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聖》最美價值:是你沒有放棄!
摘錄自:30雜誌 電子報
2014/2/13
劇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曾說:「 一個理性的人會去讓自己適應這個世界,沒有理智的人卻會去嘗試讓世界去適應他。因此,世界因為這些不理智的人而進步。」
而魏德聖,正是一般人眼中,不理智近乎有些瘋狂的人。「我是比較浪漫的人,」魏德聖自嘲,「如果我要去一個地方,我就會直直地走過去,即使中間可能會有我跳不過的深淵,讓我摔下去,我還是會爬起來再跳。」
這種不懂得繞路的單純與執著,讓他拍《海角七號》時,動用前所未有的5000 萬預算去拍一部無人看好的國片;拍《賽德克.巴萊》的7 億資金更成為一場金錢與名聲的豪賭,比起故事本身是否動人,大家更關心的反而是這些投資能否回收?觀眾與市場是否會埋單?
「把一件事情做好,永遠比數字更重要。」魏德聖相信影像的力量,並珍惜自己說故事的天賦。傳統的思維邏輯,是有多少錢,就做多少事;但是他卻認為要做多少事,就應該找多少錢,因為唯有不留退路的全心投入,才能長出激勵人心的靈魂。
就像他最近擔任監製的作品《KANO》,表面上看來只是一個單純的熱血運動故事,描述一群奮戰不懈的棒球少年們朝著夢想前進,但是背後的精神,其實是在提醒我們,身而為人的價值,不是為了贏過別人,也不是為了獲取他人認同,而是應該自己認同自己,不要放棄自己想做的事,也不要放棄每一個內心深處的夢想。
從《海角七號》裡,憤怒的主角怒摔吉他高喊「操你媽的台北」之後,一路往南奔跑,再歷經捍衛族群尊嚴與和解的《賽德克.巴萊》,直到《KANO》,魏德聖回頭爬梳台灣的歷史與記憶,重新思考我們是誰?台灣的精神是什麼?展現因理解而重生的態度和視野。
新的一年,或許我們也能夠以運動家精神,去看待自己的工作、課業、學習與未來,以下是魏德聖精彩分享:
最美的價值 是你沒有放棄
很久以前我看過一場網球比賽,那是名將山普拉斯最年輕力壯的時候,當時他從來沒輸過。那場比賽他和一個老將交手,雙方實力旗鼓相當,打到最後兩邊都筋疲力盡了,到最後一個殺球,回擊沒有過網,那個老將輸了,可是你看到這兩個累到不行的選手走到網子前面擁抱痛哭,那才是運動家啊!用盡全力比賽,不管輸贏, 因為那一刻,我們都知道我們打了一場很棒的球。
台灣人常說我們的國球是棒球,但是我們竟然不知道台灣的棒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紅葉少棒已經是1963 年的事了,其實1931 年,台灣嘉義農林學校就有一支很特別的棒球隊,這個由日本人、原住民跟漢人組成的混合體,居然拿下全台灣的棒球冠軍,甚至代表台灣去甲子園,一路打到決賽。
在決賽時,嘉農隊投手投到指甲裂開、手皮剝開,投手只能用褲子盡量把血擦乾,到後來他甚至去抹地上的黑土止血,這是多痛的事情?可是這個投手從來沒想過放棄,他還是一直投變化球,想要三振打者,當時他的隊友們都流下眼淚,不斷向他喊著:「丟直球!你慢慢地丟,讓他打沒關係,我們一顆球都不會漏掉!」
這種不放棄的精神,甚至感動了在場所有的日本觀眾, 最後所有人都站起來大喊「KANO !」幾萬人的喝彩與歡呼,居然是給一支台灣的混合球隊,而且他們最後還輸了,這是多令人感動的畫面?...
... 本文未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