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2014/3/2 「《賽德克.巴萊》魏德聖×黃志明:我逐夢你追錢-創意和生意也能互挺」

《賽德克.巴萊》魏德聖×黃志明:我逐夢你追錢-創意和生意也能互挺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4/2/27
2011-08
Cheers雜誌
作者:許瓊文
 
Cheers雜誌電子報 - 20140302
圖片來源:廖祐瑲


「夥伴」,既要合夥、又要作伴,偏偏「人性」總是出來搗亂?因為立場相左、觀念相異,甚至利益衝突,導致最後拆夥的故事比比皆是。究竟夥伴如何不會成為「火」伴?

這是兩個熱血男兒的對話。

籌備12年,導演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終於要在9月上映。7億元的製作費,寫下台灣影史最高紀錄,電影沒拍完前,魏德聖說,就算沒有錢,也要把這部片拍出來。各方都在看:票房可以回收嗎?

市場跟資金,永遠是理想跟夢想的難題。幸運的是,魏德聖從不是一個人面對。堅持背後,始終有製片黃志明的默默相挺。

黃志明早期是中央電影公司(俗稱中影)的企劃,當上製作人後,10年來所有超過億元製作的電影,幾乎都跟他有關。他與魏德聖從《雙瞳》開始合作,歷經《海角七號》到《賽德克‧巴萊》,已經是第三部。

能一而再、再而三攜手當拍檔,說沒有「惺惺相惜」的成分當然是騙人的,不過,個性南轅北轍的兩人,其實對很多事的看法都不一樣。

以《賽德克‧巴萊》來說,黃志明原先對環境沒有信心,認為「1個月內就會停拍」。就在魏德聖開拍後有意喊停時,黃志明卻決定出手資助。

懷抱一份同樣對電影的情懷,魏德聖的浪漫與執著,加上黃志明的務實卻不現實,促成了《賽德克.巴萊》的誕生。導演與製片的關係,既有創意與生意間的拉扯,又要互相扶持,共同達陣。是什麼樣的互動之道,讓兩人變成電影界的「最佳組合」?

7月中,忙得分身乏術的兩人接受《Cheers》雜誌的邀請,進行一場同一空間、不同時間的紙上對談。

週日晚上,在中影的剪接室,趁著魏德聖(左)剪接空檔進行採訪,當時黃志明人在北京忙著國際版的剪接;週一晚上,在同樣地方與黃志明見面,此時的魏導已經在新加坡忙了。

第一次見面,對彼此的印象是?

魏德聖(以下簡稱魏):

剛入行時,就有人告訴我,要提案,一定要找中影的黃志明。

一直到我拍完《七月天》,導演陳國富請黃志明打電話給我,找我去當《雙瞳》副導,那是第一次合作。那部電影造就了我、黃志明及編劇蘇照彬,讓我們見識到好萊塢的工作方法,開了眼界。之後,兩個人的互動其實不多。

黃志明(以下簡稱黃):記得拍《雙瞳》時,我們到澳洲開特效會議,陳國富不能去,但特別寫了紙條說:「小魏所做的決定,就代表我(陳國富)。」可見陳國富對他有多重視。

拍完《雙瞳》後,小魏拿包括《賽德克‧巴萊》在內的幾個劇本給我,但我當時嚮往的下一步,是找到一條商業電影的路。後來看到他拍的5分鐘試拍片,我真的shock(驚訝),但也還沒那麼大的眼光認為這個可以賣。

我知道這是漫長的過程,小魏的理念很單純、也很堅定,是現在想就要馬上做的人。這種個性上的差異,即使在後來的合作中,也一直存在。

他會「擺爛」,好讓我繼續浪漫

你們怎麼面對個性上的差異?

