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2014/9/25 「在落地之處開花:無論在何種境遇,你都能閃耀發光」

在落地之處開花:無論在何種境遇,你都能閃耀發光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4/9/25
2014-09-22 遠流出版  作者:渡邊和子

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 20140925
圖片來源:FOTObs FotografieCC BY 2.0

在落地之處開花,並不是無可奈何。那是要你恭敬地領受命運交予的一切,編成一束能讓自己微笑,也能讓他人幸福的花束。無論在何種境遇,你都能閃耀發光。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在落地之處開花》,更多內容>>

日本百萬冊暢銷作家渡邊和子,一生跌宕起伏。

9歲時父親在她眼前被槍殺,29歲不顧反對進入修道院成為修女,36歲便接任聖母清心女子大學校長職務……繁忙校務令她憂鬱症、膠原病等病痛纏身,在身心遭受極大痛苦中,她體悟出人生真諦,書寫一篇篇如春風和煦、照拂人心的療癒文字。

她撫慰了一個又一個苦痛的受傷心靈,並且為迷途的讀者們,指引一條充滿光的路。以下為精彩書摘:

***

我在快三十歲的時候決心進入修道院。後來,修道院派我到美國進修,進修後又任命我取得學位,三十五歲的時候回到日本。接著下一個命令是派遣我到岡山聖母清心女子大學(Notre Dame Seishin University)執教。第二年,第二代校長突然去世,沒想到我隨即被任命為第三代校長。

那時才三十六歲、對在東京長大的我,岡山完全是未知之地。還有,這所大學的校長,第一代、第二代都是七十歲後半的美國人。我並不是該校的畢業生,而且我的年齡還不到前任校長們的一半。無論周圍的人和我自己,都感到困惑不已。

在修道院這樣的地方,無論你感到如何毫無道理,也是絕對不能違背上面的命令的。我也覺得「這是神的意旨」,於是就遵從了這個指令。

生疏的土地加上意想不到的職責,未曾經驗過的事物不斷湧來。這一切都與我當初所想像的修道生活,有天壤之別。在不覺之中,我變成了一個「不理我族」。為什麼「不跟我打招呼?」,為什麼這麼努力也「不體恤我一下?」,為什麼「不明白我?」等等。

當我喪失了自信,甚至走投無路想離開修道院的時候,一位傳教士送給我一篇短短的英文詩。詩的頭一行寫著一句話:「在被安置的地方開花吧」。

我被安置在叫岡山的土地上,站在校長這個容易受批評的立場,他大概是不忍心看到我苦不堪言,才遞給我這首詩的。

對,我改變了。在被安置的地方抱怨不平,看別人的臉色覺得自己幸或不幸,那我只能說是一個環境的奴隸。既然做為人,無論被安置在哪裡,就在那裡成為環境的主人,讓自己的花綻開。我之所以能這樣下定決心,是由於自己感覺到「我要改變」,才真正改變。

「在被安置的地方開花吧」的後面接著寫著:「在落地之處開花並不是無可奈何。那是要證明上帝安置你在這裡是沒錯的,祂要你以笑容幸福地生活,讓周遭的人也獲得幸福。」

從此,我與「不理我族」的自己訣別了。我變成了會先向學生們打招呼、以笑臉迎人、會說謝謝的人了。真不可思議,如此一來,無論教職員或者學生們,竟然也漸漸變得開朗與溫和了。「在被安置的地方開花」這種生活態度,不僅是我自己,連學生與畢業生們也都被影響了。

清心女子大學裡,有一部分是不如己願考進來的學生。我就對這些學生說:「時間的用法就是生命的用法。被安置在這裡,就在這裡開花吧。」這句出自我自身經驗的話,也似乎能讓學生領悟,在她們的心裡迴響著。

無論是結婚、就業、養育子女,常常不斷感到「不該是這樣的」。在這種狀況中,最需要的還是要讓自己極力做「開花」的努力。

或許會有無法讓自己「開花」的時候。譬如在強風暴雨或連日乾旱時,就不用勉強去開花。為了下次讓花開得更大、更美,就換個做法,讓根扎得更深,讓根好好伸展成長。

早逝的基督教詩人八木重吉的詩裡有這樣一句話:

人如果能把無邊的憎恨植入心頭,
加溫後使它變成一朵花,
我就把它獻給上帝。
──《寧靜的早上》〈寬恕〉

在「被安置的地方」,或許有時會被置於痛苦的立場,或者受到處理不完、不合理的打擊,或者成為被憎恨的對象。被一直信賴的人背叛了,也是其中之一。

有時會有人是被安置在床上。甚至有上了年紀,被周圍的人認為「不中用」,而被棄置於角落的人。如果有這樣的一天,讓我們繼續抱著指日開花的心願吧。


為了讓聚集於心胸的許多事物,化做花獻給上帝,那是需要一些材料的。我想,這時候我們就恭敬地用雙手把一個個事物承接下來,做成一束只有自己才能編出的花束,然後用笑臉獻給上帝吧。
在落地之處開花B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