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優先:中國職場不能說的潛規則-婚育、身高、相貌、年齡歧視女性無所不在
摘錄自: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2014/2/19
撰文◎凌渡宇
11月10日,在西安舉辦的一場大學生招聘會(就業博覽會)上,來自中國各大學的幾十名女生,上演了一場名為「穆桂英職場掛帥,向性別歧視宣戰」的行為藝術。其中一位女大學生身著古裝扮演穆桂英,手中的寶劍斬向另一位掛著「HR」牌子的演員手中帶有性別歧視的人事招聘廣告。還有一位女學生則高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職場招聘中常見的歧視狀況,如「3年內不准生小孩」、「限男生」、「身高165公分以上」等。
「我們這樣做,是想呼籲企業和社會,讓大家更重視女性就業問題。」表演者之一、來自河南的大四女生小郭說,「企業在招聘過程中,應該注重女生的能力,給予女生和男生同等的就業機會。」她一直都很關注企業招聘當中的性別歧視現象,並通過微博、QQ等社交網路平台,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後才策劃出這一次行為藝術。
「職場穆桂英」熱鬧的行為藝術背後,真實反映出中國從招聘、工作到升遷,依然存在著難以根絕的性別歧視。
性別歧視從公然轉為「潛規則」
中國過去就有「女人撐起半邊天」的口號,而半個多世紀以來,女性的地位、權利、話語空間也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例如從2009年開始,中國女大學生數量已經超過了男大學生,到了2012年更比男生多出65萬人,占總體大學生人數的51.35%。
在就業方面,1992年通過、2005年完成修正的《婦女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除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勞動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中不得規定限制女職工結婚、生育的內容」。到了今年,中國教育部更發出通知,要求所有大學在舉辦校園招聘會時,必須加強對用人單位招聘信息的審查,嚴禁出現有關性別、戶籍、學歷的歧視性條款。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職場上顯性或隱性的性別歧視,依然屢見不鮮。就以校園招聘會為例,雖然中國教育部三申五令,嚴禁發布帶有歧視性條款的招聘信息,但實質上許多企業招聘「男生優先」的情況仍難以禁絕,只不過從明面規定轉為「潛規則」罷了。
結婚,就別想升遷!
中國社交招聘網站「若鄰網」調查顯示,有74.3%的女性表示曾經遭遇過不同程度的職場性別歧視,其中婚姻、生育、身體素質,甚至外貌長相,都可以成為企業招聘時將女性拒於門外的理由。
女白領施小姐在公司任職近兩年,一直表現幹練, 被所在部門評為「優秀先進員工」,且公司有意將她提升為部門主管。然而,當施小姐準備規劃跟交往3年的男友結婚時,卻被公司緊急喊停,公司HR人員主動約談施小姐,表明「若1年內結婚,公司將不再考慮予以升職。」得知此事後,她苦笑道「什麼時候結婚、升職變成只能二擇一的選項了?」
廣電系的應屆畢業生琳琳,則是因為性別原因,在求職道路上屢屢碰壁。「我們班本來就是陽盛陰衰,將近100人的班級裡女生寥寥可數。雖然女生們通常專業成績名列前茅,但到了畢業時,找工作的難度卻遠超過男生。」她無奈地說:「一般電視台招聘攝影記者,都會在招聘條件中言明僅限男性,女生連邁入門檻的機會都沒有。而像報社、影樓這些單位招聘攝影,即便對你的作品表示讚賞,但若是遇到條件相差無幾的男生,一般都會優先選擇他們。」
女性泰半進低技能的職業
2011年,公益組織「深圳衡平機構」發布了《深圳就業歧視狀況調查報告》,針對深圳地區103個行業、1,560家用人單位進行調查後,發現依舊有868家企業存在明顯的就業歧視,占被調查企業將近6成;其中,性別歧視占所有歧視狀況的20.2%。
深圳衡平機構總幹事郭彬表示,實際的性別不平等狀況,比數據反映的更為嚴重。企業對女性年齡、學歷、身高、長相的要求,往往跟應聘職位的工作內容毫無關係。「雖然從就業『數量』上看,性別歧視似乎並不明顯,但在就業『質量』方面,女性卻長期處於弱勢地位。」他說:「女性往往更多地進入低層次的職業,而這些對技能要求不高的職業,往往表現出對年齡、外型等方面的更多要求,從而也間接地表現為性別歧視。」
玻璃天花板想出頭要加倍努力
郭彬說,目前在就業當中的性別歧視主要表現為3個方面。「一是因女性的生理特質,可能造成的拒絕錄用、辭退,甚至職場性騷擾。二是因為女性被賦予的社會角色,例如需要生兒育女、照顧家庭,而在職場上遭到歧視。」他指出,「三是因為社會刻板印象,導致有些行職業不願意接納女性,先入為主地認為女性缺乏該工作所需的能力,或不願意提拔升遷女性,這就導致了所謂的『玻璃天花板』。」
「玻璃天花板」在傳統以男性為主的行業,更容易出現。「我剛剛進公司,只是最底層的工程師,工程師之上是主管,主管之上是經理。主管階層還有一些女性,但一到了經理級別,清一色全是男的。」擁有中山大學通信碩士學歷,在一家通信公司擔任助理工程師的小歐說,「在通信行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上位。一想到這點,我就覺得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跟他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應徵秘書,妳能喝酒嗎?