魏:他(黃志明)其實是個文藝青年,當完兵後進中影,會跟著侯孝賢導演的鏡頭拿相機去拍,他是有導演浪漫的性格存在。

這樣的人來擔任製片,好處是比較縱容我。拍《海角七號》時,他完全不管我,最後我也不確定他是「擺爛」還是「縱容」(大笑)。

黃:我完全承認這點,也許我去當企劃比較合適。我是一個很愛在現場的人,當我遇到挫折、快撐不下去時,會到拍片現場充電。

電影做得成,就是要讓浪漫的人去做浪漫的事。我是從數字堆打滾出來的人,也清楚好萊塢的做法,但我會這麼挺小魏,應該是基於對電影的理想。如果只從獲利的角度看,有10個製片,一定跑掉10個。

他臨門一腳,總拉我繼續奔跑

魏:《雙瞳》之後,我不知道在心裡發誓過幾遍,這種人我打死不會再跟他合作。

但是很奇怪,就在快撐不下去的時候,志明總是扮演那「臨門一腳」。平常像一頭牛一樣,死活都拉不動,關鍵時刻卻會背著你跑。

拍《賽德克‧巴萊》時,一開始志明堅持要找金主投資,但一直沒有消息。我比較傾向先把錢借到,投資慢慢再談。他不認同時不會當面拒絕,只是嘴巴上說「好啦」,但一直擺著,讓我急得要命。

直到開拍4個月後,我已經借了1億多元,撐不下去、真的要停時,他嚇一跳,換他說不能停,於是打電話給周杰倫。隔兩天,3千萬就到位,從此開啟他的借錢生活,前後調度了4億多,到現在為止沒有跳票,你看他厲不厲害?

黃:我遲遲不用借錢的方式,是有原因的。為什麼要借錢拍電影?這不能變成一個“model”(模式),也許是魏德聖拍《海角七號》的成功經驗,但不能是常態啊(大笑)!

儘管最後還是用借錢的方式解決,但總算有郭董(編按:中影董事長郭台強)的投資,讓我們愈來愈有信心。

他上馬談判,保護我繼續革命

碰到理念差異時,怎麼相互說服或妥協?

魏:我知道導演要隱藏個人情緒,不然很多事情談不成。但遇到有些單位一開始不理睬,等片子拍完又跳出來要投資,還要當老大第一個回收,我死也不答應。不過,志明認為我們真的需要這筆錢,還是得接受。

黃:小魏會堅持「我不要這種人來投資」,我只好去談判周旋,找到未必兩全其美、但可以接受的方式。

很多事情我會用「圓」的做法,迂迴的跟他溝通,不要硬碰硬,否則反而讓事情破局。站在製片的立場,這是保護導演、保護創作。有時候導演會認為「你不要保護我」,可是,這是我的職責。

如何形容你們的夥伴關係?

魏:《海角七號》之前,我們都還不太認同對方做的事,但在那之後彼此了解愈多,漸漸產生了革命情感。

作家朱天心「寫在春天」一文中,有幾句話講得很好:「一杯生劍氣,二杯說分離,三杯上馬去。」這種革命情感,就像我跟志明一樣。

雖然我們不可能是永遠的夥伴,畢竟有各自的喜愛與成就要完成,但我們都對這個產業有很大的熱情,才會繼續在不景氣的環境,用不同的方式革命。

黃:小魏的性格很固執也很單純,兩者結合自然就散發出魅力。我不會拒絕他,他也不會「盧」我,他就「開拍」,開拍就好了(大笑)。

在電影上映前,最想跟對方說什麼?

魏:希望志明多把談判桌上的經驗分享給新人,因為台灣電影缺乏能上談判桌的製片。

黃:導演不要那麼固執、鐵齒。這部片就讓我們一起成功吧!

《拍片搭檔妙語錄》

黃:電影做得成,就是要讓浪漫的人去做浪漫的事!我不會拒絕魏德聖,他也不會「盧」我,他只要「開拍」就好了!

魏:黃志明會完全不管我,最後我也不確定他是「擺爛」還是「縱容」!他平常像一頭牛一樣,死活都拉不動,關鍵時卻會背著你跑!

《他們的夥伴學》

成就雙方夢想

有現實感的導演,遇上對電影有憧憬的製片,彼此珍惜才能交會出更閃耀的光芒。

迂迴解決衝突

從不直接拒絕對方,只是默默找可行方法,再迂迴的說服。

一起堅持正在做的事

嘴裡說著「不玩了」,但戲還是照拍、錢照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