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2013/9/18 「學非所用大放光芒的6個策略」

學非所用大放光芒的6個策略

對於文、法、社會學科的所謂「冷門」學歷者而言,畢業即失業的陰影,一向較理工、商管學歷者更為嚴重。 「冷門學歷」該如何對抗失業陰影?當「所學」與「市場所需」產生巨大落差, 與其悔恨當初選錯科系、念錯學校,倒不如選擇勇敢跨過。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3/8/29
/劉鳳珍     2010    Cheers

面對條件嚴苛的就業環境,畢業自文、法、社會科學、甚至部份商科、理科學歷者,往往首當其衝。因為市場供需極端的不平衡,常讓懷抱希望的「冷門學歷者」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

大環境固然不利非理工科系背景者,但是「冷門學歷」者只要態度正確,想在職場翻身機會仍然很多。

翻身策略1:認清自我、轉行要趁早

就業市場固然限制了冷門學歷者的機會,但許多人是因為「不知自己可以做什麼?」導致比別人浪費了更多蹉跎時間。

61年次,畢業自東海大學社工系的黃正安,目前在寶僑家品(P&G)業務部擔任區域經理,在偏愛MBA的寶僑文化裡,他的學歷算是「少數」。

大學時,因為常常參與系上活動,黃正安覺得自己與人互動的能力頗佳,剛好在自我探索過程中,他從管理書籍中發現國外的總經理有70~80%都是從業務升上來,「我的理想就是要做到總經理,所以當時就清楚知道自己要走業務!」

在進入寶僑之前,他的職務空缺已懸缺半年多,因為人選一直被淘汰。沒有耀眼學歷的他,憑的便是對生涯清楚認知的熱情,打動了主考官。

面試時,他告訴主考官一個個人經驗,大三時他為了修到只開放給商學院學生才可以修的證券投資課程,主動跑去說服開課老師收他,結果沒修過太多基礎商學課程的他,期末成績反而是全班前三名,打敗商學院同學。一門課自此改變了他的生涯。

翻身策略2:培養職場「通識」能力

在現代職場中,英語已是不可或缺的必要通識能力。畢業自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的蒲菁菁,目前是泰統連鎖餐飲事業管理部經理,第一個工作在必勝客,只花了兩個月內就找到。關鍵在於她從大學時期就刻意培養的流利英語能力。

她先從翻譯教育訓練教材的助理工作開始,然後升專員、主任,5年後待羽翼稍微豐厚些,她才跳槽到現今的工作。

剛開始對學歷沒信心,她把學習姿態擺得很低,「影印工作照做,」她說。另一方面蒲菁菁也加入各種人資專業協會,主動向先進學經驗,從教育訓練、人事規章到薪酬管理,一步步擴大專業範圍。

翻身策略3:跟自己比,不跟別人比

許多人在工作的前三年內,往往和同儕有強烈的「比較心」——比學歷、比薪水、比頭銜、比公司知名度與規模大小。

冷門學歷者,如果過度在乎這些外在條件,要真正累積新的專業來翻身,無異緣木求魚。

在必勝客擔任營運經理、掌管全台分店業績、手下帶領約400500名員工的高愛麗,她的學歷可以說是「弱勢中的弱勢」。

民國76年育達商職畢業後,高愛麗以工讀身分進入必勝客,不到一年便被拔擢為主任,之後一路晉升副理、經理、區經理到現今位子,速度一再打破公司慣例。

晉升速度飛快,為了彌補管理專業上的落差,她不斷為自己安排各種進修課程,從行銷、人資、財務等課程她都不放過。

另一方面,克服英語障礙也是高愛麗挑戰自我的目標,尤其必勝客內部規定在晉升前,要先通過英語筆試。

高愛麗回憶第一次升主任考試時,所有的操作手冊都是英文,「當時我一句話常常只看得懂一兩個單字!」和外籍老闆溝通,她笑說也是「用單字拼湊出來的」。因此工作頭三年,高愛麗投注相當多時間與毅力克服語言障礙,現在她的英文已經呱呱叫。

