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同情
摘錄自:講義雜誌電子報
2014/1/22
文/慈懃
(圖/阿兜繪) |
第一次前往這所叫做「探險者」的高中學校上茶道課的時候,雖然我告訴自己應該抱著一顆篤定的心隨順因緣,但多少還是有些「探險」的感覺。
這倒不是因為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是一些無家可歸或行為偏差的「問題學生」。十多年來,慈濟北加州分會的志工每周一次到這類學校提供愛心午餐,並且安排一些介紹中國文化的人文課程,但上茶道課還是第一次。且不說好動的學生怎麼坐下來靜靜品茶,一般美國人與茶道都有遙遠的距離。而且,聽說當天學校有考試,考試的日子也常常是不少學生逃學的日子。
這是十一月早晨,寒意已深。我們開了一個半小時的車趕到學校,走出車門時打了個寒噤。我不由得暗笑起來,篤定了半天,原來還是有些緊張。
上課鈴響了。按時來的學生東倒西歪地坐著,遲到的學生大大咧咧地進來,開頭的幾分鐘真有些漫長。沒想到,學生比報名的十九位多出五位,老師來了七位,最後,校長也出現了。更沒想到,當〈陽關三疊〉的古琴聲幽然響起的時候,學生們漸漸坐直了身子。我們請大家靜心端坐,在一呼一吸之間吸進寧靜,呼出微笑,慢慢地放鬆。學生們出奇的專注,教室像靜謐的樹林,只有琴聲流響。有位老師事後說,平常要這些孩子坐定三分鐘都很困難,可是今天,他們居然做到長時間的安靜。
我們以歡喜心來歡迎每一位學生,緩緩道出東方美人茶的傳奇以及為什麼也叫膨風茶的由來,並將珍藏的好茶拿來與這些孩子們分享。我們帶著這些美國學生,走進客家茶農的生活,感受那種吃苦耐勞和得來不易,從淌著汗水的耕耘到一心二葉的採摘,從生產和製作過程到如何泡一壺好茶。
「茶葉的故事應該像茶葉一樣,很美很香。初夏間有一種綠色小昆蟲,人們把牠叫做小綠葉蟬。小綠葉蟬喜歡叮咬茶樹的嫩葉,咬出針孔大的小洞,葉子變黃捲曲,大自然的奧妙使這茶葉產生一種奇特的蜂蜜香味。這種烏龍茶很像紅茶,茶水的湯色紅而圓潤。你們來看,把茶葉放入透明茶器中沖泡,可以看到一心二葉在熱水中浮沈,舞出美妙的姿態。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給她起了個美麗的名字,叫東方美人茶。」
說到這裏,我打個比喻說,「人生過程也有不完美的時候,就像茶葉被蟲叮咬,但是,反而散發出成熟的果香。人生旅程,因為有落有起,反而會顯得豐富。」
「至於膨風茶的得名,還有一段故事。相傳在日據時代的新竹峨眉鄉,有一茶農眼見初夏剛冒出的白毫幼嫩可人,不採太可惜,也就顧不得被咬的茶葉賣相不佳,照常認真地採一心二葉,照樣製茶。他把這種帶有特殊蜜香的茶送到臺北茶行去賣,洋商特別喜歡,居然以高於時價數倍的價格收購了。這位茶農高興不已,逢人便提起這件事。但是,沒人相信他的話,認為他在吹牛,所以叫它『膨風茶』。」(「膨風」即吹牛之意)
透過烹茶的過程,這些大孩子們領略到為人設想的體貼。哪怕是給人方便的一個小小動作,也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看到他們這樣用心,我們又細述了這種茶是怎樣在特殊環境中產生的。它需要有小蟲的叮咬,就是不能灑農藥。也因為不灑農藥,我們才能安心喝到無污染且清新的茶飲。這時候,每個學生的眼神中都透露了企盼,想嘗嘗東方美人茶。
品茶之前,我們先示範如何奉茶,然後請幾位自願的同學敬奉老師和校長。教室裏立刻站出來五個人高馬大的男生。他們很快就把端捧茶盤的姿勢學習到位,一個小細節也不錯過,並且學會走直線轉直角,在老師和校長面前先行十五度禮,再曲膝奉上一杯熱茶。驚喜讚歎的微笑聲在教室裏蕩漾開來。他們觀察細微,接受能力強,舉止大方有禮,誰說他們是問題學生呢。
老師們大概是第一次接觸到尊師重道的中華文化。接上一杯從學生手裏奉上的熱茶,想必是一種欣慰吧。一位中年女老師眼角泛著淚光,高興地說:「有這麼一節課,整個星期都會覺得快樂。」
接著,學生們彼此禮讓,相互敬茶。品茶之後,分享心得。其中一位說,那種被尊重的感覺,讓他想到回家後也應該分享這種美好的感覺,好讓家人和自己的關係更為融洽。有位老師隨後說,孩子們也許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機會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今天的茶道課,啟發了他們向上提昇的善念和感覺。校長說,長年下來,志工們每周不斷,所有的關心和付出學生們都看在眼裏。她想讓學生找機會也能服務社區。
下課的時候到了,學生們一個個上前和我們擁抱道謝,溫文爾雅,誰相信他們是問題少年呢?我在心裏祈禱、祝福,希望這堂茶道課會給他們留下溫暖而深刻的記憶,也希望在他們心裏播下一顆善的種子。我想,只要被尊重、被關愛,這些學校裏的「問題學生」就不會成為社會上的問題人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