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瘋社企,要先想辦法活下去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6/22
作者:鄧凱元 2015-06-20 Web Only
圖片來源:2021社會企業提供 |
「用梅子改變小林村命運」是「2021社會企業」的理念。六年前無情的莫拉克風災,徹底的改變了小林村的命運。但今年不到40歲的蔡松諭卻不向命運低頭。
他不僅扛起重建小林村的重任,兩年前為了撐起地方的經濟,成立了「2021社會企業」,他希望以在地盛產的梅子,支撐居民的生計。
目前,「2021社會企業」直接與間接提供了40個就業機會,是台灣少數略具規模的社企。近期,他們更獲得交大校友會、國發會以及在科技界赫赫有名的大老資助,募得近6千萬的資金。他下一個目標是打造以梅子產業為中心、佔地3公頃的觀光農場。
蔡松諭提到,要讓受創嚴重的災區重新站起來,最重要的是找到足以維持地方經濟的產業,否則災民有了新的住所,若沒有穩定的生計來源,人口也會慢慢外移。
他幾年來試著找出具有在地特色的產業,陸續推出「小林梅」、也輔導災民做果醬、賣芋頭、賣南瓜,但因為缺乏穩定的供貨來源,以及少了在地連結等問題,最終不了了之。
透過傅培梅基金會執行長潘秉新的介紹,他意外得知有企業家花了重金,向日本和歌山的師傅買斷製梅技術並推出「老梅膏」,而且原料就是來自小林村。
於是他說服這位企業家,讓他取得老梅膏在台灣的代理權。除了直接販售給消費者外,他們也直接與企業客戶聯絡,目前取得微熱山丘、統一超商、二十一世紀風味館的訂單。
蔡松諭表示,如果產品只賣給一般消費者,就必須在行銷與廣告上砸下重金,但對於資源有限的新創社企,直接與企業客戶尋求長期的合作機會,是社企能撐過創業艱困期的另一種方式。
而「2021社會企業」如何以梅子為中心,協助居民維持生計?
蔡松諭提到,過去小林村梅農習慣的做法,是把剛採收好的梅子,直接販售給中盤商,但長年來梅子的價格很低,1公斤只能賣8塊。
於是他們找了幾位梅農簽約,先預付三分之一的貨款,讓幾乎沒有存款的梅農能先有一筆基金,可以購置簡易的設備。有了這些設備後,梅農就能自行在產地先行醃製生梅,並且製作成「梅胚」。讓梅子1公斤的身價,從8塊飆漲到35塊。
販賣保存容易的醃製梅胚,讓原本在8月過後,就進入淡季的梅農,在9月到隔年1月間,多了一筆穩定的收入來源。而這些由梅農初步加工的農產品,則送到重建村當中,由在地居民加工成梅露、梅餅等產品,提供另一層的就業機會。
他們也剛募到近6千萬資金,準備在郭董著名的「永齡農場」旁,蓋一個觀光工廠,打造完整的「梅子經濟圈」。
剛通過的公司章程也規定,「2021社會企業」的獲利中,分給股東的比例不得超過35%,分給員工的比例,則不得低於30%。另外,投入在地的公益基金,也不得少於35%。
曾經在28歲創業但失敗,也經營過非營利組織的蔡松諭表示,社會企業是結合兩者的新型態經營模式,吸引很多年輕人的關注。
但他也提醒,「年輕人有理想很好,但社企最重要的還是活下去。」
他也反省,「靠政府資源不長久。」
他建議想要踏入社企領域的年輕人,要先以「創業」的概念,找到自幾自足的商業模式後,自然就能達到實現社會公益的理想。
「年輕人常太理想化,但缺乏經營的歷練,」他觀察。
他也透露,科技界有不少身經百戰的前輩,不只願意出錢,而且也有心想要陪伴沒有太多商場經驗的年輕人,一起經營社會企業。
他認為,年輕人天馬行空的創意,如果能加上「在商言商」的專業經營者,一定會比單打獨鬥容易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