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2014/2/20「只靠一張圖,抓住眼球經濟」

簡報必學新招》

只靠一張圖,抓住眼球經濟

摘錄自:30雜誌 電子報                           2014/2/20
作者:藍戈、瑞奇、克魯格斯  
出處:《30》雜誌 20142月號 114

30雜誌 電子報 - 20140220


抓住眼球經濟說再多數據,不如用一張「資訊圖」創造一個新印象。把複雜資料變成視覺故事,更能吸引現代人的眼球。

圖片可以替代千言萬語早已是公認的事實,同樣的,一張簡單的圖形也能取代裝滿數字的表格。

當閱聽大眾的注意力愈來愈分散,更多商業行銷及知識傳播需求的重點在於「如何把內容視覺化」, 而追求「以設計整合數據背後故事」的「資訊圖」(infographics)正符合了這種需求。





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喜歡資訊圖?

吸引力(Appeal)、理解(Comprehension)、記憶(Retention),是有效視覺溝通方法的3 大基本條件。影像與圖形應該總是要好看,並且鼓勵觀眾關注其內容。重點是我們要檢視能達到這種效果的原因,以及找到創造吸引力的重要因素。這絕對是傳達訊息這件事首要、也是最具挑戰性的步驟——讓接收訊息者願意聆聽你必須傳達的內容。

吸引力

設計之於數據,如同起士醬之於花椰菜。使用吸引人的圖像呈現資訊會立即得到讀者的關注,讓他們想挖掘更深入的內容。在商業上這不是一種「錦上添花」,而是一種「勢在必行」的做法。

理解

視覺系統能夠處理的資訊,比起所有其他知覺合併使用下還多,這都是因為視覺化具有「注意力前期」(preattentive)屬性的某些特徵,例如我們眼睛的快速感知(在250 毫秒內),及大腦精確的處理程序。

記憶:

視覺化能立即與經常性地抓取儲存在我們長期記憶中的非視覺資訊。資訊圖不只在美感方面吸引人,更能透過情感與資訊加強連結,讓人們記住資訊內容。這種設計稱為插圖設計(illustrative design),包括視覺比喻、符號與圖解,及裝飾性架構。

決定圖表呈現的優先順序,需要先探討「每種資訊圖的目標為何」。

如果一份資訊圖需要的是以最清楚客觀的方式溝通資訊,那麼設計師首重的次序就是理解,然後記憶,最後才追求有吸引力的元素,這在學術、科學與商業研究的應用上十分普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