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2014/9/25「你的工作中,也有地下管線和餿水油嗎?3個課題,當主管的深思」

你的工作中,也有地下管線和餿水油嗎?3個課題,當主管的深思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4/9/11
2014-09
Web only
作者:盧智芳


Cheers雜誌電子報 - 20140925


你的工作中,也有地下管線和餿水油嗎?3個課題,當主管的深思

這大概是一個最難讓人開懷享受美食的中秋節。接二連三爆出的黑心油名單,讓所有人都聞之色變。

黑心油在台灣是第一次爆發嗎?事實上並不是。去年10月從大統長基、富味鄉一直延燒到頂新製油的一連串食用油造假事件,到現在都還沒有完全塵埃落定。將近一年的時間中,這些上中下游相關的企業,有多少因此回頭去全盤檢視自己的供應商名單和採購流程?又有多少,在鬆了一口氣「沒有我」之餘,卻什麼也沒做,然後在一年後「夜路走久了,果然遇到鬼」?

不管是一個多月前的高雄氣爆案,或還在持續擴大的餿水油事件,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卻同樣可以用組織或管理的角度來檢視,有3個課題,是經理人或主管可以深思的。

首先,企業文化是否淪為抽象畫大餅,和基層員工實際執行工作的KPI卻完全脫節。

李長榮化工集團董事長李謀偉,在高雄氣爆案之後成為眾矢之的。但若因此全盤否定他的經營投入,也不盡然公平。頂著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碩士、史丹佛大學企管碩士的學歷和視野,過去幾年他引進不少新制度進榮化,把榮化從工安黑名單一路轉型成獲利資優生,目標很簡單,就是要把榮化打造成世界級企業。

李謀偉每次接受媒體採訪,幾乎都會提到他對人力資源的重視。那麼,為什麼當最基層的同仁第一時間發現數據異常時,沒有即時關閉並通報?理由不難明瞭,因為當時主導第一線同仁思考的決策邏輯,是極力做到繼續順利運送,以維持業績正常運作,這個才是對他最有影響力的KPI

這兩者間的落差,發生了什麼事?

同樣地,這次受餿水油牽連的食品大廠中,不乏許多老字號、也向來以品質和誠信和消費者溝通的品牌。若說大家長期都在說謊騙人,可能也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只是,對於如此重要的原料項目,1200多家企業的採購單位完全沒有做過任何現場訪視,或發現異狀,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尤其當中一家知名企業還特別強調以高出市價10%的價格採購,卻沒有透過更嚴密的程序確認這筆錢花得「值得」 ,更讓人匪夷所思。

CEO在忙著勾勒願景與策略藍圖時,第一線同仁念茲在茲的是這個嗎?還是企業給他的KPI,只是更高的業績數字、更低的採購成本?這是管理者必須自我檢視的。

其次,管理時,你是鼓勵「理所當然」還是「理所不當然」? 

追查這兩百多家「受害」企業,最常聽到的一個說法是:「強冠是最大的豬油供應商,沒料到會這樣。」

「沒料到」、 「想不到」,偏偏這些最讓人意外的事,就通通一夕間發生了。

每天的工作中,總是充斥著各種「印象」,對這個廠商的「印象」很好,或是對那家客戶的「印象」很差,每個人都自有一套框架。這些印象的生成固然其來有自,但是歷經時間和環境變化後,此刻仍然準確嗎?顯然,答案可不一定。

如果有新進同仁指出:「強冠的報價低了點,我想找時間去瞭解看看。」這時你的反應是「別沒事找事,我們跟他合作幾十年了!」還是「你為什麼這麼說?你看見什麼?」

身為主管,你的管理風格是寧可帶領團隊在「不疑處有疑」;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好在「有疑處也不要疑?」

第三,你的組織中,有你不知道的地下管線(危機源)暗藏其中嗎?你的業務或產品中,有你沒發現的黑心油(未爆彈)存在嗎?

如果去年10月之後,意識到這部分的企業稍微多一點,那麼1248這個數字,今天或許就可以減少一點。但顯然,即使是極有規模的品牌大廠,也並未積極地意識到。

品牌的建立需要長期累積,但對顧客的信任和承諾一旦被破壞,腐壞的速度就如同摧枯拉朽。

這絕對不是單靠擺出「受害者」姿態,或期待事過境遷,消費者遺忘後就可以弭平的。

在高雄氣爆案一個月之後,有受害住戶在門前拉上紅布條,感謝台積電與協同廠商提供的各種修繕服務。台積電的巧思固然令人眼睛一亮,但當中展現的嚴謹管理和高效能(不只是效率),更是台灣企業所缺乏的。不管是食安、工安,所有危機的來源最後還是歸結到人和組織本身,它當然是一個安全和健康的議題,但也一樣是管理和人的議題,值得所有職場上的工作者反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