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2014/11/17「打造外食防護網 》Code for Tomorrow共同發起人劉嘉凱︰Open Data教吃手冊」

打造外食防護網 Code for Tomorrow共同發起人劉嘉凱︰Open Data教吃手冊

摘錄自:能力雜誌電子報                                2014/11/12
/周怡伶


能力雜誌電子報 - 20141117


當政府認證機制、食品廠商不再跟民眾站在同一陣線的時候,民眾如何自保?如何為自己的健康安全把關?來看看「Code for Tomorrow」的子計畫《開放食庫》!Code for Tomorrow由一群擁有資料分析背景的民眾所組成,以「開放資料」為基礎、「開放發展」為宗旨,希冀透過「寫程式改造社會」。由於去(2013)年食品風暴吵得沸沸揚揚,Code for Tomorrow便計劃活用開放資料(Open Data)於食品安全,為自己與國家的健康把關,進而改善烏煙瘴氣的食安環境。

而最常誤觸食安地雷的廣大外食族們,則可以透過實際參與《開放食庫》計畫,化被動的食安態度為主動,與《開放食庫》共同捍衛食品安全,「這是一種公民參與,飲食革命要從自己開始。」Code for Tomorrow共同發起人暨《開放食庫》計畫發起人劉嘉凱說。

你是外食族嗎?那麼你更應該認識《開放食庫》,甚至加入《開放食庫》!

APP掃瞄 老外族搭防護網

由於多數消費者對於包裝食品的營養成分認識得不夠充分,但若是能將市售包裝食品的產品標籤資訊,例如:營養標示、成分和製造商資訊等,建立一個完整且豐富的資料庫,消費者便能夠透過資料分析解讀食品,並在購買包裝食品前先理性思考:這個食品符合我的健康需求嗎?營養價值又是如何呢?又或是,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為了解決消費者的外食困擾,《開放食庫》計劃研發一款手機APP,先是有少數的包裝食品資料,包含其原料標示、營養成分、建議攝取值等。每當民眾欲購買包裝食品時,利用APP掃瞄食品包裝,就會顯示食品資料,讓消費者購買前能據此理性消費,吃得更聰明、更安心;若是民眾所掃瞄的產品並無建檔,此款APP則會要求消費者幫忙建立資料庫。此外,消費者亦能輸入身高體重、體重控制目標、血壓值、是否素食等條件因素,量身訂做專屬於自己的食品挑選建議。其使用情境如以下:

禮拜六一早,小華為了趕稿照常到公司上班,每天光顧的早餐店卻沒有營業,只好拐彎到街尾的超商晃晃。聽說最近關東煮最好不要吃,牛奶喝了又怕有毒,來看看紅豆麵包好了。掃一掃APP,卻發現紅豆麵包的成分高達17種,其中糖類就有5種,包含「糖、海藻糖、上白糖、山梨糖醇和麥芽糖」,雖然標明無添加人工色素及防腐劑,但還是少碰為妙吧……。

劉嘉凱發起《開放食庫》的初衷良善,也確實能大幅提升外食族的飲食安全,但在計畫推動後發現困難重重。由於《開放食庫》原本打算用群眾外包的方式,讓消費者一面使用APP的同時,一面協助建立資料庫,但市面上的包裝食品過於龐雜,且沒有人知道市售包裝食品的數量多大,因此群眾外包的作業並沒有完成時間表,目前僅能夠透過少數的建檔資料把關食安。也因此,APP的開發作業「擱置中」,《開放食庫》正在慢慢建立資料庫,再授權開放給第三方使用。

食譜解密 透視關鍵食材

如果消費者屬於老外族更應該要留意經常食用食材的生產來源,以及生產這些食品的公司。若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市面上食品眾多且追蹤不易,欲達到完全把關的效果有相當難度,而「食譜解密計畫」則為外食族帶來了另一解決方案:《開放食庫》在今年2月啟動「食譜解密計畫」,並從食譜網站楊桃美食網蒐集15百道食譜,包括中式、日式、西式料理各5百道,且每道食譜都有食譜名稱、食材與調味料名稱、份量以及作法等資訊。在整理完各項不同名稱但實為同一物的食材之後,《開放食庫》利用「點對點的相互資訊(Point-wise Mutual Information, PMI)」計算出各個食材之間的「親密程度」,亦即同時出現在同一食譜的機率,找出關係密切的各項食材。外,也發現有些食材與調味料頻繁地出現在眾多食譜中,例如:最常見的天然食材為水、蒜頭、洋蔥;最頻繁使用的再製食材則是橄欖油。

