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傳統的製造生態_社群製造,讓產品有靈魂
摘錄自:數位時代電子報 2014/12/26
採訪.撰文/詹子嫻
社群、開放原始碼硬體、群眾募資,把這些詞彙串連起來的,就是「社群製造」。 過去,企業關注社群大多聚焦在行銷業務的推波助瀾,但對台灣科技業來說,社群對產品開發、製造流程掀起的變革更不容小覷。
每周四晚上,一群科技人、大學生、宅男聚首,熱烈地討論著他們的夢想,要設計出一支台灣本土的手機。他們分工清楚,有人負責機構設計、有人設計UI,他們是HanGee社群。在自造者(Maker)的浪潮下,基於同好而生的科技社群如雨後春筍,除了HanGee之外,台灣還有鋼鐵人、機器人、迷你四驅車等社群,雖然各自關注的議題不同,懷帶理念、強調開放、共創,是他們的特質,他們正在實踐社群製造。
研究網路、開放原始碼議題的耶魯法學院教授本克勒(Yochai Benkler)在2006年就曾提出社群生產(Social Production)一詞,他認為網路興起後,社群生產改變了企業和外部個體的關係,消費者從被動變得有主動權,社群生產重塑了商業的成功模式,在生產的過程中必須與使用者更緊密結合。
過了幾年後的現在,隨著自造者意識抬頭、數位製造工具如3D印表機等興起,大眾開始探討社群製造(Social Manufacturing)的概念。威盛國際行銷副總裁白瑞志(Richard Brown)就指出,推動社群製造有三大元素:開放原始碼硬體(Open Hardware)、數位製造(Digital Fabrication)、群眾募資,這些讓我們掌握了創新的潛力。
的確,群眾募資平台風氣推廣開來,許多有想法的人可以將其開發的創意原型產品,放到網路上募資,並透過社群掌握意見及市場需求,進而改善或調整設計,讓產品一上市就打到消費者的痛點。「這就是所謂的社群製造。」HereO共同創辦人林鼎鈞如是說。而且還有不少第一次募資失敗,基於網友回應,重新設計而受到歡迎的產品,這是傳統大廠設計產品無法做到的,是社群製造對產品開發或製造業的嶄新意義。
社群製造的概念廣泛,包括社群參與、開放、採用綠色的友善供應鏈,例如荷蘭新創團隊設計的Fairphone公平貿易手機等,但之於傳統製造有兩大特色:一是消費者的角色從被動變主動,不論是在網路或用戶論壇提供回饋意見、貢獻產品創意,或是直接在群眾募資平台上贊助,某種程度都參與了產品開發。
大廠開始正視社群力量
英華達總經理何代水表示,社群對製造業的影響看小米就知道!小米從米聊起家,養育了一個大社群,但後續騰訊推出微信,考量即時通訊服務容易被複製,為擴大競爭力,開始轉向做硬體,用硬體包裝社群服務。小米帶給大眾的省思,就是以軟包硬,以硬賣軟!
其他業者也開始正視社群的力量,將網友或消費者的批評指教,用以改善產品。像是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就不只一次公開談論要學習小米,打造的ZenTalk論壇,便是華碩收集使用者回饋與體驗的例證。
第二個特色就是對傳統製造生態形成微革命,基於某些理念或愛好的人自發結成社群,齊力開發「帶有溫度」的產品,連帶建構出屬於社群的供應鏈、製造、通路生態圈。美國知名自造者平台Quirky或深圳的Seeed Studio都是成功案例,完全顛覆過去製造霸權。
鋼鐵人實作聯盟創辦人蔡政和認為,讓社群可以「定義」產品,很大的推力是開放原始碼硬體,透過開放、協作的模式,很容易打造出一個可行的原型機,再透過群眾募資,反過來先驗證市場,這是跟過去最大的不同,做出真正貼近市場需求的產品。
對比傳統製造業創造大量的產品或產值,社群製造或許被視為是做興趣,但社群力量壯大是不可擋的趨勢,不少大廠已經看到此趨勢,見風轉舵。像是聯發科與Seeed Studio合作,推出整合Wi-Fi、GSM等通訊模組的板子。英特爾則是與開源軟硬體平台Arduino合作,推出名為Galileo(伽利略)的SoC晶片,專攻穿戴裝置、物聯網等新興產品。當大廠都搶著拉攏開發社群,你還認為社群製造只是小打小鬧嗎?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4年12月號《數位時代》「決勝物聯網」,全國7-11、誠品等各大書店熱賣中。資料來源:《數位時代》第2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