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2014/3/20 「創立建和書屋的陳俊朗」

創立建和書屋的陳俊朗

摘錄自:講義雜誌電子報                      2014/3/19
文‧採訪/黃瀚瑩

講義雜誌電子報 - 20140320
「陳爸」為孩子上地理課(照片/孩子的書屋提供)



陳爸,你可以教我讀書嗎?」十四年前,一個弱勢孩子無助的表情,打動了陳俊朗,促使他創辦「建和書屋」;十四年後,書屋已遍及臺東十四所社區,統稱「孩子的書屋」。陳爸除了輔導三百多個孩子功課、供應餐食,更重要的,是讓許許多多身處邊緣的孩子看見希望、感受愛,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





多年前,陳俊朗原在臺北經商,與住臺東的妻兒分隔兩地。察覺兒子出現行為偏差,陳俊朗毅然辭掉工作,到臺東建和社區一邊陪伴兒子,一邊準備書記官考試,發現社區裏多得是缺乏關懷的孩子。一次,陳俊朗請一個孩子吃了兩碗麵,孩子吃完卻一口氣吐出來,因為從沒吃得這麼飽。「有些孩子連續好幾年,晚上餐餐吃泡麵,有些搞不清楚誰是自己的爸媽,有些長期受到家暴,」陳俊朗接受講義採訪時說,「了解愈多,愈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麼」。

起初,陳俊朗開放自家院子,希望孩子至少有個地方可去,別在社區遊蕩。某次,一個孩子因為成績不好,被老師嘲諷、家長責打。孩子仰頭拜託他:「陳爸,請教我讀書。」眼中的絕望挫敗,讓陳俊朗深感不捨。拿起課本,卻發現「教書」比他想像得更困難,於是,陳俊朗跑到書局,買下國小四年級到國中三年級的所有教材,自己從頭開始學。他陪孩子聊天,帶著他們唱歌、彈吉他、說故事,樂聲與歡笑聲引起鄰近孩子好奇,加上同儕間「口耳相傳」,漸漸地,跑到陳家的學生人數愈來愈多。問孩子「吃飯沒?」答案常是沈默的搖頭,陳俊朗乾脆捲起袖子到廚房煮飯。

陳俊朗發現,多數孩子有強烈的學習慾望,「只是他們連ABC都寫不完,要怎麼學英文?數學只有小二、小三程度,要怎麼應付國中課程?」他懷著熱情四處奔走,與校長、老師,甚至官員、議員溝通,得到的回應冷漠又推諉,讓陳俊朗心寒,「如果大家都不做,我就自己來吧。」吸引孩子,還得留住孩子。陳俊朗讓孩子看歷史劇,畫世界地圖,動手做實驗……他說,自己的求學經驗也充滿挫敗,認為成績不是唯一,更知道「建立成功經驗」的重要,因此,他幫孩子組樂團,帶孩子騎自行車、做麵包……他想給孩子的不僅是知識、自信,更有價值的是愛,「很多孩子長期受到忽視,內心積累很多毒素,需要『排毒』,」陳俊朗說,「他們來到書屋,需要的往往只是一句關懷的話、一個擁抱。」就這麼默默陪伴孩子五年,陳俊朗終於獲得開拓文教基金會支持,租了一間倉庫,成立「建和書屋」,隔年又成立「臺東縣教育發展協會」,陸續將建和社區經驗,複製到其他地方。

連續十一年,陳俊朗與夥伴都不支薪水,只靠微薄的存款度日,口袋空空只能借錢、打工,曾窮到身上連一個銅板都沒有。贊同的人雖有,反對的聲音卻也不少,起初陳俊朗的父母、妻子都不支持,部分家長也未必領情,認為書屋在「搶孩子」,甚至曾有人帶著大刀上門。陳俊朗無數次問自己:「為什麼要過這樣的日子?」但看到孩子的期待與笑容,又知道既然已經走上這條路,就再也沒有回頭的餘地。目前,臺東已有十四個社區成立了書屋,「最明顯的,就是有書屋的地方,遊蕩的孩子少了,暴力、毒品問題也消失了。」社區共識也慢慢凝聚,愈來愈多居民成為志工。陳俊朗說,第一批書屋的孩子,現在已將近二十五歲。最讓他感動的,就是這些青壯人力願意回鄉,幫助有相同際遇的孩子。「也許再過幾年,地方的村長、里長也會是書屋的孩子,我們的工作就能拓展得更順利,」陳俊朗說,「我們的方法很笨,但隨著時間的累積,卻已看出成效。」

陳俊朗的夢想不僅是幫助孩子,還要透過書屋,改變整個社區。與其將經費用來採購食材,陳俊朗乾脆請家長種菜、種水果、養雞、養魚,既給失業人口工作機會、學習一技之長,孩子也吃得健康。發現「蓋房子」這件事,對弱勢家庭而言是不可能的負擔,他們正推廣蓋「土角厝」,回歸傳統卻環保、省錢的建築工法。他們絞盡腦汁,嘗試社區風力、沼氣發電的可能,推廣回收雨水;他們想把書屋經驗編成教材,無償讓有興趣的社區使用……

陳俊朗說,成立書屋也改寫了自己的人生。「以前的我跟多數人一樣,不知道人生目的是什麼,活著只是為了賺錢、花錢,陷入疲憊的循環,」他說,一路走來遇到很多困難,卻也讓他得到「金錢買不到的東西」,「人生很多重要的價值,像是『堅強』,像是『貧賤不能移』,過去都只是『聽說』。真正經歷後,才能問心無愧地說『我知道那是什麼』。」「現在我需要的只是時間,我要持續做好正確的事,」陳俊朗說。對他而言,十四年的付出只是起點,他的「溫柔革命」,才正要徐徐地展開。


 孩子的書屋facebookhttps://zh-tw.facebook.com/kasavak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