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2014/12/4 「產值破兆!黑手行業全面鍍金-臥虎藏龍 你絕不可小看工具機業」

產值破兆!黑手行業全面鍍金-臥虎藏龍 你絕不可小看工具機業

台灣精密機械年產值,已逼近兆元大關,不僅將台灣推向全球第三大出口國,業者也擠進高價股的行列。然而產業雖熱,卻不敵「黑手」刻板印象,徵才仍有難度。

摘錄自: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2014/12/3
撰文◎陳鈺婷

蘋果iPhone的暴紅,讓台灣大肚山下,北從神岡、大甲,東到豐原,南到太平、大里這片精密機械生產重鎮,2年來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這一帶聚集1千多家精密機械廠,年產值超過9千億元,將台灣推向全球第三大工具機出口國的地位。

台中產業聚落 全球獨一無二

一般人對工具機很陌生,其實工具機的應用很廣,除可製造汽車、模具、電子等產業的金屬零件,也可做為「製造機械的機械」。

在台灣,工具機產業高度分工,零件供應商生產元件,整機廠再進行設計、整合、組裝。簡單來說,「上游」負責生產傳動元件、精密軸承、油空壓、電控等元件;「中游」負責設計加工;「下游」則負責機械組裝製造,將工具機應用在各產業。

上銀科技執行副總林明堯表示,中台灣的工具機產業聚落,不假外力自然形成,在全世界堪稱獨一無二,各家協力廠合作無間,任何問題都能快速回應,大幅縮短交貨期。工研院產經中心機械組組長羅一中表示,台灣工具機產業很特別,不僅產業鏈緊密,而且以整機廠來說,產品幾無重疊性,競爭炮口一致對外。

中國工資大漲 自動化需求迫切

永進機械營業技術處協理張慶村表示,早年工具機給人「黑手」行業的印象,如今已經轉型為精密機械,在自動化生產上扮演重要角色。隨著中國工資大幅上漲,製造業勢必走向自動化生產,未來台灣機械業前景與中國自動化市場,有著很強的連動關係。林明堯也強調,自動化是大勢所趨,「廠商很清楚,這次不做一定會被淘汰,」這為台灣工具機產業帶來絕佳機會。

羅一中表示,台灣工具機的出口,有一半集中在中國,而未來其他金磚國家,也值得寄予厚望。工研院產經中心機械組研究員江素雲以印度為例,當地工具機有8成仰賴進口,主要來自德、義、日,但台灣工具機具有價格優勢,市占率有機會向上攻高。

羅一中指出,台灣工具機產業已發展到「傳統維新」階段,不僅技術精進,業者還透過商業管理手段(例如併購世界大廠),積極擴大市占率,提升品牌價值。傳統工具機著重在硬體製造,但隨著數控的進步,工具機廠商開始朝向提供軟硬體、服務整合的totalsolution,需求人才也更多元化。

科技業磁吸 機械人才流失

儘管產業發燒,但工具機業者求才難度,並沒有得到紓解。首先,工具機是B2B(企業端對企業端)的行業,廠商知名度不若科技公司,「距離感」影響應徵意願。廠商規模也是問題,林明堯表示,工具機廠商多為中小型企業,徵人相對弱勢。況且這個行業重視「經驗」,專業有賴長期耕耘,這與現代人追求「快速成功」的價值觀也有差異。

工研院產經中心機械組研究員葉立綸觀察,工具機廠商求才的困難點,在於工作環境、薪資、品牌知名度。以薪資來說,大學起薪2.8萬元,比起半導體業的3.2萬元,就有一小段差距。半導體業的「磁吸效應」,造成機械人力流失,產業人才出現斷層。

林明堯表示,在台灣「機械系學生跑去做電機系的事,電機系跑去做電子系的事,電子系跑去做資工系的事。」站在業者角度,當然希望機械人才能回歸本行。

為加速人才回流,廠商徵才開始「化被動為主動」。永進機械管理部經理陳麗苑表示,這2年直接走進校園辦說明會,或將學生帶到廠房參觀,希望眼見為憑,讓大家看到工具機業的改變。

