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2014/1/22「垃圾桶煉金術 讓廢料變黃金的「物質流成本會計」」

垃圾桶煉金術 讓廢料變黃金的「物質流成本會計」

摘錄自:能力雜誌電子報                                2014/1/22
/陳泰明 


能力雜誌電子報 - 20140122





最近高雄某世界級電子公司的環境汙染事件,搞得整個社會沸沸揚揚,讓人不解,為何這個世界級的公司,竟敢藐視法規,長期地偷偷排放汙水。其實說開來還不是為了「利」這個字,商人無利不起早,重利輕義乃天經地義之事。




因此政府推動環境保護政策就必須兵分兩路,一手擲鞭子,另一手拿胡蘿蔔,誘使廠商全力以赴。以日本這個十分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為例,拿鞭子的是環境省,他們制定法律,強制要求廠商遵守各項環境保護法規,同時也必須編列「環境會計」揭露他們在環境保護上所使用的經費,以獲取利害關係人的信賴。拿胡蘿蔔的則是經濟產業省,他們編列預算協助廠商推動「物質流成本會計」等協助廠商推動減廢,降低成本,以獲得更大的利潤。

「環境會計」大家較為熟悉,因為行政院環保署已於97 8 月公告「環境會計指引」,且國內也已有眾多負責任的企業編制,並公布給社會大眾了解。但國內廠商對於經濟產業省所推動的「物質流成本會計」則較為陌生,因為我們的經濟部尚未推廣此環境管理方法。目前台灣僅有群創光電、台灣凸版印刷這2 家企業率先自行推動,並獲得ISO 14051 認證通過,因為家數少,所以大家較為陌生。

垃圾桶裡的煉金術

物質流成本會計(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 簡稱MFCA90 年代由德國IMU發展,日本經濟產業省在公元2000 年開始蒐集案例,並與德、英、美建立網路關係,整理相關資料,準備妥當後於2004 年開始推廣到企業界,並於2007 年向ISO 總部提出申請,成為ISO 14051,然後在2011 年獲得ISO 總部通過並公布實施。所以MFCA 已在日本企業推動將近10 年。

MFCA之所以能在日本企業普及的原因,除了該國經濟產業省鍥而不捨的推動外,最重要的是因為減廢的結果使企業提升獲利,而且有益於環境保護。筆者曾於2013 9 月率團前往日本取經,第1 家推動此一手法的日東電工公司就表示,2000 年他們開始推動時,廢棄物占該公司產品總成本的32%,但到2012年已降到剩下7%,這中間所降低的成本不計其數,所以他們宣稱推動MFCA 就是在垃圾桶揀黃金。

傳統的會計並沒有把廢棄物的成本算出,它們僅被粗略的歸入產品成本中,所以沒有人看到其損失。MFCA 把廢棄物稱為「負面製品」,負面製品的成本除了廢棄物的材料成本以外,必須再加上它在各製程所耗費的人力成本、能源成本、耗材以及設備折舊費用等成本,經過的製程越多累積的成本也越大。相反地假如能在製程的前端就減少報廢的產生,其所減省的費用也越大,所以MFCA 不是在後端處理報廢,而是在製程的前端使防止報廢產生。

同一個道理,高雄某世界級電子公司的廢水,並不是在後端處理大量的汙水,而應該是在前端製程想辦法減少汙水的產生,MFCA可以幫忙計算各個製程所產生的汙水成本,讓製造單位由最耗成本的製程,優先去降低汙水的產生。這樣該公司不僅可以降低成本,也可降低汙水的處理費用,更不必去偷排放汙水。

「下腳料」就是負面製品,過去下腳料都直接被賣掉或丟棄,沒人關心。但推動MFCA的企業會讓會計人員去計算它所衍生的人力、材料、能源等成本,然後交給現場主管負責去調查、研究產生下腳料的原因,並想辦法減少下腳料的產出。所以MFCA 雖由會計人員推算損失,但真正負責推動減廢的還是現場的主管和工程師。廢棄材料若不能減廢,就如同廢水需要處理費用,無法處理丟棄就會造成污染,變成社會成本。

5階段16步驟 推動物質流成本會計

筆者也曾指導一家股票上市的科技公司推動MFCA,推動步驟依序如下:

1.準備階段

(0.)進行幹部教育訓練:由總經理親自率領全公司各級幹部參與,並宣誓推動本項方案,喚醒改革的意識
(1.)決定各廠各產品線推動負責人
(2.)估算各產線的廢棄物料價值,決定推動的產品、產線與製程
(3.)依製程訂定各產線的物量中心
(4.)決定分析對象之品項與分析期間
(5.)召開專案策略會議

2.收集整理物量資料並進行MFCA計算

(6.)決定分析對象之材料、及其物量資料之收集方法
(7.)測定各工序別之投入材料、廢棄材料量之收集整理、測定項目、量測單位與單位成本一覽表
(8.)系統成本、能源成本之資料收集整理
(9.)決定系統成本、能源成本之比例分配規則
(10.)MFCA計算:建立MFCA計算模式、MFCA計算、進行物量Center間的調整

3.擬訂改善計畫

(11.)課程教導:日本式的「改善」手法、問題分析與解決之道
(12.)創造性問題解決方法
(13.)開會討論各項改善方案

4.推動改善工作

(14.)2週檢討改善成效乙次
(15.)每月檢討改善狀況

5.驗收改善成效

(16.)各改善案成效發表

本案計畫於2013年度已接近尾聲,原估算專案效益可達15百萬元,但部份改善專案牽涉工程設計規格的改變,仍須與顧客共同進行測試驗證,由於測試期間長,所以可能必須延長到2014年第1季,才能完成,另外也有供應商配合的問題,所以也需要延後,原來並沒有估算需要這麼長的時間。

本案之所以成果顯著,是因為專案中包括會計、研發、工程、現場等部門主管,專案負責人原為製造現場的高階主管,對現場非常熟悉,同時各單位主管也願意配合。另外挑選的產品也是公司的明星產品,它不僅有未來性,而且營業額也高同時該公司與顧客及供應商的關係也非常良好,大家都願意配合。

愛惜台灣 從前端減少浪費

《天下雜誌》研究發現,台灣人愛吃卻浪費,全台1天可產生4萬桶廚餘,廚餘桶的高度可堆出70棟台北101大樓。所以他們呼籲台灣同胞用「減法」做環保。

筆者認為「減法」就是由源頭,從廚師的教育、廚師的菜單與用料去減省,或者改變國人的飲食習慣,勸導顧客點菜不要過量,而不是產生廚餘後再去製作堆肥,想辦法回收。

台灣企業每天所產生的廢棄物,堆起來應該也不少於70101大樓,這些都是民脂民膏,所以筆者也呼籲企業要看緊自己的荷包,用MFCA從源頭去降低廢棄物的產生,共同來疼惜台灣。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41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