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2014/5/15 「★★國都遷洛★★」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   

★★國都遷洛★★

摘錄自:大都會文化‧時事歷史報 電子報 -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2014/5/14

★★國都遷洛★★

日軍進攻上海的炮聲,迫使國民政府遷都洛陽。

◆炮聲下的驚恐◆

1932128日夜,日軍突然出動海軍陸戰隊,進攻長江門戶上海,企圖占據上海進而威逼南京,迫使南京國民政府就範。當夜,國民黨中央在南京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立即遷都洛陽,積極備戰;同時改組國民政府,由汪精衛接替孫科出任行政院院長,並指定蔣介石為剛剛恢復的軍事委員會常委。

129日,上任的蔣介石通電全國將士,慷慨激昂地說:「中正與諸同志久共患難,今日身雖在野,猶願與諸將士誓同生死……以與破壞和平蔑棄信義之暴日相周旋。」至於如何「周旋」?他並沒有明確說出。

日軍突然發動攻擊,對上海而言,影響是直接的;對南京來說,威脅是潛在的。南京位處長江下游,雖有虎踞龍蟠之險,但日本海軍艦艇可以自由出入。「望月」等7艘艦艇就停泊在下關江面上,虎視眈眈;國民政府雖有長江第2艦隊泊於棲霞山之北江面與之對峙,但艦艇陳舊,強弱懸殊。加之敵機具有空中優勢,謠傳日軍不日將轟炸首都,一時間南京震動,人心惶惶。作為一國之都,若是南京不保,整個局勢就會大亂。失去中樞,將意味著什麼?每個人心裡都清楚。事關重大,當不可回避。如何解決?實是一件頭疼的事。開戰,顯然高層一時還沒有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無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暫避其外,靜觀時局變化,再圖謀劃。

選擇遷都何處?當時是有考慮的。洛陽深處中原,離海岸有千里之遠,東有虎牢之固,北有黃河圍護,南有嵩山為屏,西可退守陝洛。即便日本由海州登陸沿隴海西進,徐州一帶亦有重兵布防。

◆不是久留之地◆

130日,汪精衛代表國民政府宣布遷都洛陽。當日,增發南京至洛陽的多列快車,中央各部、委向洛陽火速搬遷。除了何應欽留守南京維持治安、羅文幹主持外交外,其餘1000多名黨國軍政要員一同前往,並於次日抵達洛陽。

洛陽,一時高官雲集,人滿為患,連基本的辦公居所都難以安頓。國民政府進駐原河南府衙署,主席林森駐西工公館街原吳佩孚「天」字1號院,中央黨部設在西工兵營司令部舊址,軍委會及蔣介石駐省立第四師範,汪精衛和行政院駐河洛圖書館和洛陽農校,考試院駐周公廟,監察院駐南關貼廓巷莊家大院,司法院駐地方法院,教育部、外交部、航空署、軍政部、交通部進駐西大街的省立第八中學,其餘各機關駐西工兵營。與南京的工作生活條件對照,相去甚遠。

洛陽,可以讓黨國要員棲身,因為遠離戰爭,不再有生命危險;洛陽,卻難以讓他們安心,因為現實的條件,包括精神和物質,都無法滿足他們的奢靡。於是,在隴海、津浦路上,常能見到這班大員的身影。當時的名記者陶菊隱有這樣一段記述:「那裡只有少數閒散機關派了幾名不重要的職員,掛了一塊招牌,擺擺樣子,至於事務較繁的各部會,則均留在南京未動。那位不負實際責任的國府主席林森,卻已光臨此地,因此洛陽舊貨攤上,經常看見這位白鬚飄忽的老人,前來選購古董,路人指而相告:『這位就是林主席』,『這位就是林主席』。當時的中樞要人蔣介石、汪精衛、宋子文之流,則一點影子也看不到。汪蔣二人也確實離開了南京,他們各住在一節火車上,沿著隴海線各要站開來開去。今天停在開封,明天停在鄭州,有時也停在洛陽,都是來無蹤去無影,對外絕對保密,這就是南京政府擺下來的『遷都洛陽』的龍門陣。」

◆一場遊戲一場夢◆

遷都洛陽後,國民政府做的兩件事,似不應忘記。這第一件事,就是讓蔣介石重又披掛上陣,執掌軍權。

35日,國民黨中央四屆二中全會在洛陽西工兵營中央禮堂召開。決定以洛陽為戰時首都——行都,以西安為陪都;通過成立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決議,推舉蔣介石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318日,蔣介石上任,形成「汪主政,蔣主軍」的格局。

這第二件事,就是召開「國難會議」。早在193112月,在全國抗日反蔣怒潮中,由60多位著名人士組成中華民國國難救濟會,發表宣言,要求國民黨「立時解除黨禁,進行制憲」,保障人民的集會結社等自由。此後,各地又陸續成立了一批要求民主憲政的團體。對於上述抗日和民主的要求,國民黨當局不得不答應召開國難會議,討論禦侮、救災、綏靖各事宜。

193247日,由汪精衛主持,國難會議在行都洛陽中央禮堂召開。胡適與蔣廷黻就支持還是反對「實行憲政」,做了不同觀點的爭辯。國民黨元老張繼做了最後陳述,會議以他的發言作為討論的終結。這樣,全國人民的民主要求,被完全否定了。關於「禦侮」問題,最後的動議,實際上還是以「先安內、後攘外」為首要。

55日,由於國民政府繼續著有所不為的「努力」,《淞滬停戰協定》終告簽訂。時局已無大礙,南京得以暫時苟安,國民政府總算長舒了一口氣。返遷南京,勢在必然。530日,國民政府各機關自洛陽全部返回南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