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2014/2/13 「雅肯靜坐學會總幹事蔡素珍 靜坐靜心 職場抓狂很久沒見了」

雅肯靜坐學會總幹事蔡素珍 靜坐靜心 職場抓狂很久沒見了

摘錄自:能力雜誌電子報                                2014/2/12
口述/蔡素珍 採訪撰文/黃鈺雲     


能力雜誌電子報 - 20140213





遠從靠近北極圈的幸福國度──挪威,到位於大海中的福爾摩莎──台灣,靜坐是一項不分年齡、職業與國籍的活動,尤其在東方更是歷史悠久,台灣的佛教、道教、儒家的各種靜坐、打坐、禪坐、氣功等,也比比皆是;而最耐人尋味的是,原來並無靜坐傳統的西方國家,也因為1960年代嬉皮文化的盛行,讓靜坐從東方流傳到西方。雅肯靜坐創辦人賀倫博士(Dr. Are Holen)便是在此時接觸到印度靜坐團體,進而發展出適合西方社會的靜坐模式。

與宗教無關,不用盤腿,更不必刻意排除雜念,讓靜坐更簡單易學,可在日常生活中自我運用。隨時隨地,即便是坐在普通的椅子上,只要以輕鬆為主,不用專心,讓心裡意念自由地來去,靜靜地坐下,就能靜靜感受。





靜心訓練 激發高情商高績效

由於具備鬆弛身心的效果,可反映人們認知和行為的基本模式,靜坐對於解決現代社會的文明病,例如自律神經失調、焦慮、失眠等問題助益良多。長期來看,更可以協助突破個性限制、充份發揮潛能,因此許多企業從幾十年前就開始引進靜坐課程,協助員工解決心靈問題、紓解壓力。台灣雅肯靜坐學會成立28年以來,曾與許多事業單位合作,如台北教師研習中心、高速公路警察局、中華電信、有線電視業者等,都曾安排過靜坐的課程。

舉中華電信為例,1980 年代後期開始推動「電信自由化」政策的中華電信,逐步將原交通部旗下的電信事業開放予民營業者經營,這個變革過程讓內部員工感受到動盪不安的壓力,因此特地將雅肯靜坐練習納入教育訓練課程當中,讓員工透過靜坐度過高壓時期。至今,午休時間仍會看到許多員工以靜坐取代午睡,進而提高下午的工作績效。

雖然沒有正式的數據研究加以證明,但我們從中華電信對於課程的回饋中發現,連續幾年在教育訓練中安排靜坐課程的確對員工產生助益,包括:主管跟屬下溝通更順暢,因為彼此學會以更客觀冷靜的態度處理問題;此外,靜坐常帶來良好的靈感,對於策略的決定相當有助益,雖然有許多分析工具可以協助當事者做出決策,但做選擇往往是靠直覺評斷,有些人會在靜坐過程中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且效果可靠又穩當。

壓力釋放 揮別職場負面情緒

儘管北歐的社會福利為人所稱道,但人們在職場上仍然會感受到壓力;2006年,根據統計,挪威因長期失眠及疲倦感症狀而無法工作且需領社會福利津貼者高達3278百人,約占全部勞動力的13.4%,並以50歲以上的人居多。

因此,雅肯靜坐也曾協助挪威最大電信公司Telenor 解決員工的工作壓力。2002年,Telenor電信公司有四分之一的員工年齡超過50歲,平均退休年齡為55歲,遠低於全國平均年齡59歲。為此,該公司啟動「年長政策」計畫,並配合心理醫師及醫學博士的研究,為員工提供一個能降低疲乏、壓力及不滿的工作環境。其中一項計畫實施方式為壓力管理課程,由雅肯靜坐學會為員工規劃靜坐、瑜珈以及團體討論的相關課程,同時安排未參加任何壓力紓解技巧課程的員工做為對照組。

結果顯示,有接受相關課程的實驗組員工使用逃避、退縮等自我防衛機制處理情緒壓力症狀的比率,降低了46%;使用否定態度的比率,降低了23%;睡眠問題減少比率為16%;而對照組則分別只有5%、17%、7%。參加壓力管理課程的員工與主管也指出,辦公室的工作氣氛與團結感較過去改善許多,員工的抗壓力也明顯地提高。

