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2014/12/14 「人生4道難題,怎麼解?學習從磨難中找力量」

人生4道難題,怎麼解?學習從磨難中找力量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4/12/11
2013-02
Cheers雜誌149
作者:葉彥君

Cheers雜誌電子報 - 20141214
圖片來源:煠珣



愈投注在眼前的事物上,就愈容易陷入狹隘視野與思考盲點中。我們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有意無意瀏覽到的一本雜誌或書,忽然一段文字躍然而出,在心底引起深刻的共鳴,從此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

當你不得不蒙受不公平的對待……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翁山蘇姬:學習在磨難中找到堅定自我的力量

身為緬甸國父翁山之女,翁山蘇姬因為公開提倡緬甸走向民主、組織新政黨、發言抵制軍政府等作為,在198920103度被緬甸軍政府軟禁,過著無法與外界聯繫,甚至連先生罹癌去世,也無法見上最後一面的生活。

她遭軟禁時物資相當缺乏,對身體造成很大負擔。接受訪問時,翁山蘇姬回憶:「我有時沒錢吃飯。我因為嚴重營養不良而掉頭髮,沒力氣下床。……我體重從正常的106磅(48公斤)降到90磅(41公斤)。」

但是,在訴說完身體的病痛後,她停下來,用一根手指指著頭,告訴採訪的記者:「可是他們從未能傷害這裡。」

翁山蘇姬不是沒有機會離開緬甸,但這麼做,她的護照會被註銷,再也回不了故鄉。為了和人民站在一起,她繼續承受眼前的磨難,也因此淬煉出堅強的意志。

獲得南非納塔爾大學頒發榮譽學位時,在她的先生代為宣讀的謝詞中,翁山蘇姬寫下:「必須走過人生艱苦道路、苦難似乎源源不絕而漫長的人,要設法從折磨他們人生的磨難中找到力量。我們是從憂患而非安逸中獲得智慧。」

最近一次釋放後,翁山蘇姬持續活躍在緬甸政壇,參選國會議員選舉,也繼續她以非暴力方式爭取民主改革的志業。不公平的待遇,不曾動搖她相信的價值。

當你帶領一個意見不合的團隊……

國際名導演 李安:強化個別溝通,預想可能的衝突及應變之道

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再創生涯高峰的名導李安,回首進軍好萊塢的第一部電影——入圍奧斯卡7項提名的《理性與感性》,也是他第一次指導國際明星演戲、和好萊塢技術團隊合作的作品。

做為導演,李安雖然是主導電影走向的關鍵人物,但無論是在導戲、或和攝影團隊討論拍法上,他都遇到了不曾想像的溝通障礙。

「一開始,演員們頻頻提問題,真不知道哪來那麼多問題!……而他們又不像中國演員,我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安在《十年一覺電影夢》一書中回憶,演員多半有豐富的舞台經驗,例如擔任女主角兼編劇的艾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她的學識見解都令李安印象深刻,但她的提問,常常尖銳地讓李安答不出來。

專業的攝影團隊也給足他苦頭。拍戲的光源、角度等要求,攝影師都堅持按標準來,不是導演說了算。要是同時面對演員和攝影團隊,那就更手忙腳亂了。演員提出意見、修改拍攝內容後,李安又要和攝影師重新確認。

這讓他深刻體會到一件事:要把事情歸納到可以處理的範圍內,才有機會把電影拍好。

不管一場戲的場面有多大、多少演員、多少台攝影機,導演必須先在腦中整理各種元素、分類,然後才逐項檢視如何運作,「先將之瓜分,才能蠶食。」

「這次經驗也讓我回想到,我們的教養一直都是:你聽命令到某個程度後,開始給命令。」但是在「聽」與「給」之間,卻很少交流。因此,李安從此學會帶領拍攝團隊和演員時,不斷彼此溝通、表達想法的重要性。

當你對專業有自信,卻受到他人的質疑……

奧斯卡影后 梅莉‧史翠普:盡最大努力,時間會證明一切。

自從影以來,曾經14度問鼎奧斯卡影后的美國演員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儘管早就是公認的「戲精」,但她在出演電影《鐵娘子》(The Iron Lady)中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Hilda Thatcher)時,無論在戲外還是同劇演員間,仍然迎來一道道懷疑的目光。

不少人批評,英國資深女演員這麼多,為何要找美國演員來演?再加上劇情設定演出柴契爾夫人老年失智的模樣,也讓這部片還沒上映,就飽受擁戴者的抗議。

史翠普當然也感受到這股壓力,她受訪時回憶,當了超過30年演員,第一次和同劇演員見面時,內心如此緊張,「當我走進排演室時,裡面有45位英國最傑出的演員,我第一次強烈感覺自己來自美國紐澤西州。」

但當她一開口,立刻讓在場的英國演員折服。她的神情姿態、英式口音與說話語氣,莫不讓人覺得她就是柴契爾夫人。

史翠普用傑出的工作成果,消除了所有人的質疑。為了演出這個角色,她對柴契爾夫人進行透徹的研究,包括柴契爾夫人隨身攜帶名言錦句小卡、當了首相仍親自下廚等小事,也不斷透過柴契爾夫人的影像,模仿她的姿態與說話方式。

「我像柴契爾夫人一樣,對自己的工作有熱情,也一樣不希望自己所做的事遭到誤解,」她說。這部電影,在2012年讓她拿下了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美國金球獎與奧斯卡獎3大獎的影后,儘管電影內容仍有爭議,但她付出的努力不容置喙。

當你憤怒不已、爆發在即…… 

西藏宗教領袖 達賴喇嘛:先問自己,這時宣洩怒氣有什麼用?

達賴喇嘛在全球各地的演說主題,除了佛教教義、西藏問題外,最常講的就是人生如何追求「更幸福、更快樂」的境界。其中一個關鍵,便是在遇到困境時,維持平靜清明的心,不受破壞性情緒所控制。

在新書《逆境中更易尋快樂:達賴喇嘛的生活智慧》中,他指出情緒可以分成兩種:一種需要宣洩出來,例如親近的人去世了,你所感受到的深層憂傷,必須向他人訴說才能得到緩解;但是像「憤怒」這種破壞性情緒,一旦宣洩出來,感受並不會退減,反而還會增加。

「如果你今天表現出憤怒,明天有可能會更憤怒,」達賴喇嘛舉例,這就像把稻草和火柴交給不聽話的小孩子一樣,一旦火被點燃,加上餵火的空氣,很快就會延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要追求人生持久的快樂,達賴喇嘛指出,唯一的出路便是在這種時候控制憤怒,具體而言要這樣想:「憤怒有什麼好處?它能跟包容和慈悲的價值相比嗎?」

達賴喇嘛分析,憤怒有百害而無一利。

首先,憤怒所引發的惡言惡行會立即製造不愉快的氣氛,若是在某些情境下,需要堅決回應他人不當的行為,不需要憤怒也可以做到;再來,憤怒只會擴大問題,例如你用醜陋的名字形容另一個人,就會帶來無窮後患;最後,憤怒會抵銷你平常善行所得的善報。

「一旦心性受到憤怒的控制,我們就沒有機會享有持久的快樂,」透過上述做法,加上時時提醒自己培養一顆慈悲、溫暖的心,自然能影響身邊的人,讓周遭的生活氛圍更顯幸福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