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李嘉軒?讓反服貿議題登上CNN iReport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3/25
2014-03-21
Web only 作者:程晏鈴
圖片來源:截圖至CNN iReport |
「我們希望不只有台灣知道,而是透過國際媒體,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現況,」雖然略顯疲態,卻不減台大新聞所碩二學生李嘉軒眼鏡底下的那份真摯。
精采重點:
三月十八日,李嘉軒以一口流利的英語,即時、臨危不亂播報台灣反服貿行動,投稿在CNN 公民報導平台i-Report的影片,在短時間內獲得國際關注。
她和台灣大學新聞所學生三月十八號參與「反服貿行動」,分別鎮守在立法院內外場,訴求「超越主流媒體,讓在場的人自己發聲。」
李嘉軒國中畢業後前往加拿大念書,兩年前回台攻讀新聞所碩士。當天,為了完成新聞所「當代新聞議題講座」作業,和同學三人一組,採訪「反服貿行動」現場。「晚上剛開始的時候很和平,本來已經往回走了,結果就看到很多人往前衝,那時候很害怕,但還是跟著衝進去(議場)。」
這一衝,就讓台灣的聲音,衝向世界。
但一開始,發布現場即時狀況的,是李嘉軒的同學、台大新聞所所學會會長彭筱婷,彭筱婷除了在臉書上以平均三到五分鐘一次的速度更新立院議場狀態外,更搶在主流媒體之前,錄下中文版影片,獲得臉書高度轉發率。
李嘉軒回憶當時心情,「當下很害怕,我從來沒有體驗過這麼大的抗爭現場。中文版很多人轉發後,我們才做英文的版本,覺得這件事情非同小可,任何國家的國會被佔領都是大事,」所以她在i-Report即時開了帳號,上傳影片;當i-Report製作人問她可以用哪一次事件比喻這次的抗爭,李嘉軒只回答,「這是台灣史上首次學生佔領國會,無從比較。」
李嘉軒說,新聞事件在眼前發生,就覺得有報導的價值,「當記者就有種使命感,會想盡辦法讓訊息傳出去。」
記者的使命:就算設備陽春,也要傳遞訊息。
突破主流 個人即媒體
三月十九日,台大新聞所學開始在粉絲專頁發布即時報導。僅靠著三到四台筆電、一個租來W iFi分享器和兩台借來的單眼相機,粉絲專頁「台大新聞E論壇」卻在短短不到兩天,成為超過五千人的新聞來源。
彭筱婷表示,新聞所在濟南路羣賢樓舞台右側帳篷以及立法院議場內媒體席設置新聞據點。平均每天有十二到十二位學生以日夜輪班的方式,兩兩一組擔任攝影與文字記者採訪。議場內有兩人駐守,主要更新場內狀況;濟南路現場則有五到十五人隨機進行採訪,發布行動現場內外的第一手消息。
談到新聞所報導優勢,彭筱婷說,「我們完全不設限採訪的角度與形式,我們迅速,還報導不同參與群眾的觀點,相較主流媒體,我們更完整和多面。」彭筱婷表示,新聞所根據簡單的即時、多元和真實三個原則,衝破主流媒體加諸在抗爭者身上的標籤與限制。
http://ireport.cnn.com/docs/DOC-1108633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