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2014/12/18 「最多企業贊助,打造創業車庫接軌國際 - 時代基金會Garage+」

數位時代  

最多企業贊助,打造創業車庫接軌國際 - 時代基金會Garage+

摘錄自:數位時代電子報                    2014/12/17
採訪.撰文/吳韻萱 

時代基金會創立20餘年,累積不少國際人脈與人才育成經驗,2012年打造Garage+育成中心,成為MIT首個海外孵化器,近日更獲捐贈200坪新空間,以及22家企業贊助,延續車庫精神,孕育台灣青年創業夢。

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保羅艾倫(Paul Allen)在車庫裡創造微軟,賈伯斯(Steve Jobs)也在車庫裡創造了蘋果。延續美國車庫的創業精神,時代基金會於2012年成立新型態創業育成中心Garage+,在嘉新兆福文化基金會捐贈200坪空間後,短短40天內改頭換面,成為台灣最繽紛、最豪華的育成空間。除了台灣新創,更有來自中、美、加、日、韓等國際團隊。

走進Garage+,復古車庫牆背景及溫暖的木頭色調,與印象中只有冷冰冰水泥牆的育成空間很不一樣。綠色調為主的大廳,是時代基金會不定期舉辦創業講座的地點,旁邊的長吧台隨時可坐下交流,一個個跨產業、跨國的創業夢可能在此開展。旁邊的電動車模型是進駐該空間的團隊蓋亞(GAIUS Automotive)打造,用總重量只有200公斤的綠能車,讓訪客一窺未來的交通工具輕量化技術。

1112日開幕式這天,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台達電子董事長鄭崇華、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等科技大老齊聚一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校長拉斐爾.萊夫(Rafael Reif)也到場祝賀。Garage+10月才剛與MIT最大實驗室「電腦暨人工智慧實驗室」(MIT CSAIL)簽署合作協議,成為大學創業育成夥伴。此前,時代基金會與MIT CSAIL已經有16年的產研合作關係,Garage+也成為MIT第一個外部孵化器。

拉斐爾.萊夫在Garage+的開幕典禮上說:「CSIALGarage+展開實質合作,提供台灣企業直接與國際頂尖實驗室合作的機會,以台灣極具競爭力的創業家精神,可望在此發掘國際化的高潛力團隊。」

讓年輕人把能量放出來

捐出200坪創業空間的嘉新水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年輕人創業,需要幫助他們起步。一個資本主義的市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空間,讓每個人將能力發揮到極致,社會才有未來。Garage+就是開放,讓年輕人把能量放出來,然後發揮到極限。」張安平說。

時代基金會執行長徐小波也表示,Garage+給年輕人知識及出國增進視野的機會,讓新創到國外參訪,能讓他們自己去定位未來的產業是什麼。

徐小波說,時代基金會在過去幾年,將雲端運算、生物科技等新思維帶進台灣,今年初又舉辦「改變學習,翻轉教育」論壇,「我們灌輸知識給年輕人,讓他們自動尋找新的商業模式,這才是對的方向。Garage+讓新創每年到美加、歐洲看看小的經濟體,如何在人口少、本身市場小的情形下,將市場放眼世界。」

成立於1991年的時代基金會,致力於推動經濟產業政策、創業教育、培養人才,合作夥伴包括MIT、台積電、廣達電腦、國泰金控,20多年來累積許多社群人脈及育才經驗。例如培養人才的兩個重點計畫──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YEF)及實習生計畫,分別針對創業及職涯,讓參與者在一年內深入學習。

推動跨產業學習

舉辦YEF期間,時代基金會培育約30個團隊,例如cacaFly即源自YEF創業團。因著培育人才的經驗,以及與國內外產學機構的交流,為了讓台灣創業環境更友善,時代基金會2012年整合社群資源成立Garage+,提供新創團隊資金、業師、課程訓練、人才招募及空間等資源。

這次革新,除了獲得200坪新空間,更有台積電、台達電、廣達電腦、緯創資通、聯發科、群聯電子、研華科技、華新麗華、富邦金控、國泰金控、新光產險、東元電機、台灣大哥大、法藍瓷、智邦集團、鈺登、智易、友訊、賀眾企業等22家企業共同贊助。

Garage+透過社群資源整合,積極拓展合作網絡,73%有募資需求的新創已成功募資。例如推出Bistro貓臉辨識智慧餵食器的奇群科技,登上募資平台Indiegogo短短3天,就達成募資10萬美元的目標。

Garage+育成的聚焦領域,包括資通訊(Big DataComputing)、健康醫療(MedTech)、軟硬整合(IoTSmart ThingsWearable)、綠能、創意設計等,不侷限團隊類型,除了希望透過各種團隊互相接觸,進而交流、合作,也希望給予各行各業幫助。

Garage+所在的嘉新大樓,9樓是124坪的孵化器空間,希望團隊在半年至一年內募到A輪或種子基金,進行人員擴張。目前有韓國Buzzvil、創炎資訊、PeopleFish、美思科技、DNArailsLumicanDAQI CONCEPT、愛食記、Jeff Hsu、美國Clover的研發團隊。

10樓則是64坪、有獨立辦公空間的加速器空間,供團隊進駐一年,前半年免費,後半年共同分攤基本營運成本,目前有自走圖公司、GAIUS AutomotiveStorySensejjPlus Medical、聯齊科技、億觀生物科技等7個新創公司。這些孵化器與加速器,從場地、器材到裝潢,幾乎都靠基金會會員、近30家台灣企業捐贈。

另外,Garage+還有50位以上導師,並提供2.5萬至10萬美元種子基金,也不定期舉辦「CTO Day」,贊助企業的技術長,將親自與團隊交流。

接軌全世界

StorySense共同創辦人林挺正說,在Garage+有多元背景的新創團隊,例如生物科技、電動車等,可互相交流資源。而時代基金會固定舉辦的活動也是重要養分,工作坊更會邀請創投,與創業團隊模擬談判,都幫助很大。

億觀生技共同創辦人林建明則表示,「我們比較過很多育成中心,能夠真正為剛從學校出來、什麼資源都沒有的我們提供無償幫助,只有Garage+。不管是專利諮詢、法律及財會上的幫助,這裡都有很豐富的免費資源。」

Garage+匯集企業界資源,幫助台灣年輕人走出去,從國外創業經驗一窺自己可能的未來。或許正如徐小波常說的瑞士故事:1829年她一度是全世界最窮的國家,沒有奶水的母親卻造就了煉乳,有了後來的奶品加工大廠雀巢;留在國內、無法被揀選到梵蒂岡站衛兵的年輕人,在小窗子的暗房子裡,拿放大鏡在搖曳燭光下做小零件,因此有了後來的鐘錶王國。「台灣年輕人要往這個方向思考,而成立Garage+的目的,也是鼓勵他們有創意的思考,以這個知識平台接觸全世界。」徐小波說。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412月號《數位時代》「決勝物聯網」,全國7-11、誠品等各大書店熱賣中。資料來源:《數位時代》第2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