也不用考慮。
簡而言之,「閱讀」就是作者與讀者交流思想的過程。唯有讀一本自己精挑細選、符合當下需要的書,才能發揮效果。
步驟2:選有興趣、與你意見相左的主題
許多人在感到挫折、情緒低落時,會特別傾向尋求心靈勵志書的協助。其實,此時的閱讀類型反而不該有任何限制,愈是廣泛多元,對情緒的解套愈有幫助。
如果你真的感到不安,渴望縮小範圍、鎖定「成效最高」的閱讀種類,那麼可以優先考慮這兩種:最有興趣的書、與你意見相左的書。
前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傅佩榮曾在《不同季節的讀書方法》一書中指出,閱讀「俠義小說」是他扭轉情緒、喚醒奮鬥動力的最佳方法。從古典的《水滸傳》、西洋的《三劍客》到現代的金庸小說全集,都是書房中不可或缺的伴侶。
「包括我去美國念博士班的第一年寒冬,都是靠著《射鵰英雄傳》撐過去的......還曾讀到放聲大哭了半小時,宣洩完只覺得神清氣爽,」他在書中寫道。吻合興趣的書能暫時轉移注意力、撫平心情,冷靜下來後,思考邏輯也能恢復平日水準。
至於為何要讀意見相左的書?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療癒好情緒》作者和田秀樹指出,人類有一種「只蒐集符合自己想法資訊」的特性。久而久之,在長期缺乏其他想法撞擊下,容易被思考框架束縛,不僅腦袋日漸僵化,也愈來愈難以控制情緒。
「所以,閱讀與自己意見不同以及陌生領域的書都是必須的,」和田秀樹強調。多蒐集各方角度的知識,在挑戰來襲時,將更有能力推論出不同的解決之道,焦慮感降低,情緒自然也能緩和。
步驟3:動手動筆,避免看過就忘
最後,閱讀之於心靈的療癒,還有另一個務實的最終目標:避免看過就忘、想辦法將吸收的知識「用出來」。
怎麼做到這一點?愛書成癡、經常對外自稱「讀書人」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特別在《讀書人:讀書講義》中分享了自己的獨家做法。
首先,他會在閱讀時準備紅、藍兩色的鉛筆。讀起來精采、自己頗有收獲的段落以紅筆畫線,而不太理解的部份則以藍筆畫線。
如此一來,不僅方便下次閱讀時直接瀏覽重點,看見以藍筆畫線的段落,也能提醒自己,進一步去尋找原文版本,或作者引用的其他書籍來讀。
其次,是製作「讀書卡片」,這也是大江健三郎自12歲起的習慣。他習慣準備一疊紙片,每逢精采段落,就用鉛筆抄錄下來,收進另一個盒子裡。當盒子裡累積滿厚厚的紙片,就等同這段期間的「閱讀精華」,每次翻閱,彷彿都在複習。
不過,他也強調,閱讀技巧是因人而異。真正的閱讀,是在讀完之後,回頭去感受自己面臨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遇見真正的自己。」大江健三郎總結。
2.旅行:你一定要嘗試的心靈旅遊處方
從小到大,人人都有旅行的經驗。但是,什麼樣的旅行最有療癒效果,能讓你在出發之後,心靈真的放個假、喘口氣?《Cheers》雜誌整理出3種形式各異的「旅行處方箋」,做為你下次收拾行囊前的參考。
處方1:一個人出發,自在獨處與沉澱
誰說旅行一定要呼朋引伴、成群結隊?一個人旅行,自己吃飯、住宿、移動、探索,一樣可以很自在。少了旅伴的干擾,更能心無旁鶩的敞開懷抱,享受融入當地文化的樂趣。
對日本老牌雜誌《生活手帖》總編輯松浦彌太郎而言,一個人的旅行是生活中必要的養分。他曾於《旅行的所在》、《自在的旅行》二書中指出,自己只要帶著3樣東西,就可以隨時出發──不是盥洗衣物,而是心愛的杯子、湯匙、外加一本書。前兩者是為了保持輕鬆,「讓自己隨時有家裡的自在感覺」,而好書則是單獨旅行時不可或缺的物品。
習慣一個人,為松浦彌太郎養成了獨特的旅遊習慣:他不買地圖或旅遊書、也不上網蒐集資料,而是靠雙腳、以散步的方式小範圍尋訪,在離開這座城市前,手繪出自己的「旅行地圖」。
比如2007年造訪台北時,他曾花了近5天停留在永康街、古亭與師大商圈一帶,傳統早餐店、二手書店、老人家打太極拳的小公園,都化為手繪地圖上的風景。正如同他的名言:「即使是一無所知的地方,也必定有耀眼之處,要由自己親自將這些耀眼的美好一個個收集起來。」
一個人旅行的另一層收穫,在於可以沉澱下來,透過難得的獨處時間,與自己產生對話。對此,經常獨自旅行的著名音樂人姚謙特別有感觸。
他在《一個人的品味》書中寫道:「對許多人而言,一路與人分享並交換心得是必需的..可是對我來說,那些新的養分與經驗,如果及時討論而定義下來,就少了自我咀嚼思考的空間了!」他認為,如果能將所有感受清晰地留在心底,等待時間沉澱,將會更完整的「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處方2:來趟冒險,挑戰極限激發想像
習慣了安逸行程,不妨嘗試挑戰自我極限的冒險式旅行,也許更能激發出你心底未曾想像過的種種思考!
事實上,這種挑戰未知、甚至頗具危險性的旅行方式,不僅在歐美國家行之有年,也受到不少名人推崇。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文化長陳怡蓁夫婦,就是著名的愛好者。
曾經,他們一起深入亞馬遜雨林,嘗試喝樹汁、吃蟲子、用樹葉生火來「野地求生」,也曾一起前進西藏拉薩,努力克服高山症,歷經10小時方抵達世界最高的廟宇絨布寺。
「除了辦公桌以外,人生還有許多未開發的世界等著你去探險,」張明正曾表示,「你會親眼見識到大自然的力量,那對心靈是很大的衝擊。」
經過「大冒險」的洗禮,以往放不下的,很可能從此豁然開朗。試想一下,當你克服生理上的恐懼,靠著意志力完成高空彈跳、穿越大戈壁或攀登冰封中的大雪山等任務,發現本來所不熟悉的「另一個自己」,還有什麼能令你耿耿於懷呢?
處方3:相機之外?改變記錄旅行的方式
如果一時間無法採取前兩種做法,你還有另一種選擇:改變「記錄旅行」的方式。只要換個媒介,感受將大不相同!
一般人習慣用相機留住旅途中的影像,或以文字記錄心中感受。但是,姚謙卻習慣以氣味、聲音這2項「非視覺」的元素,留住旅行的記憶。
「氣味的記憶不需要刻意保留......每個地方空氣中的氣味,總會在我腦中像標籤般做上記號,」他在《一個人的品味》書中寫道。
每到達一個地方,迎面而來最直接的刺激,往往就是氣味。為了記憶,姚謙習慣購買與氣味相關的產品,如茶葉、食品、香精蠟燭等。回到家後,只要喝一口茶、點上蠟燭,氣味自然會喚醒當時的記憶。
另外,他也會帶著錄音設備,隨手錄下旅行地點的環境音。如法國戴高樂機場情侶們告別的呢喃、紐約地鐵離站時的回音、峇里島夜晚的海浪聲......信手拈來的小動作,都能成為未來的珍貴回憶。
「旅行就是一種暫時的離開,享受平凡生命中一段不平凡的生活,」姚謙強調。儘管我們都得回到現實世界,這些「不平凡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也會帶給你沉澱心靈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