因此,外食族應特別留意前述幾項食材,並透過民眾社群的發聲,迫使相關機構對關鍵食材進行重點式管理。再者,根據2013年食品類股上市公司營收,營業額前3大公司(統一、大成、味全)的加總營收,占了將近整體市場的八成。也就是說,由於台灣的食品產業呈現大者恆大、資源集中。除了關鍵食材之外,亦應該嚴格監督關鍵公司,確保大廠產製的食品是安全無虞的。

外食族受惠!用資訊創造社會價值

劉嘉凱指出,未來基礎資料庫若建立成熟,便能夠進行資料分析,並廣為運用於資訊服務,也由於資訊公開透明化,諸如消費者團體、食品產業、學研機構、政府部門、醫療專業、營養專業等都可以運用。除此之外,也可以透過專業營養師、醫療學者的介入,把食品營養成分的資料串起來,並授權第三方開發者使用這個龐大的資料庫,為外食族打造出個人化專屬食譜,或是針對糖尿病患者、孕婦等特殊狀況設計APP,創造出開放資料庫的社會價值。

資訊服務的運用範圍不僅如此,《開放食庫》甚至打算建立「食典」,彙整關於食物的各項基本資料,提供社會大眾查詢、了解食材的平台;此外,《開放食庫》更希望進一步開發使用者介面,讓對食物有興趣或是專精的人,一起校對或編輯「食典」,打造一個針對食物資料的維基百科。再者,有需求的民眾也可以藉此分析各地的飲食文化與習慣、地理與歷史淵源,甚至能夠透過各區域的食材選擇,反映出農作物狀況。

大手攜小手 大數據重振美食王國

然而,自2013年計畫執行以來,《開放食庫》始終相信,飲食革命不能光靠政府、食品公司、或是民眾任何一方,需要的是共同攜手創造美好明日的力量。也是因為他們相信,大部分的食品廠商都是有良知的,缺少的只是透明公開的平台,而當彼此之間的資訊不對稱,且溝通無效時,則將導致彼此的不信任感加深。因此,《開放食庫》將自己定位為消費者、食品廠商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創造食品廠商、消費者與政府共生共榮的社會,才是計畫的執行立場。」劉嘉凱表示。

《開放食庫》計畫固然對消費者有所助益,劉嘉凱指出,針對台灣食品品牌及通路而言,若主動提供相關資料,協助建立食品資料庫,亦能獲得多種加值好處。例如:食品品牌可以運用產品的營養資料做行銷、與消費者互動、及早偵測消費者的口味改變,並且打造健康安全的品牌形象。

食品通路則可以藉此判斷引進該產品與否,同樣亦可與消費者互動、打造健康安全的品牌形象。簡而言之,主動提供產品資料,讓食品資料公開透明化,反而是良心食品公司的最佳行銷舞台。

不過,劉嘉凱也坦言,目前食品廠商對於產品資料透明化仍有疑慮,現階段《開放食庫》也只能透過座談會等方式教育廠商,進而說服廠商提供開放資料。而在廠商不願主動公開資料的情況下,則更需要政府的立法支持。

劉嘉凱指出,在不侵犯商業機密的情況下開放資料,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台灣大眾在食品選購上,其實有更多更聰明的選擇,卻因為資訊不對稱而無法了解產品的真正價值。當然,劉嘉凱也表示,建置過程當中要不斷地校正資料、重新更新,需要龐大的資源支持,若台灣也能效法歐盟立法強迫廠商主動上傳,會是更快速且有效的方法。

《開放食庫》相信,若企業廠商與政府單位能聯手,積極透過互動與溝通,反映社會大眾的心聲與需求;運用大數據,建立透明的資訊平台維護食品安全,重振台灣美食王國的美名指日可待。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411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