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2015/1/11 「英文只要敢講,別怕不夠標準-天底下沒有標準發音這回事」

英文只要敢講,別怕不夠標準-天底下沒有標準發音這回事

在美國旅居12年,足跡遍布5大洲的旅遊作家溫士凱認為,英文只要敢講,別怕發音不夠標準,敢開口是一種良性循環,愈講就愈敢講。

摘錄自: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2014/12/24
撰文◎劉楚慧

從一句英語都不會講到成為美國兒童夏令營受歡迎的老師,從點餐只會number one(一號餐)到能夠和白人客戶溝通的設計工作者,旅遊作家溫士凱認為要開口和外國人說話,最重要的就是「膽識」!

鼓起勇氣說出第一個字

溫士凱說,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丟到不講中文的地方。他回想當年到美國上語言課程,入學考試最基礎的是第一級,沒想到他的程度比第一級還低。但為了生活還是得開口,一開始到速食店就用「number 1」、「number 2」點餐,3個禮拜過後想吃沙拉,鼓起勇氣說了「salad」,店員接著問「What kind of dressing?」他當場傻住,腦中不斷思索「dressing?這是什麼?」。

他心想dress是衣服,以為對方在問他穿什麼衣服,看了看自己說:「T-shirt」。對方露出笑容,從櫃子拿出3包醬逐一解釋,他才恍然大悟「啊!dressing是醬汁的意思。」從此學到了這個字。

沒有標準發音 能溝通就好

敢開口是一種良性循環,愈講就愈敢講。溫士凱說,「很多人怕『我講的人家聽不懂』,」但換個角度想,世界上只有英語系國家會講英語,所以我不會也是正常的。他認為只要敢講,別怕不夠標準。「天底下沒有標準的英語發音,能不能溝通最重要,」就連英語系國家的發音也各不相同,英國人笑美國人的發音、美國人又笑澳洲人的發音,所以別一直想著「我的發音一定要正確。」反倒是抱持「我的英語就是這樣,你喜歡就喜歡,不喜歡也罷」心態的人,更敢開口說話,英語對話能力更強。

他認為必須突破心防,告訴自己「不會講英語是正常的。」也不要成天只想著文法,多聽別人怎麼講,自己再跟著練習講,效果會更好。溫士凱談到,當時在美國學英語,老師最常說repeat after me(跟著我再說一遍),這就是從「聽」學習「說」,而按照聽-->-->-->寫的步驟,循序漸進學好英語一點也不難。

為自己創造講英語的環境

溫士凱強調,多聽有助於開口說,而且要設法幫自己創造講英語的環境。他在美國期間,曾故意打電話到信用卡中心,假裝詢問事情,其實是想在生活中增加英語對話的練習機會。而溝通不需要太艱深的詞句,只要彼此都懂,有達到溝通效果就足夠了。

溫士凱又舉例,當時他在美國修世界宗教理論課程,寫作業時他自我設定「我是和老師在講話」,最後全班只有4個人過關,他是其中一個。有一位字彙、文法能力都比他強的台灣同學,看了他寫的作業不服氣地說:「你這是小學生寫的嘛!」對方不服輸,硬是把溫士凱的作業拿去質問老師。結果老師解釋,「他用詞簡單,表達完整,而你用了很多艱深的詞,但我根本看不懂你在寫什麼。」這說明了溝通不在於字句難度,而在於對方有沒有懂。

一段時間不開口就會生疏

談到如何讓自己敢開口和外國人說話,溫士凱非常推薦自助旅行或打工度假,因為可以強迫自己非得開口不可,如果不知某個字怎麼講,就用各種方式描述。也有人擔心不知該怎麼找話題,他認為別自我設限,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為話題,例如一開始可先問對方是哪兒人,若知道這個地點,就和對方聊自己的認知。就算對這個地點不熟悉,也可坦然相告「不好意思,我比較不熟悉,它大概是怎樣的地方呢?」話匣子很容易就打開了。

不過,溫士凱也提到語言這個東西,一段時間不講就容易忘。像他自己每次出國的第12天,講起英語也覺得卡卡的,可是到了第3天就恢復正常。不可否認,台灣的確較缺乏英語環境,但重點還是把握開口機會。舉例來說,在街上看到外國人正看著地圖,便可主動出擊,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幫忙。而溫士凱和友人聚會時,偶爾也會用英語溝通,這不是故做高尚,而是想持續練習,維持自己的英語水準。

以平日而言,他認為下班後還要去上英語課,其實也挺累人的,但是看電視、聽廣播,也是把自己放在英語環境的好方法。他就曾經在電影院連續看3遍電影,第一遍完全不看字幕,第二遍看字幕,第三遍跟著唸,對於聽說能力頗有幫助。生活中有許多方法,都可讓自己沈浸在英語環境,重點在於要找到對的方式來練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