有的時候,比起「明著來」的性別歧視,「潛規則」歧視更讓人難受。從海南大學畢業的小關,千里迢迢趕到廣州參加招聘會,結果卻讓她備感寒心。「我應聘的是中石化清遠分公司,結果排了3小時隊,終於輪到我的時候,面試官劈頭就是一句『我們只招男的』,就沒我的事了。」她苦笑道「我真的寧願他們在招聘啟事上寫明不招女生算了,這樣起碼我就不用白白排那3小時的隊了!」
為了應付中國政府對就業歧視的打擊,有些企業乾脆換個做法,提高對女性的錄用標準,或是增加其他附加條件,讓女性求職者知難而退。「有些單位雖然不敢明說只要男生,但卻給女生設置了很多門檻,包括身高、年齡甚至相貌、氣質等。」清遠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大四女生小林說,「如果身高不達標,連面試機會都沒有。而反過來,男生卻沒有這樣的限制。」
另一位家住清遠的應屆畢業生小敏,到一家遊戲公司應聘總經理祕書時,則是被面試題目狠狠震撼了一下。「面試的整個過程只圍繞以下幾個問題進行:妳能喝酒嗎?能喝多少?妳會唱歌嗎?唱歌好不好聽?會跳舞嗎?跳得怎樣...」完全沒有跟專業能力有關的題目,小敏忍不住感嘆表示,「這是求職還是選秀啊?什麼時候酒量與工作能力成正比了?」
女生面試,全部落選...
有些企業不敢在招聘廣告上寫明「只招男性」,私底下卻授意招聘人員優先聘用男生。經濟系應屆畢業生心儀就遭遇了這種無奈。她參加了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的招聘,經過第一輪篩選,幾十個畢業生都進入了第二輪面試,其中男生只有10人。「第二次面試時,有幾個男生連簡歷都沒準備,著裝也不整潔,面試表現也很普通。但是面試結果卻讓所有女生跌破眼鏡。幾個男生全都順利通過,而女生們全數落選!」她有些悲憤地說,「如果說一部分女生能力達不到要求也就罷了,要說所有女生都比不上那幾個男生,我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後來,一個進入公司的同學告訴我們,其實這家公司打從一開始就決定只招男生。」她無奈地說,「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企業到底要不要女生,都是內部操作,我們還在白費力氣準備著。」
兩性平等並非一紙公文能解決
「其實有些時候,企業並不是刻意歧視女性,而是怕麻煩,不得已而為之。」資深人力資源經理胡先生舉例說,「企業在招聘女性員工時,一定會考慮到她的懷孕問題。這不僅因為懷孕時女性的工作精力與效率會下降,而且產假期間的工作交接容易引發問題。當然,婚育是女性應該享有的權利,企業無從干涉。不過為了事先暸解情況,一般在面試時,HR人員還是會問到女性的婚育問題。」
想做到真正的性別就業平等,遠不是一紙「禁止歧視女性」公文就能夠解決的。除了法規之外,企業的招聘慣例、企業內外部的配套措施,乃至於社會文化和刻板印象,都制約著真正性別平等的實現。
停止性別歧視有利企業發展
郭彬表示,現在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禁止性別歧視的法規命令紛紛出爐,這至少是好的開始。「這是一種社會意識的引導,當用人單位不再歧視性別,用人範圍將會更寬廣,也更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他認為除了立法外,還應該成立官方的性別平等促進機構,或是仲裁委員會。「除了在發生性別歧視糾紛時,進行仲裁外,這個機構還可以協助當事人調查取證,並且做一些反性別歧視理念和行動推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