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2014/1/3 「我該離職嗎?」

我該離職嗎?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4/1/2
2006-04
Cheers雜誌67
作者:林曉茗

Cheers雜誌電子報 - 20140103


你是否經常處於這種猶豫不決的情境:好想辭職,卻又害怕改變、怕找不到新工作?但有時候,如果你是為了正確的理由,選擇放棄一段感情或辭掉工作;你會發現你得到的,遠比你失去的多。

其實,你並不孤獨。許多人在面臨瓶頸時,多少都會有改變的念頭。但多數人常在各種主、客觀壓力下,選擇抑制自己尋求改變的欲望。

從小到大,身旁的長輩可能一再灌輸你「堅持到底才是贏家」的觀念。而你也深怕,離開既有的軌道,就得面對茫然無知的未來。

但仔細回憶一下,過去你是否也曾經徘徊在抉擇的十字路口,最後決定轉換新跑道?因為你的果斷,你可能從此脫離苦海,找到更適合的工作。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改變難免有痛,但這是成長必經的過程。當一份工作已經成為你生理上、心理上的痛苦來源時,放棄它,也許才能讓你獲得重生。

區分習慣性逃避和理性抉擇

有些人習慣逃避。面對困難、面對責任,他們通常會選擇一走了之。這種習慣性逃避的模式,也常常成為社會不認同改變的理由之一。

但經過深思熟慮的改變不是衝動、不是逃避,而是依照客觀的條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決定。如果經過一番思考後,你是為了追尋自我成長、為了拯救你的自尊和健康而辭職,而且勇於承擔一切後果,你的決定應該和一時衝動下做出的決定很不一樣。

試著和你的身體、你的心靈對話。問問自己,如果繼續留在這份工作,你會有什麼感覺?如果辭掉這份工作,你的感覺又是什麼?

美國暢銷作家珍妮佛.勞登(JenniferLouden)在從事諮詢服務的過程中曾接觸過一位讀者。克里絲認為這位讀者的工作枯燥、沒有建設性。當她想到辭職,「背馬上挺了起來,而且臉上充滿笑意。」但一想到留下來,她就「整個人攤在椅子上,眉頭深鎖。」

勞登認為,身體是不會說謊的。你身體的反應會洩漏你的心事。試著問問你的身體:怎麼做,對你才是最好的?

與自己的心對話

在你問過自己的身體後,你應該問問你的心。美國《身體與心靈》(body+mind)雜誌提出8個自我探索的重要問題,讓徘徊在十字街頭的人們自我診斷,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辭職的充分理由:

1. 回憶一下,當你一開始從事這份工作時,你曾經感到很快樂嗎?

如果你從來不曾有過這樣的感覺,將來也很難會有。但如果你曾經感到快樂,也許你可以試著找回當初的動力。

2. 你曾經對自己的工作有不安全感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是否因為承擔某種風險而獲得補償?這些補償足以彌補一切嗎?

3. 當你在思考要不要改變的問題時,你心裡是否已經有了決定?

勞登的一位心理諮詢客戶柔伊,原本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放棄律師工作。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無意間竟然推掉3件重要的案件,而且已經兩次開庭遲到,她才了解,自己在心裡面可能早就已經做出選擇了。

4. 你是否總是在等待什麼事情發生呢?

你以前是不是曾經在沙地裡畫出一條線,然後對自己說,這是你可以忍受的最後極限,但最後卻發現自己一再往後退,一再重畫你的界線?

5. 你是不是時常感覺自尊受到傷害、覺得自己不受重視?


想想看是哪些人或哪些情況讓你有這種感覺?情況有可能改變嗎?還是非得離開這個工作才行?

6. 你現在是否還持續在成長、仍可學到對你將來有幫助的東西?

如果你覺得你依然繼續朝著自己想要的未來邁進,那是一個非常正面的現象。如果不是,也許,現在就是你辭掉工作的時候了。

7. 你是否懷有不切實際的夢想,而對現實不滿?

你可能覺得當個SOHO族,就可以彈性工作,擁有更多自由的時間。然而事實上,情況並非你所想的那樣。因此,想想你要離開這份工作的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這份工作不好,還是來自於不切實際的夢想?

8.如果你知道,一旦辭職,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你會怎麼做?

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很快地寫下你想到的所有事。害怕失敗和不確定感常常會阻礙許多可能性出現。

你受夠了嗎?

如果你很確定自己應該辭職,但是主、客觀條件又讓你無法斷然採取行動,該怎麼辦?

請記住,柏林圍牆倒塌以前,也沒人相信會發生這樣的事。改變總是需要時間的,而且你也可能必須適度做一些妥協,或者尋求其他人(尤其是專家)的意見。但無論如何,改變永遠都是可能的。

真正決定你是否要繼續留下、還是大步往前邁進的關鍵點還是在於,你是不是願意誠實地問自己:「我是不是已經受夠了?」、「我改變的意願是不是強烈到可以為此承擔一切風險?」最重要的是,如果現在不行動,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