「頭髮愈白愈吃香」的行業

林明堯形容,工具機是「頭髮愈白愈吃香」的行業,「資歷」比「學歷」重要,但為了永續發展,引進新血刻不容緩。

葉立綸分析,工具機業的主要職缺包括機械、電控、機電整合、應用、品管、組立工程師。在整機廠方面,最缺的是既懂電、也懂機械的機電整合工程師;零組件廠方面,最缺機械工程師。

上銀科技今年啟動新一波投資計畫,雲科三廠第一期年底完工,嘉義大埔美園區年初交地,法人預估年營收挑戰250億元。林明堯表示,上銀主要職缺包括技術員、組裝人員、研發工程師。組裝人員必須細心,女性比例有增加趨勢。研發工程師以碩士為主,最好具有「現場經驗」,若取得相關證照(如技術士、自動化工程師證照),對於求職有加分。

永進機械的主要職缺,除第一線現場員工外,就屬技術類工程師。陳麗苑表示,專業技術是必備,最好還有額外的能力,例如應用技術工程師,除了要知道如何切削、撰寫程式、選用刀具,還得有溝通講授能力,能教導客戶如何使用機台。

有「台灣最貴工具機製造廠」之稱的百德機械,主要生產歐洲知名汽車零配件的機械設備,目前職缺有「國外業務」。而宣布5年內啟動兩岸設廠、海外合資及併購計畫的友嘉實業,則開出營業技術工程師、售服工程師、機械設計工程師、組立人員、國外業務等多項職缺。


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 20141204 - 1



 機電整合與國外業務最難找

工具機業者的職缺數,雖不若科技大廠動輒數千人,但整個產業總計卻不容小覷。業者表示,其中以「製造部門基層主管」與「國外業務」最難找到。

林明堯解釋,基層主管通常是35年資歷,要有相當的技術專業,同時具備管理能力,能帶領年輕技術員。至於國外業務,需要語種非常多元,舉凡日、韓、英、德、西班牙語都歡迎。公司原則上希望,國外業務人員能有機械背景,但因理工人普遍對業務職沒興趣,而外語專才對機械的瞭解度又不夠深入,以致招募國外業務人員陷入兩難。

陳麗苑表示,工具機是機電整合的產品,具有機電整合能力的人最難找。而負責澆注、清砂、鎔解的鑄造廠技術人員也很缺,因為鑄造要懂製造技術及材料,能忍受充滿灰泥的工作環境,因此求才難度頗高。永進機械人資潘怡婷表示,在材料成本提高與環保意識抬頭下,「懂得材料分析研發的人才」未來也很吃香。

實務導向 要肯動手做

廠商求才重視什麼特質?林明堯看重基礎專業知識,他發現時下的機械系學生,學了很多應用技術,但基礎知識反而不求甚解。例如電腦輔助繪圖能力很強,卻可能連「識圖」都有問題。他在招募工程師時會考專業科目,雖然問題很基礎,但愈簡單的問題,求職者反而答得愈差。

葉立綸表示,工具機人才的養成期很長,新人平均要8個月,才能進入狀況。「這是個最強調師徒制、敬老尊賢的行業!」林明堯說,工具機廠商與客戶的關係是長期的,所以特別重視員工的「穩定度」與「可信賴感」。羅一中則表示,工具機是實務導向的行業,一定要願意「動手做」,才能待得住。

毛利率25% 電子業望塵莫及

台灣工具機出口持續創新高,可望超越義大利,成為全球第三大出口國。張慶村表示,工具機正朝高速、高精度、多功能的產品發展,未來需要更多機電人才。特別值得留意的是,近年日本的工具機業者,不管是來台設廠或來台採購,都有增加趨勢;而台灣工具機業的擴廠動作也很積極,不只在台中,還有嘉義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晉升兆元產業指日可待。

林明堯說,電子業界的競爭是「贏者通吃」,不是1就是0;工具機則介於01之間,客戶與產業都很分散。例如上銀的最大客戶,占總營業額不到5%;不像電子代工廠,往往前三大客戶,就包辦8成營業額,業績容易大起大落。而且工具機產業的平均毛利率高達25%,「微利化」的電子業望塵莫及,機械人才實在應當回歸本行。

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 20141204 - 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