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2014/2/1 「擁抱美國、印尼:郭台銘還要再拼十年」

擁抱美國、印尼:郭台銘還要再拼十年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1/28
2014-01-27 Web only 作者:黃亦筠

天下雜誌電子報 - 20140201
圖片來源:劉國泰

十年的時間,對六十三歲已過耳順年齡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來說,還能創出什麼?成吉思汗總是不甘寂寞。他,選擇長征,選擇繼續擴張帝國版圖。

在二十六日,鴻海年終尾牙上,郭台銘霸氣依舊的訂出一座麾下大將必須苦苦攀登的成長高牆。

今年是鴻海四十週年,郭台銘訂出目標:未來十年,營收要快速成長到十兆。

鴻海現在的營收約四兆,增長到十兆,代表往後每年要成長六千億。

六千億有多大?是每年多長出一家全球前四大ODM廠「緯創」規模的營收。

郭台銘要維持每年兩位數營收成長、每年創造多一個緯創的營收成長,可能嗎?

「很困難,但we never give up(我們從不放棄),」郭台銘對著台下的媒體說,卻像說給一旁主管聽。

日前公布的營收成長不如預期,郭台銘坦承失望,甚至開玩笑,要退休作為對自己的懲罰。但他心中清楚,規模已達相當於台灣國軍人數五倍的百萬員工集團,是非轉型不可了。

「下一個十年,我要領導各位轉型,」郭台銘對員工說,「我已經和我太太說,再給我作十年。」

但鴻海能怎麼轉?過去郭台銘曾喊出「工技貿」,轉「貿技工」,以貿易為領頭羊,技術與工廠生產的重要性居後。但鴻海經營電子商務、通路等業務始終是製造起家的鴻海的罩門,苦苦經營,總是不見起色。

這回,郭台銘喊出轉型,倒是回歸本色。

他坦言,往後十年,不會放棄製造,「那是我們的根本,但我們要轉型升級,會走雲端網路、自動化,」他說。

甚至,在尾牙前一晚,人在深圳參加事業部活動的郭台銘,抽空寫下尾牙會場高掛的對聯。每年,他都自己寫對聯,對員工佈達鴻海來年營運重點。

「團結奮發共創轉型未來,雲端網路迎向智慧生活」郭台銘站在台上,指揮台下員工大聲朗讀出對聯,要員工記徹底。

只是這回的轉型,不再單壓中國、不再單壓蘋果。

或者,應該說郭台銘不像過去,選擇在中國深耕製造、市場。他將核心製造優勢,拓展往其他市場,服務更多元的客戶。

成吉思汗的長征路線,捨棄了中國,拉往太平洋北端,在二○一四年被各大金融機構看好的美國,與南端有龐大人口紅利的印尼,繼續他帝國的擴張。

二○一一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喊出美國製造後,近期開始發酵。各州都往外爭取企業投資。台灣石化業龍頭台塑到製造業龍頭鴻海,去年到今年初都有美國州長頻頻來訪,爭取投資設廠。(見「重新擦亮美國製」)

光美國,郭台銘近期就飛了兩趟,除了拜會蘋果等大客戶,他不諱言有認真思考將未來出口美國的3C產品的面板廠、研發中心,設到美國本土。

他甚至見了兩次美國當紅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

「特斯拉車子的面板,現在是群創提供,未來我們還可以把東西作便宜,汽車殼模具從鋼加工到鋁加工,我的技術是世界領先的,」郭台銘深知自己能提供Tesla的價值。(見「特斯拉 掀起全球綠車革命」)

加拿大的黑莓(Blackberry),也曾向郭台銘表達,要鴻海到美國設廠,以靠近市場。很多人不知道,鴻海目前在美國有兩千名員工,是極少數在美國有大量員工的台商。但能在美國蓋起來的製造廠絕對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的廠,鴻海原本在中國勞力密集的製造廠,不可能移去美國。

「搬去美國的是高科技和雲端網路、自動化的結合,加上美國沒有面板業,如果在美國蓋十代廠,應材、康寧都樂觀其成,」郭台銘強調。

太平洋南端的路線,則是印尼。

只是郭台銘喊了一年的印尼投資,始終不見落腳地點確認。他著實保密到家,只肯透露自己二月初還會再飛一趟印尼洽談。(見「郭台銘:我們就看中印尼!」)

「除了中國生產基地外,我們希望在印尼找到一個能發展製造業的地方。製造業要以全世界為舞台,蛋不能只放在一個籃子上,」郭台銘說。

曾有了解鴻海的人士解析,郭台銘不是只去印尼複製中國那樣的大組裝廠、零件廠,持續作EMS。而是進化到和當地電信品牌、當地品牌合作打造產品,為自家的零件找出海口。

但就連郭台銘都自己坦承,這些投資計畫,會進行的比較緩慢。因為第一次設廠難度較高,之後只需複製,會容易一點。

每年要長出六千億的趨力,能不能鞭策鴻海轉型成功?

面對一南一北的新市場,面對不再高速起飛的經濟環境,要創造帝國再成長的神話,對鐵人如郭台銘,恐怕也非易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