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2014/2/1 「台大電機系副教授 葉丙成:為老師贏回尊嚴」

台大電機系副教授 葉丙成:為老師贏回尊嚴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1/28
2014-01-22天下雜誌 540 作者:採訪/蕭富元

天下雜誌電子報 - 20140201
圖片來源:鍾士為



四十歲的葉丙成,以顛覆傳統的教學方法,致力協助老師建立專業形象,贏回尊重。因為教出優秀的下一代,才能改善台灣未來。

台灣現在遇到這些困境、挑戰,解方就是教育。

我最在意身為老師的價值。父親在大學教書,以前過年會帶學生來家裡圍爐,學生畢業後要結婚,會帶女朋友來家裡給他看。我從小看到這種故事,覺得教書很有收穫、很窩心。這個世界大概只有老師和醫生,能夠很深刻地在人的生命裡留下軌跡。這是很棒的工作。

如果能多教出幾個好學生,讓他們幫助更多人,進而改變社會,這比我寫很多很多的paper(論文)還重要。作為老師,你的產品應該是人,不是論文。

我在美國拿到博士,並沒有留在那裡教書,因為花那麼多力氣,總是在為人作嫁,會有遺憾。台灣是自己的家,在外面就算很成功,還是會覺得少一塊東西。很多人批評台灣教育體系很失敗,老師教學僵化,我覺得,老師在這個制度之下不快樂,是因為我們沒有讓他知道自己的價值。老師最大的收穫是學生的回饋,就是你教他,他會尊敬你。可是目前老師得不到這些。

授業之外 不忘傳道、解惑

高等教育的最大問題是,學生對老師沒有尊敬,怎麼教,他都沒有好的回應。長期下來,老師失去熱情,學生更不想聽,形成惡性循環。我投入翻轉教室,是要為老師贏回學生的尊敬。

要怎麼改變?其實很簡單。古人說,老師要傳道、授業、解惑。傳道是教做人做事做學問的道理;授業,是教授專業的知識;解惑,是解決人生的疑惑。大學教授只做到授業,另外兩件沒有做到。

大三、大四學生開始焦慮、困惑,他們其實很渴望老師分享經驗。

我常跟老師說,每週只要五分鐘、十分鐘,跟學生講你的經驗、你如何做決定,這對學生很有價值。當你分享過往經驗,學生會覺得你是個有血有肉的人,也會焦慮、困惑。對學生來說,原來成功的人也是這樣跌跌撞撞走過來,他會更有自信面對世界,他會感激你,也會尊敬你。

我一直在想,怎麼幫助老師燃起熱情。

老師也需要學生的鼓勵

去年在學校辦了教師感恩週活動,在學校五個地方設點,讓學生設計卡片,寫給想感謝的老師。我很驚喜地發現,全校大概有一千五百位老師拿到共四千多張卡片。一些老師原本很灰心,一旦發現同學對他有感情,而且對他的付出很感激,他又有勇氣繼續走下去。大學老師也需要被鼓勵,對老師最直接的鼓勵來自於學生,不是組織。

很多人對教育體系失望,我想要扭轉這種負面情緒。有些事情應該改變,例如審計制度,很多制度綁得很緊,反而限制前進的力量。舉個例子來說,如果要找一個碩士畢業生,規定月薪就是三萬五,不管他能力如何。我希望制度可以對人多點信任。

我還想建立老師的專業形象,許多家長常常質疑老師專業,那是不對的。針對不同年齡的小孩,要用什麼方式講,他才會聽得懂,或者怎麼講,他最能夠吸收,這都是專業。

行銷新的教育理念

要怎麼做?我鼓勵中小學老師多寫文章,慢慢改變家長想法。我之前發起活動,讓不同領域、不同年級的老師寫文章,希望通過他們,有系統地把教學邏輯講清楚。很多老師有很多想法,但是不懂得行銷,新的教育理念是需要行銷的。

對於大環境,我沒有那麼悲觀。這幾年陸續接觸到許多中小學老師。我其實滿感動的,有一群老師很熱血,也有深厚的經驗,很希望改變教育環境。

我期待能在中小學裡,培養出一兩個有公信力的老師,他對教育脈絡很清楚,也具備感動的力量,通過長期耕耘,讓大眾知道他很有理念、很專業,就好像教育界的林杰樑醫師,任何教育問題,都可以去問他。

我們只能靠教出很優秀的下一代,才能改變。教育要做得好,需要老師有尊嚴、有感動,大家才會願意投入。這也是我的責任。(蕭富元、黃嘉倫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