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2014/9/28 「幸福已不在樹下,在他方」

陳文茜》獻給年輕世代

幸福已不在樹下,在他方

摘錄自:30雜誌 電子報                           2014/9/25
作者:劉子寧   攝影:圖片提供│陳文茜
出處:《30》雜誌 20149月號 121


30雜誌 電子報 - 20140928


318學運反映了年輕世代集體的焦慮與憤怒,當世界被新自由主義帶來的過度競爭、貧富差距過大所占領,我們到底該如何自處?
 
世界在變,我們能做的是什麼?

距離318那些鼓動著年輕人心跳的夜晚,轉眼就要半年了。當時揮舞著自由的旗子,呼喊著想要掌握命運的想望,我們曾經接近過那想像中的烏托邦,但隨著時間過去,318學運那些向陽的太陽花也漸漸變成午夜夢迴裡一張逐漸模糊的影像。而一覺醒來,叫醒我們的仍然是社會上激烈的競爭,是極端的貧富差距,是買不起的房子。

經濟、政治、社會問題全部糾結在一起,複雜混亂的新時代中,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年輕的我們能為自己做什麼?

陳文茜作為社會觀察家及時事評論家,最近在新書《樹,不在了》中以既感性又理性的筆觸,透過各種不同的面向,歷史的、其他國家的,還包括台灣的教育問題,將這世代年輕人的焦慮憤怒,做了另一種溫柔的開導。

我們才理解,原來這份憤怒並不是孤單的,在台灣所引起的漣漪,也同樣在美國、在歐洲、在阿拉伯、在世界各地以種種形式的浪花出現,重重拍打在全球化市場築起的高牆上。民族主義、國族認同、公平正義等聲音不斷高漲,但真正的答案是什麼?

當全世界隔絕於保護主義之外,一如法國極右派政黨國民陣線高喊的「我們的憤怒」,也許恰好打中我們心中的激情,喚醒熱情的血液,但在一夜過後,我們面對的仍然是馬不停蹄的資本主義。

陳文茜提醒,「不要擁抱舊政治」,那些在經濟衰退時最容易浮現的認同政治,對失業、國家競爭力、貧富差距一點幫助都沒有,真正能夠讓我們獲得救贖的答案,一直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

無論是出走尋找答案,是透過微行動改變這片土地,還是用勇氣去開創新路,我們必須停止憤怒,停止抱怨,讓我們走出這個島嶼,去理解這個世界的變化、去體會國際性的競爭,把最好的肥料帶回台灣,灌溉出下一輪盛世的美麗花朵。

時代的憤怒,我們該相信什麼

陳文茜寫道:過去100年來,人類最積極擁抱的兩大主義「資本主義」及「全球化」,近來皆出現枯萎狀態。


... 本文未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