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2014/2/13「4G匯流怎麼走?」

數位時代 

4G匯流怎麼走?

摘錄自:數位時代電子報                    2014/2/17

台灣最不明朗的,其實是國家政策,政策選擇關係著匯流聚集動員起來的力量,決定它是不是結構性的創新產業競爭力。

雲端運算的新時代,面對未來全球市場競爭,台灣戰略位置幾乎已定,5G政策話題也開始沸沸揚揚。眼前4G執照發放了,大家都期待著今年做為4G元年,能夠發生一些不一樣的事,我個人也很期待4G能創造台灣產業新風貌。不過,在這條探索的路上,目前台灣最不明朗的,其實是國家政策,政策選擇關係著匯流聚集動員起來的力量,決定它是不是結構性的創新產業競爭力。

從匯流的定義看,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電信、廣電與網路平台的傳輸匯流,第二層是平台匯流後的服務內容及終端整合,然後是傳輸與服務整合後的市場匯流。現在大家談得最多的,還是在第一個部分,所以我們最常聽到4G帶來的好處,就是下載一首歌本來只要2分鐘,現在只要1.5秒,下載一部影片本來2小時,現在10分鐘,這種只有速度改變的認識。年一項調查就顯示,台灣的「數位匯流政策」有83.6%的民眾沒有聽過;全體民眾中,只有5.4%可以正確說出數位匯流含意。多數民眾並不明白,對整個結構來說是很大的機會,特別這會帶來一種破壞式的創新。

看看國際的發展,美國的數位匯流政策就是從安全的角度出發,以居家生活為核心,或是從保全、社會安全與救助去開展;日本從節能的角度,加上機器人應用,做連網智慧城市;歐洲則以民生為主,關心金融及教育,還有醫療及農業。

最積極的南韓,他們在金融風暴後所成立的韓國通訊傳播委員會KCC,跟美國FCC或是我們的NCC類似,是一個具獨立性的監理機關,但它的角色並不限於監理而已,他們是對通訊傳播產業發展方向、ICT技術演進選項,以及全國網路與傳播願景塑造上均有其鮮明的看法與作為。舉例來說,數位匯流服務方面,其「智慧螢幕」以電視或智慧行動裝置螢幕,落實多媒體服務無縫匯流。下世代廣播方面,他們利用4G的頻寬去嘗試3D實境廣播。另外,也持續發展觸控,以實現互動虛擬行動電視。

我自己看起來,台灣比較接近歐洲著重民生的方向,但有點太零散,沒有焦點。我們其實每個部分都有做,卻少了整體的架構主軸。比如我們是要選擇用雲端技術驅動?還是內容驅動?兩個方向就完全不一樣,自然會影響資源的配置。此外,在構思4G藍圖時,如果台灣已經落後了,究竟我們的方向是要追著跟上現有的應用,甚至去複製?還是應該更大膽去預測、去超越,主攻下一波機會?

台灣過去有很好的硬體基礎,這是我們的優勢,但也不應該理所當然就放棄了軟體或服務內容的機會。像是軟硬整合,全球都在談,甚至一些穿戴裝置,還是要到台灣來尋求製造的協助。我們為何不抓住這個機會,把服務做上去?放眼華文區域,台灣人才的能力素質還是很高的。

我們或許可以想想8020法則,可能是80%放在現在應該做的事,另外20%我們應該要跳脫框架,設想五年後的需求。現在大家所使用到的3G服務,到了4G時代,我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跑得更快。我們該探索的是有哪些是過去3G做不到,但4G可以的?甚至不再錯過5G的機會?

其實政府並不是不知道4G帶來的機會與重要性,但其中有個很大的瓶頸,是數位落差也存在於政府單位,每個部會的理解跟專業都不同,一旦到了要推動的技術層面,就發生很多困難。目前全球已經有80幾國開通,如果今年順利的話,我們還可以擠進百大。真的,我們不能再等下去了!(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42月號《數位時代》「軟體出英雄」,全國7-11、誠品等各大書店熱賣中。資料來源:《數位時代》第237 www.bnext.com.tw )

蘇麗媚
前三立電視執行副總,目前以個人身分創辦夢田文創,探索在數位匯流的無序結構「流經濟」大趨勢下,實驗跨產業、跨平台、跨市場的文創產業「流經濟」的各種可能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