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學歷更重要的事:敢冒險、肯學習,開創自我新路!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3/9/26
2013-09
Cheers雜誌126期
作者:蔡茹涵
為什麼大家都在「瘋學習」?答案是,科技帶來史無前例的龐大競爭壓力。
早上7點半,大台北多家美語補習班在晨光中展開了第一堂課。上課的主角,是一群趕著在9點打卡的上班族,勤奮的利用晨間一小時,戒掉囧英文。
相隔12小時後,晚上7點半,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上的金融研訓院燈火通明。上班族攤開課本,望著講台振筆疾書。他們拖著疲累的身軀前來聽講,為的是一張張證照,好為自己的未來加值。
到了週末上午,各大學校園內的碩士在職專班繼續接棒,迎接一批批利用週末返校充電的上班族。假日的校園,就和平時一樣熱鬧。
位於新北市大坪林捷運站附近的Iza
House手作坊,開幕不到一年,週六課程常常一位難求。感性的女主人張傳苓開設一系列電影欣賞、銀黏土、蝶古巴特、針筆畫等手作課程,撫慰了一群想要放鬆身心靈的上班族。為了消化需求,她常常還得犧牲自己休假,加開週日班。
自2000年開始,這股學習風潮,在台灣延燒得更加熾熱,而且風貌愈來愈多元。
為什麼大家都在「瘋學習」?答案是,科技帶來史無前例的龐大競爭壓力。
科技讓世界變平,自學也更方便
2005年,影響施耐德電機人力資源副總經理張琇琳最深的一本書,就是趨勢專家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的著作《世界是平的》。闔上書,她心裡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繼續進修,報考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科技進步的關係,讓國家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勞工更容易互相取代,」她強調,「我希望能多做一些事情,讓我保有競爭力,也有能力挖掘出他人的競爭力。」
當科技弭平了界限,企業透過網路連結的管理能力大幅提升,讓人力也開始變成「大宗物資」:企業透過外包,能在全球找到最便宜、又有效率的大量替代人力。在台灣,已有多家大型服務業的客服中心,於2000年後陸續轉移到中國,讓客服成為台灣日漸消失的工作之一。
平坦的世界,加速了工作需求在不同區域間的快速流轉,拜科技工具所賜,每個人的工作績效也變得更加透明,更加可被計算比較。與時俱進的學習與進步,成為保持績效的不二法門。
同時,科技也大幅影響了學習的方式。遠從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名校的知名課程,近到Google、YouTube、TED等平易近人的網路平台,都在重新定義學習的模式。
張琇琳建議了自己最常使用的線上平台:《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與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網頁的影音專區,「裡頭都是10分鐘內的短片,能幫助你在短時間內吸收最新趨勢!」
「學歷」不再是象牙塔中的專利,也不再能保障一個人的就業力。
跨國移動,學習冒險、學習應變
對普遍擁有高學歷的亞洲年輕人來說,另一項競爭壓力,在於日漸攀升的歐洲青年失業率。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7月發布的2013年就業展望,青年失業率最嚴重者為即將突破60%的希臘,緊接著為西班牙、義大利與葡萄牙。
大量西方青年挾帶著語言優勢,正逐漸往亞洲地區移動。這也影響了不少企業的招募選擇,如新加坡、中國與香港,便以全球人才為目標;即便是保守的日本企業,也開始在亞洲大舉徵才。今年台灣科技大學的校園徵才博覽會,就出現了3間日商企業直接跨海招募:旭化成集團、日本樂天集團及著名行動遊戲公司DeNA,在過去實屬罕見。
隨著跨國移動的機會增加,如何把握語言優勢,成為了台灣年輕人的另一個學習重點。
大同大學畢業的李鎮宇,便擁有獨樹一格的語言學習力。他靠著3年內自助旅行50國的經驗,投稿文學獎、增進英文、考取導遊執照、開拓視野,甚至成為暢銷作家,最後成功申請上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所。
「其實也沒有太多祕訣,就是敢說、能說就好,」他強調,「除了學好英文,我認為趁年輕的時候,走出去冒險更重要!」
