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2014/3/8 「職場就是「真心換絕情」?5招找回工作樂趣」

職場就是「真心換絕情」?5招找回工作樂趣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4/3/6
2014-03
Cheers雜誌162
作者:陳雅琦、蔡茹涵

Cheers雜誌電子報 - 20140308
圖片來源:本刊資料照片
 當你心裡響起這些聲音時,很可能是職場不適症的「初期症頭」。5位新世代以生命故事分享,如何自我調適,恢復「健康」。

症頭1. 好不容易有工作,卻發現和理想有落差、與興趣不符,好幻滅……

澳洲「世界最棒工作」前3強謝昕璇:

我大學主修設計,夢想成為設計師,曾經到企業實習,畢業後也進入知名設計公司工作。後來,我的生涯轉了一個彎,到現在擔任保險業務快要2年了。回頭來看,我發現工作不會百分之百是自己喜歡的樣子;選擇喜歡的工作固然重要,但學會從工作中「找樂趣」,也是一種學習。

我在第一份設計工作裡感受到現實衝擊,曾失去自我創作的空間和熱情,甚至再也不想打開電腦繪圖軟體。後來,我拿出一張紙,仔細思考、寫下對工作的期待。因為熱愛與人接觸,加上從小家裡經濟不好、對理財有所好奇,我轉換跑道成為保險業務,這是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

保險對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領域,最初看著不熟悉的條款、密密麻麻的數字,眼睛都花了。可是因為自己「認定」這份工作,我知道這些辛苦都是必經過程。後來,我逐漸累積專業,每次用這份專業幫助客戶,心裡都好興奮踏實。

現在,我知道自己不會成為設計師,可是我嘗試把這份「興趣」轉變成工作中的樂趣,自己設計獨一無二的卡片、保單封面。誰說不能打破一般人對業務員的刻板印象?在這個領域,我反而可以用設計讓自己變得「不一樣」。

找不到符合興趣的工作怎麼辦?我的想法是:可以給自己嘗試的空間,但同時別忘了自問付出多少?學會接受工作中不喜歡的那一面,同時多專注在選擇它的理由,才能嘗盡它的酸甜苦辣。必要時,給自己一個轉彎的機會,也許興趣不一定要當成工作,反而找到更多可能性。

回想我在美國打工和澳洲比賽期間,遇見各式各樣的工作人,我發現:只要「不設限」、而且全心投入,每份工作都可以是「最棒工作」!

症頭2. 職場人際超複雜,自己就像誤入叢林的小白兔,感到真心換絕情……

粉多交友(春樹科技)創辦人謝孟瑋:

我在30歲創業前一直是上班族。因為家裡經濟關係,小學就離開父母住在親戚家,寄人籬下的生活,讓我提早認知「沒有人有義務對自己好」的事實。18歲半工半讀開始算起,進入職場已經17年,我認為,這同樣是職場人際不變的定律。

很多人問:在職場能不能交朋友?我認為,工作根本的意義在於扮演好份內角色,因此,「事情」本身比「人」來得重要。以我來說,反求諸己、建立自己的個人信譽,是職場人際的第一步。

我曾在一家企業工作10年,還是菜鳥時曾被董事長祕書在電話裡兇了一頓。後來我自製了一張表格,每次打電話給她,一定清楚交代每項資訊,後來,不愉快的事再也沒發生過。回頭看,當我虛心求教、專注把事做好,自然不需被紛紛擾擾的情緒影響,也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善意。

「不要預設立場」也是重要原則。每個人的立場不同,如果習慣從自己眼中的世界思考,很容易看不到事情本質,甚至製造出原本不存在的敵人。

當然,職場上或多或少會遇到不愉快,這時不妨回頭想清楚目標。切記,不要拿放大鏡看自己的痛處。我遇到負面經驗和情緒時,會提醒自己:累積經歷和收穫才是最終目標;其他時候,則學著以不違背職場潛規則的方式證明自己。

最後,進入職場不代表要丟棄「善良」。每件事情有好有壞,工作也一樣。你可能會看到勾心鬥角、爭功奪利的真實面,但不需要讓它改變自己的本質。因為當你保留真誠和善意,才會吸引相似的人事物,即使身邊有地雷,也不至於讓它引爆,也才能讓別人真正接受你。

症頭3. 老闆總說「不要吵,照我說的做就對了!」讓人覺得不受重視、少我沒差……

EZTABLE執行長陳翰林:

大學畢業後,我在美國的德意志銀行當分析師,曾有過一次令我畢生難忘的經驗。

那時候,我們小組負責鑽研次級房貸的未來發展,沒想到研究報告出爐,全都指向同一個結果:這個制度一定會出大問題。所以我們大膽提出建言,希望能改變當時分析報告的寫法,幫助大眾更快看見問題。

直到現在,我都記得當時主管為難的表情。他認同我們的推論,但次級房貸是銀行重要的獲利來源,他沒有足夠權限讓我做任何改變,這件事就像沒發生過一樣,落幕了。

很長一陣子,我都對這位主管相當不滿,覺得明明就是對的事,為什麼不讓我做?後來,我才漸漸看出了他的無奈。

在一間制度嚴謹的大企業中,如果我是第十級的小員工,他可能就是第五、第六級的三明治主管,有自己要承擔的責任。即便你的主管就是CEO本人,或多或少,他們也有你無法想像的壓力,只是不會特別說出口罷了。

這幾年,我自己成為公司負責人,更能體會當主管的心情。「照做就對了」這句話,當然不算很好的管理方法,但它背後的原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是各部門協調後的結果、可能有來自客戶的壓力……並不容易在有限時間內,一一向你解釋清楚。

我建議大家先釐清一個問題:當你老覺得老闆不重視你的意見,先問問自己,你真的「適當」而「清楚」的表達了嗎?還是只停留在心裡想的階段?

