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南海爭議與台灣立場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5/20
2014/05/16
作者: 張正.
明紅一臉倦容。她說,這兩天她說的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抱歉」。
明紅從越南結婚來台,和許多同樣來自越南的移民移工一樣,在電視上看到台商工廠遭到越南暴民放火搶劫,心痛不已。除了替母國同胞的行為不斷道歉之外,一些在台灣的越南姊妹因為此事而被無禮對待,也讓她們惶惶不安。
● 事出有因:翻滾著政治與經濟的南海
在美國高擎重返亞洲的國際局勢之下,中國5月5日在南海的爭議海域架設鑽油平台,越南兩日內派出船艦激烈回應,一周內擴散成全球越南社群的反中遊行(11日),更於13日在越南當地升級為劫掠外商的暴力攻擊。
當務之急是制止暴民肆虐。國家之間的衝突,不該由個別平民承擔。無論中、越之間的是非對錯如何,但若一國政府放任民族主義,以迫害他國在本國的生命財產作為反擊,都是低劣可恥的。一如早先中國暴民對日商的打砸搶,以及現在越南暴民對外商和台商的攻擊。
在暴民肆虐後兩日(15日),越南政府終於表態,要嚴懲激進份子並協助企業恢復正常營運,保證「越南政府清楚分辨政治與經濟問題」。
是嗎?如果政治和經濟這麼容易分辨,也就不會有這樣的暴動了。
夾纏了政治與經濟的問題根源,即是越南口中的「東海」,也就是台灣和中國所稱的「南海(南中國海)」。就地理方位來說,誰都沒錯。這一片在中國之南的海域,的確位在越南之東,菲律賓也在最近將該海域改稱「西菲律賓海」。
這片海域對於周邊各國來說,既是政治、軍事議題,也是經濟議題。它不僅孕育了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不僅是東亞航運的必經水道,更蘊藏了可觀的海底石油與天然氣可燃冰。台灣、中國、越南、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等周邊國家,都宣稱對部份海域及島嶼擁有主權,一方面翻出歷史文獻佐證,一方面也實際佔領部分島嶼。為了避免擦槍走火,東南亞國協與中國在2002年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承諾以和平方式解決爭議。遺憾的是,台灣並沒有參與此一宣言,也拒絕承認。
然而此次,在南海議題上失語的台灣,卻成了越南暴民仇中藉口下的替罪羔羊,冤枉至極。
● 台灣立場:不吭聲不是辦法
面對民族主義衝腦或者純粹趁火打劫的暴民,保命優先。不用外交部提醒,許多台商早已急中生智,對暴民表示「我是台灣人」、「台灣不是中國」、「不要打錯人」,這是最勉強、最簡單的自救策略。也許在越南的中國人為了活命,也會高喊「我是台灣人」。據說有些工廠甚至在門口插上越南國旗,門前供奉越南國父胡志明的塑像,不過面對失控的暴民,效果都有限。
除了當場面對暴民的台商台幹之外,隔海乾著急的我們,實在不該提出以「台灣不是中國」、「不要打錯人」作為護身符的建議。這種說法,難道意指「別打台灣人,但是打中國人OK」?平時主張「台灣中國、一邊一國」沒有關係,但在此時趁亂告白急急與中國切割,有失格調。該反對的是暴力,該反對的,是任何以民族主義為旗幟的煽動。
兩萬份有失格調且於事無補的「我是台灣人」貼紙,外交部既然已經印了,也罷(如果貼紙可以順利送到台商手上,為什麼不趕快把台商帶離是非之地?)。其實台灣政府更重要的任務,除了當下積極主動護僑撤僑之外,事後也應以國家之力向越南強硬索賠,並好好想一想,在南海議題上,我們應該採取甚麼樣的策略。
理論上,爭議海域也屬於台灣,只不過我們始終只是低調,無能力、抑或無意願介入。其實台灣並非甚麼都不能做。南海周邊各國雖然與台灣沒有邦交,但彼此移民移工商人留學生往來頻繁,是友不是敵。台灣「擁有」南海主權、卻無意與各國爭奪的姿態,更是一大優勢。
當中國以霸權之姿崛起,台灣若能扮演相對理性且文明的角色,以半官方、半民間的力量主動協調南海爭議,善用數十萬在台灣的東南亞人力資源,為自身找出小國的外交活路,不失為一條可行之策。
照片來源 : 513越南排華最新情況回報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