李鎮宇舉例,他曾發生過一次精采的「異鄉16小時」,必須在16個小時內連轉5趟車,由布拉格到達阿姆斯特丹。某些車次之間僅間隔5分鐘,只有分秒必爭可以形容,「緊急應變的能力,就成為我這趟旅途中最深刻的學習議題。」
跨領域、跨平台,開創自己新路
科技的進步、資訊的快速傳輸與流動,所創造出來的另一個重要現象,就是「新職種」的誕生。美國前教育部長理察.萊禮(Richard Riley)甚至指出:「2010年全球最迫切需要的10種工作,在2004年前根本還不存在!」現今重要性日漸上升的各種新職務,如App開發人員、企業社會責任長、社群經理、海量資料探勘分析師等,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增長。
新職種的誕生,背後常常是跨領域能力的整合。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口中的「π型人才」,也讓愈來愈多人意識到必須培養跨領域專長。
聖約翰科技大學(前新埔工專)畢業的吳明蒼,原就讀電機工程科,毅然決定插大跨考輔仁大學法律學系,最後更考上律師執照,跌破不少同學的眼鏡。
「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條件無法與頂尖大學畢業生比肩,」吳明蒼坦言,「所以我要找一個有興趣、具備專業證照才能從事的職業,把大家的起跑點再拉回同一條線。」
順利成為律師後,吳明蒼意外發現,先前電機所習得的思維方式和邏輯概念,反倒成為他獨一無二的個人優勢。他曾接手一棟「智慧型大樓」建設的訴訟,正因為他當年修過相關課程,才由重重資料中抽絲剝繭,找到其中關鍵。
另一個代表性的跨領域人才,則是前學學文創執行長、現任建國工程基金會執行長黃曉薇。她大學念財經法律、畢業後赴紐約讀藝術文化管理,之後更申請到倫敦政經學院社會政策研究所,橫跨了3個截然不同的領域。
特殊的學習背景,無形中也影響了她對工作的選擇。「從以前到現在,我的工作好像都很難跟人解釋,因為太新了!」她笑道,「但是既然要跨領域,首要任務就是去應付世界多元的變化,所以要有心理準備,很多路都必須是自己摸索出來的。如果別人已經走過了,有什麼好模仿的呢?」
從「學以致用」到「用以致學」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在《打造將才基因》一書中,便曾如此定義學習力:「它是專業知識、執行能力兩方面能否持續精進的關鍵所在,更是個人能力的基礎源頭。」
在他看來,一個缺乏學習力的人,無論先天條件再好,都會慘遭淘汰。原因在於,他無法跟隨社會脈動進行自我調節,更無法吻合產業的實際需求。
換言之,當一個人進入職場,必須開始擺脫「學以致用」的自我設限窠臼,轉而改以「用以致學」的積極態度,面對不同挑戰,才能持續學習前進。
星予國際執行總監于長君,與一百分設計公司負責人陳慶宏,正是「用以致學」的最佳示範。
專門承辦時尚、彩妝、服飾、世界精品等品牌公關活動的星予國際,是于長君30歲前的創業成果。只有高職學歷、18歲即入行的她,深知「魔鬼就在細節裡」正是公關業注重美感、極盡細緻的寫照。因此,她不僅將活動辦得盡善盡美,更要求自己跨越傳統的工作範圍。
她曾遇過對公關操作不太熟悉的品牌,活動辦得非常成功,顧客購買產品卻大缺貨,只因為運送時間估計錯誤。「但消費者通常只會給你一次機會!」著急之下,她跑去學習物流、進出貨和倉儲相關知識,建立基本概念。只要遇到新品牌,一定在溝通活動流程時,一併幫忙確認:手邊有現貨可以賣嗎?數量多少?夠賣幾天?令不少廠商大開眼界,更為她打造出業界口碑。
復興美工畢業的陳慶宏,坦言自己年輕時只想做「早就會」的事情就好,如畫草稿、平面攝影等。沒想到,花博夢想館設計總監黃怡儒看中他的潛力,硬是交給他一個預算極高、即將在香港時代廣場展出的幾米特展,人就飛到了美國,留下陳慶宏獨撐大局。
當下,他的反應很傻眼。由於習慣繪製平面的關係,對於立體的展場,陳慶宏沒有太多經驗,「當你一張A4大小的繪畫,被放大到3層樓高,真的有種無所遁形的感覺,非常可怕!」他形容。
再擔心,也得硬著頭皮撐過去。長達近3個月,陳慶宏都在挑戰自我:和客戶溝通、被駁回、繪製3D展場設計圖、嘗試立體媒材等,全是前所未有的經驗。伴隨著特展的成功展開,他不僅首次嘗到身為「設計師」的喜悅和成就感,更從此一肩扛起幾米所有大小展覽、至今足跡已遍布亞洲各國。
由此看來,「做中學」正是讓個人在職場立足於不敗之地的硬道理。
長久以來,「學習」兩字是否讓你昏昏欲睡、提不起勁?學習的當下,你是感到迫不及待,還是只想跟著大家的腳步前進?
擁有學習的能力,看似簡單,卻是足以影響你一生的關鍵。無論身處校園或職場,國內或海外,唯有持續不斷的學習,能讓你不害怕改變和困難,找到自己的發光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