大家都聽過屈原投汨羅江身亡的故事,換個角度想,他其實是職場裡的loser。無論是聯合其他國家施予壓力,或選擇其他方法和楚莊王溝通,結果一定都比自己抑鬱終身、無人聞問要來得好。

下次再面對類似情境,你可以試試下面3個步驟:

1. 對交辦的任務有疑慮,主動和老闆約時間聊聊,只有10分鐘也好。勇敢表達你的意見,也讓主管說明他的考量。

2. 若還是很不滿,請試著換位思考:如果是我,能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3. 假設你真的再也無法忍受,與其天天抱怨,不如勇敢換掉老闆!有個相互尊重、能彼此溝通的老闆,你的職涯才有前進的可能。

症頭4. 工作幾年後遇到撞牆期,我失去了信心和動力,好像一直在原地踏步……

TVBS主播、《地球黃金線》主持人劉姿麟:

所謂撞牆期,可以分成「環境」上的、「心理狀態」上的。在近10年的新聞工作生涯中,我兩種都遇過。

環境上的撞牆期,發生在我開始當記者半年後。當時在東森電視,正逢王令麟遭到羈押,公司進行大規模整頓,新聞台的部份人力被調到財經台製作節目,我的職稱也被迫由嚮往許久的「新聞記者」變成「執行製作」。

當時我負責行腳類節目,工作內容從跑線、採訪,變成查資料、寫腳本和幫忙扛行李,落差很大。連主持人都勸過我:「妳還年輕,怎麼一直待在這裡?」

長達半年,我一邊工作,一邊掙扎著要不要撐下去。最後,我訂了一個30歲的停損點:月薪10萬元、做出有影響力的報導或坐上播報台。以上3個條件如果無法達成2項,我就要離開新聞圈。但在這之前,無論如何都要撐下去,未來才沒有藉口後悔!

環境上的撞牆期多半是外力使然,除非離職,否則不容易在短期內改變。設立停損點的目的,是再次檢視自己、定位目標。心定下來了,才不會東想西想,更能全力以赴。

比較起來,工作一段時間後,在心理上碰到撞牆期,衝擊往往更鉅。就我的個人經驗,那種感覺通常是──疲憊、失去動力、整個人彷彿被工作掏空了。

這發生在我工作的第57年。我當上主播,同時也外出跑新聞,一天工作超過12小時、三餐合併成一餐吃,都是家常便飯。這樣過了3年,除了身體不堪負荷,心理上的疲倦感更強烈。

這原因在於,相較於新人常可在工作上發現「驚喜」、可以不斷學習、每天都覺得好有收穫。相反的,我常覺得自己一直在付出,心裡卻愈來愈空。

當時,我嘗試了兩種做法。第一,找時間出去走走,就算只有兩天假期,在國內來個小旅行都好。目的不只是充電,而是跳脫平常的生活範圍和視野,多去和民宿老闆、沿途遇到的旅人聊聊。回過頭來,會發現心裡很多關卡,並沒有想像中嚴重。

第二,多和同事或圈內人聊聊。自我肯定之餘,人往往更需要他人的鼓勵。當時,我就是找固定搭擋的攝影記者討論,他也不吝於分享對我的觀察和肯定。靠著這種「狀況內」的鼓勵,才讓我再次燃起熱情。

症頭5. 感到倦怠的時候,「向外出走」總是好誘人……

旅遊作家、生涯與企業講師藍白拖(劉哲瑜):

我畢業後在電機公司當業務。曾經嚮往這份工作,現實落差卻很大;我的績效不佳,和主管互動也讓人沮喪,他不時問我:「你覺得你真的適合做業務嗎?」工作一年半後,28歲的我帶著存下的30萬元,留下字條、揹起背包就出走了;接下來一年,我獨自走了13個國家。

現在回到台灣已經3年了。回頭看,我並不覺得當時出走的自己很「勇敢」,反而是因為絕望、不知道留下來還能做什麼?原本期待在旅行中找到新方向,然而今天的我卻必須承認:當時並沒有找到。

不過,一路上我重新思考了很多事。我遇見很多人,看見他們懂得「付出」、努力投入工作,我體認到承擔責任的意義,所以又迫不及待重新投入職場。我發現:旅行可以拓展人生廣度,工作則是增加人生深度。

回國後,我繼續擔任業務。因為出走時就定下「回國後要好好工作」的目標,我真心想在曾跌到過的地方爬起。當然,偶爾會想起放蕩的日子,有過離職念頭;有一天我問自己:同樣是遇見困難,為什麼不能把旅途中的勇氣用在工作上?可以不顧一切去旅行,為何不能放下一切去工作?

很多人問:對工作疲乏,該不該出走?

我的體會是:旅行會讓你成長、看見更多可能,但它不會給你一切答案。比起在家漫無目的,它固然是往前走的一種方式,但別忘了:旅行結束後,才是真正的開始。若對職場有所迷惑,重新思考工作對自己的意義,才會有答案;否則出走後,你可能會比出走前更迷惘。

因此,無論選擇是什麼,最重要的是學會「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品嘗當下的生活;如此一來,無論工作或是出走,才會真正有所收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