在挪威,甚至有許多藝術工作者如舞蹈家、音樂家、畫家等,平常便透過靜坐提升身心靈層次,讓他們在重要時刻能夠突破心理障礙、表現更為亮眼。體育運動界的教育園丁簡曜輝教授曾和我們分享過一次經驗,當他在挪威某論壇上遇到國際知名音樂家,簡教授邀請大師為與會人員表演一曲,只見大師在上台前於後台靜坐約10 分鐘,才發覺原來國際級大師也跟凡人一樣,需要利用靜坐等方式緩和心境。同樣地運用在職場中,不管是員工或主管,有重要提案會議時,或是遇上令人煩躁的事件,亦可透過短時間的靜坐,有效減緩緊張與焦慮。

滴水穿石 改變從自我了解開始

然而,我想提醒的是,透過靜坐可以幫助人們更貼近自我,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與盲點,但發覺內心自我並不代表問題可以馬上被解決,一夜之間蛻變成另一個人。生命的改變講求一點一滴的累積,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命議題,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知道哪部分是癥結所在,再透過靜坐一次又一次消化後,慢慢地心境會越來越輕鬆自在,往後再次面對相同情況時,自然能以平和的方法處理。

舉例來說,我們學會的講師張華婉,她是位退休教師,當初因為好奇而接觸靜坐,至今已有9年,不但睡眠品質變好,跟家人之間的摩擦也變少。她認為,靜坐就像滴水穿石,其對生活的影響不容易被察覺,經過一段時間後,她才漸漸發現到生活中的磨擦變少,情緒相對穩定、較少生氣,連旁人也察覺到她散發著愉悅的能量。整體說來,情緒穩定是最大改變。這個改變也幫她度過父親生病與逝世艱難課題;面對父親生死過程的各種抉擇,她發現她可以冷靜、清楚地知道自己該如何做決定,並把事情安排周到,她說:「感覺自己內在空間變大了,個性變很開闊。」

另一位從事心理醫療工作的學員高郁絜,因為長時間面對心理或生理痛苦的嚴重個案,自己也累積不少壓力,接觸靜坐後,每當身體感到不適或心理異常疲累時,她都會運用在雅肯所學到的靜坐方式短暫休息2030分鐘,以舒緩壓力。

而就我個人而言,學習靜坐的最大變化便是,現在的自己較有勇氣去嘗試沒有嘗試過的東西,因為靜坐本身便是在不確定的過程中摸索自我。另外,人際關係也比以前更圓融,比如說過去自我防衛戒心比較重,不知道該如何跟他人做順暢的互動,現在的自己即使面對權威人士也可以侃侃而談,平常心以對。此外,就工作效率而言,遇到繁忙時刻,短時間內湧入許多待處理事務時,我不再感到煩躁不安,因為掌握了平靜下來的方法,就能冷靜地依照重要性安排工作流程。

態度決定心寬 放輕鬆

雅肯靜坐強調輕鬆的心靈態度,人的態度一旦輕鬆了,對事情的狹隘看法就改變了,當人們把繁雜挪出心靈空間,心胸便自然寬大,漸漸抱怨減少,並學會將時間用來積極處理事情而非抱怨。多數人都知道面對問題時應當正向思考,例如我們都知道不要抱怨、不要為小事抓狂、不要擔憂未發生的事,但是卻缺乏方法與工具協助我們改變想法與態度,並將之具體實踐於生活當中,而雅肯靜坐即是提供人們發展正向態度的一項工具。

具有行為醫學與心理學背景的賀倫博士曾在其著作《享受寧靜》中指出,當人們長期處於衝突、困境和時間的壓迫時,若又缺乏自我放鬆的能力,將會使身心持續受困於高度戒備狀態之中,而這就是所謂的「壓力」,長期累積下來可能引發許多身心疾病。

另一方面來說,先天遺傳因素與後天環境影響而形成的個性與脾氣,則關係著我們對壓力的承受能力。因此,我們可以藉由特定的訓練方式,例如:靜坐,以逐步改善並發展自我、增強耐壓性。

不過,我也必須強調,想要學習靜坐的人除了要有老師帶領入門,也必須持之以恆地練習,才能真正改變自我,進而使靜坐成為鍛鍊身心與發展潛能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透過團體靜坐與輔導,才能從中發現問題並加以改善,使得靜坐能有效提升身心靈層次,最終獲得平靜快樂的內在心靈。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4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