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近乎瘋狂的理性 讓Facebook決定收購WhatsApp
摘錄自:數位時代電子報 2014/3/17
Facebook終究得在許多國家,與諸如Line及微信這樣的應用,競爭使用者的手機使用時間,而WhatsApp正是它十分具有競爭力的武器。
在日本樂天以9億美元收購Viber的一周內,Facebook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佐克伯(Mark Zuckerberg)也宣布以高達160億美元的現金與股票,收購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並另外加碼30億美元的限制性股票來綁住WhatsApp員工,而這也讓WhatsApp收購金額提高到190億美元。
科技評論家科多斯基(Paul Kedrosky)用「極端理性」來形容這次的交易,因為它不只使得WhatsApp逃出了Google手掌心,更重要的是從市場上剷除了一個有強烈企圖心的競爭者,並把使用者的注意力挪開。
Facebook終究得在許多國家,與諸如Line及微信這樣的應用,競爭使用者的手機使用時間,而WhatsApp正是它十分具有競爭力的武器。即使需要花點心思摸清楚其潛在商業化的可能,Facebook還是因此多了許多選擇性,可見的未來,或許就能看到它的原生廣告,而把WhatsApp塑造成一個應用程式商店也不是不可能。
這樁購併自有其(詭異)的意義,當你從歷史的角度觀察時,更是如此。過去曾出現三樁類似的購併案:微軟在1997年以4億美元收購Hotmail,大家的反應是他們瘋了嗎?但在那個把電子郵件視為與今天的同步通訊同等重要的年代裡,這個決定卻讓微軟快速取得網路規模。在這樁交易上,微軟的算盤的確打得很精。
美國線上(America Online)也因為以4億美元,大手筆收購另一個快速成長的即時通訊網絡ICQ而聞名。
另一個收購快速成長社群平台的公司,就是eBay,它買下了Skype。自始至終,兩者之間都沒有任何綜效,也無怪乎這樁購併最終以失敗收場。現在Skype已經成為微軟的一部分,2011年,微軟以高達85億美元收購了Skype,但也還是搞砸了這項交易。
無論就文字或是視覺訊息,Skype曾是這條即時通訊曲線上的領先者,被納入微軟麾下,對它來說反而是削弱了其力量。
現在讓我們把這些都拿來與WhatsApp及Facebook的結合做比較。WhatsApp與Facebook兩家公司目前都身處於以通訊串連人群的場域之中,然而兩者的通訊方法或管道卻並不相同:WhatsApp可以做到同步,Facebook原子式(atomic)的通訊則是朋友之間,帶有互動意識的個人動態更新。
WhatsApp與Instagram類似,為Facebook帶來了一些獨特的能力,讓它擁有全然不同的互動屬性。未來幾天,你會聽到這樁交易將會對Snapchat或Twitter帶來負面影響,但那都不是真的,他們各自都擁有不同的通訊行為,而Facebook與WhatsApp都不是那樣的應用。
另一個歷史角度的觀察是,思科(Cisco)也曾用它飛漲的股票市值,十分有野心地進行收購,只為了削弱競爭對手。佐克伯是一個野心十足的執行長,他也知道如果落入「非我所創」(即不採納)哲學(“not invented here”philosophy)中,最後絕對只能被其他人遠遠拋在後頭。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也深知一家擁有10億使用者的應用,已能輕易地把使用者的注意力從Facebook身上搶走,而這也是他最最害怕的!(摘譯/何宛芳)
歐姆.邁力克 Om Malik
資深科技評論家、GigaOm Media創辦人,目前為GigaOm.com的執行總編輯。
部落格http://gigaom.com。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4年3月號《數位時代》「開放創新,贏更多!」,全國7-11、誠品等各大書店熱賣中。資料來源:《數位時代》第238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