當時學歷問題也曾困擾過她,但如今高愛麗以過來人的經驗看,她覺得那些比來比去的外在條件,「其實大多只是自己內心的衝突!」

翻身策略4:想進入潛力產業,先建立核心能力

資訊產業是台灣最熱門的行業,也是許多人想擠身科技新貴的重要管道。冷門科系固然機會較少,但只要在技術以外,建立該產業也運用得到的能力,要轉換並不困難。

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的董春吉目前在數位聯合電信(SeedNet)擔任系統整合部總監,學經歷的組合看似「突兀」。

退伍頭兩年他創過業、也在廣告公司做過攝影助理,後來他到中廣負責當時紅極一時的兩個交友節目「甜甜圈」的整合行銷工作,讓他在4年內累積出行銷上的專業能力。

之後資策會需要推廣網際網路的行銷人才,董春吉過去的行銷專長恰好派上用場,而他也利用這段產業萌芽期間,大量吸收電子商務的相關概念與知識。

當他轉到數位聯合電信時,他仍然抓住「行銷」的核心專長,先從教育推廣的工作做起,然後再以做中學,逐步承接牽涉技術判斷的系統整合業務。

如今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第二專長,今年他考上輔仁大學資訊管理碩專班,「為的是希望逼迫自己往更專業的方向前進,」他說。

翻身策略5:選擇培育人才的企業,從頭學起

許多企業對於人才培訓有一套縝密的投資計畫,冷門學歷者想轉行,可以選擇類似的企業作敲門磚。

以華航為例,過去機師主要來自軍方飛行員,但在人才培育制度改變後,目前送到國外培訓的駕駛員達40%以上。值得冷門學歷者注意的是,這些培訓人才的學歷有不少來自人文社會學科,如體育、音樂、廣告、戲劇、哲學……等等,此外,五專學歷所佔的比例也不低。

54年次,目前在華航擔任正機師、同時也是華航最年輕飛行員教官的袁沛賢,便是在這套制度中順利轉換人生跑道。

畢業自正修工專機械科的他,原本是華航空服員,為了突破工作的瓶頸,恰好公司啟動內部機師培訓計畫,袁沛賢立刻跑去報名,在美國受訓了近三年,在飛機第一次在自己手中離地時,他的人生自此開始扭轉。

現在因為兼任教官的管理工作,華航又把他送到澳洲進修有關飛行的MBA,舉凡行銷、財務、後勤管理的課程對他來說,都是新的視野。

翻身策略6:勇敢築夢、大膽投資

原來在中正機場做塔台管制員的她,每天看著飛機起飛,最後心底浮現一個好奇:「從駕駛員和塔台的角度看天空,一定很不一樣!」

當這個渴望越來越強烈時,陳愛倫不顧父母的反對,開始實施她的存錢計畫,「我幾乎卯起來加班,最多一個月領到9萬多,」陳愛倫說,那段時間長期體力透支,甚至讓她在家裡昏倒過。

到了美國後,別人平均花一年到一年半完成課程,她為了累積足夠飛行時數,趕快拿到執照,「幾乎每天從早飛到晚,沒時間吃飯,就買了10幾桶冰淇淋放在冰箱,一下來就吃,吃完再上去飛,」她描述那段心急的學習過程。

但是當時急著實現夢想的陳愛倫,對於自己未來的工作卻是「很沒把握、甚至覺得很渺茫。」後來碰到國內航空公司陸續開放女駕駛員,她才比較有把握至少應該可以取得國內線的工作機會。後來她也是華航第一批招收女性駕駛員時,唯一的一位女生。

在念飛行學校投資的160萬,陳愛倫覺得:「我投資的不是金錢,而是敢不敢的勇氣問題,」然後她又俏皮微笑著地說:「當然賭運也不錯就是了!」

四年前,當她第一次駕駛737飛上天時,在機頭拔起的那一剎那,她心中也出現一個聲音:「我是真的達成了!」

在華航還有許多自行培訓的女駕駛員,年紀大多僅有30出頭,目前共有13位。61年次的陳愛倫是其中之一。輔大廣告系畢業的她,在進入華航之前,還自費到美國飛行學校進修了四、五個月,拿到小型飛機的駕駛執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