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2014/12/17 「獄卒如何管好囚犯?」

心理學家教你的透視術    

獄卒如何管好囚犯?

摘錄自:商周上班族加油報 電子報 ~  心理學家教你的透視術     2014/12/16

當一群獄囚拒絕合作或聽從命令,你會怎麼辦?

A.和他們講道理,時時謹記對待囚犯要保持尊重與維持尊嚴。
B.強迫他們脫光衣服走路、接受體罰、拿水桶代替馬桶、禁止睡覺。

答案分析

你選A,而且絕不會考慮B嗎?
雖然極少數人會考慮此種既不人道又殘忍的手段,但這不僅發生在真實監獄內,也曾出現在史丹佛大學於1970年代設計的模擬監獄內,當時獄卒和獄囚都是參與心理實驗的自願者,完全沒有任何犯行。

除了米爾格倫的電擊實驗之外,金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史丹佛監獄實驗」或許最為舉世聞名,後來陸續由BBC等改編為電影《叛獄風雲》(The Experiment)、小說《黑箱》(The Black Box)等。金巴多和米爾格倫一樣,都希望探究為何一般人能做出如此可怕的事情,例如上述真實監獄或二次世界大戰的集中營。

研究一般結論認為,絕對權力造成絕對腐化,當人們握有無限權力,自然會訴諸暴與酷刑,若在錯誤條件下,任何人都可能做出如此難以啟齒的惡行,因為每個人都必須時時小心警戒,避免此事發生。

我們先前在〈為什麼好人有時候會做壞事?〉裡,也曾提到哈斯藍教授,他對以上論點提出異議,他當時參與BBC重現這項實驗的過程,結果獄卒表現沒有那麼糟,因為他們未受到鼓勵。哈斯藍指出,雖然據傳金巴多並未給予獄卒任何指令,但確實讓獄卒覺得應該表現出特定行為:

你可以讓獄囚感到無趣、感到某種程度的恐懼,可以讓他們知道生死完全操縱在你我及制度手中……我們要用各種方式剝奪他們的個人特質,讓他們感到無能為力。

獄卒明知這只是實驗,自己和獄囚都會獲得報酬,也知道自己有責任聽從實驗者的指令,故聽到上述指示後,獄卒自然認定要讓獄囚面臨「無趣、恐懼、無能為力」,若保持尊重及尊嚴原則,將違背實驗目的。因此正如米爾格倫實驗,至少部分獄卒會遵循指令,因為他們「認為受害者所遭遇的不快只是暫時的,但實驗所得的科學結果卻很長久」。換言之,他們遵照實驗規則的動機只是想當「好人」,既然拿錢做實驗,就要做到好。

這種詮釋無法適用於所有獄卒,因為無論是金巴多或哈斯藍的實驗裡,並非所有獄卒都行為蠻橫,況且有些獄卒也不純粹是遵循指令,表現更超出要求,自行發明了控制手段、規則與處罰。
如此看來,有些獄卒是否並非因為權力地位或金巴多的指令,而「從好人變壞」,而且原本就有虐待人的傾向?招募過程內是否有任何元素,吸引具備此種特質的人應徵?

為查明原因,西肯塔基大學(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兩名研究員在大學報紙上,刊載兩份招募廣告,其中一份與金巴多當初的廣告無異,另一份省略關鍵詞「監獄生活」:

需要男性大學生參與監獄生活心理學研究,每日70美元,自517日開始,為期一至兩週,更多資訊與應徵,請洽:(電子郵件)

所謂「研究」只是一份問卷,涵蓋侵略行為、獨裁、權謀、自戀、社會宰制、同理心、利他主義等,結果看到載明「監獄生活」廣告的應徵者受試後,所有負面項目的分數都較高,所有正面項目的分數都較低。

換言之,無論是金巴多實驗裡的獄卒,或是真實監獄裡犯下暴行的獄卒,也許從來都不是因為周遭環境影響,導致原本無知和善的性格變調,而是原本就具備陰暗個性,希望找到發洩管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