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2014/9/24「拚技術不拚爸 清寒子弟大翻身」

拚技術不拚爸 清寒子弟大翻身

摘錄自: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2014/9/24
撰文◎林郡妙


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 20140924


郭永志研發的3D列印裝置改良結構,已取得專利,首要推廣對象是各技職院校

礦工家庭出身的郭永志,年幼時遭逢礦業沒落、祖母與父親臥病在床等變故,從很小便與弟弟一起做家庭代工養家。貧困讓他體悟到一技之長的重要,國中畢業後就讀高職機工科,下課就到工廠打工練技術,即便課業與打工兩頭燒,仍然拚命苦練、在各大技能比賽拿獎「搏出頭」。

如今他不但是兩家科技顧問公司的負責人,研發設計的產品獲得多項專利,還在東南與華夏科大擔任產業教師。身為木柵高工的傑出校友、去年獲台北市教育局頒發「技職達人」獎項,他深有所感地說:「學技術,很難在短時間內飛黃騰達,卻可以長長久久、終生受用無窮。」
苦練技藝 拿冠軍爭一口氣

「我的人生就是不停在工作。」郭永志說,父親生病後,家裡只靠母親的微薄收入過活。他從稍微懂事開始,就到處想辦法賺錢貼補家用,「我幾乎沒有童年可言。」

他的高職考試成績,足以上北市各公立高工,但為了省車錢及方便就近打工,而選擇了離家最近的木柵高工,也不知道要讀什麼,就隨意填了機械工程科,沒想到就此學出了興趣。

他白天上課,晚上到良得電子上夜班。高三時當上選手,為了準備全國技能競賽,他每天都苦練到搭末班車回家,「準備比賽可以鍛鍊技術和心性,得名還有獎金可拿,我當然要拚命。」

既要養家賺錢、又要練習比賽,兩頭煎熬之下,他在比賽前夕,一度想要放棄,躲在工具間哭泣。此景被機械科主任林子寬看見,主動拿了5千塊錢給他,讓他不用再愁三餐飯錢,全力衝刺比賽。結果一舉拿下台灣省技能競賽鉗工冠軍、全國技能競賽鉗工第三名,為自己爭一口氣。
一技在身 誰都奪不走

高工畢業後,郭永志做過技術員、領班、工程師,最高紀錄一天兼好幾份工,每天只睡23小時。但他並沒有放棄進修,陸續讀完二專與二技夜間部,一步步把學歷補回來。

他自豪地說,「一般日校生的學歷往上升,資歷卻在海平面底下。但我是工作資歷和學歷同時並進,技術實力他們沒得比。」

郭永志一心想賺更多錢,並且擁有自己的技術,28歲那年與朋友合資開科技顧問公司,專門幫客戶做外觀和機構模型。幾年後,由於與合夥人經營理念出現歧異,決定分道揚鑣。

一切從零開始,他卻不擔心,因為身上有別人拿不走的「技術」。借了錢,他很快就重組公司。一開始沒錢開發專利技術,就接單幫人設計生產,完成後收取開模費、成品加工費用,專利留給客戶去申請。等到累積足夠的資金後,他開始投入產品研發,逐漸擁有自己的專利技術。
結合CNC3D列印的優點

剛取得專利的3D列印裝置改良結構,是他的最新得意力作。他解釋,一般模具精密加工用的CNC是一種「減法」的概念,將五金等材質透過電腦加工,銑削成想要的外型,產品外型精細,但耗時長。3D列印技術則是「加法」概念,「從無到有」列印出產品模型,時間快速,但外觀較粗糙。他的新專利是「加減法」並用,也就是在3D列印的同時,進行銑削加工的動作,兼顧品質與速度。

他驕傲地說:「我們現在做的技術,都是全世界『首件』,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他底下有創志、創新兩家科技顧問公司,員工數約40人,合作客戶包括製造業大廠與醫院,也與愛爾蘭、美國、新加坡等地有合作的案例。

期望機械業後繼有人

僅管事業忙得不可開交,有學校找他擔任產業教師,他仍義不容辭幫忙,還提供母校獎助學金,盼能拉近教育與產業界的落差。

郭永志感慨,這些年高職過度強調升學主義,大幅刪減實習課程,導致學生學習技術的意願低落,實務能力嚴重退化,機械加工產業已出現技術斷層。他們公司研發的3D列印裝置,首要推廣對象是各技職院校,定價接近成本價,目的就是要回饋校園。

郭永志說,他們賣的是套件,方便學生練習組裝,希望縮短學生學習的時間,加速提升技術能力。他強調:「這一路受到那麼多人幫忙,我現在闖出點成績,也想為下一代做些事,只期望這個產業後繼有人。」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八月號(455)Career職場情報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