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2014/1/1 「畢業5年 你應該有的樣子!」

畢業5 你應該有的樣子!

摘錄自: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2014/1/1
撰文◎陳鈺婷 採訪協力◎李佳瑜

職涯發展若以5年作為區分,畢業後的頭5年,可說是「播種期」,這段時期怎麼「栽」,會影響30歲後要怎麼「收」?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潔伊(Meg Jay)在《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書中提到,30歲後的人生,多數只是延續20多歲的生活軌跡;那些足以影響終生的重要事件,近8成都發生在35歲之前。

對人生的想像 接受現實考驗

26歲從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所畢業,5年後開設獨立出版社「逗點文創結社」的陳夏民說,學生時代他對自己畢業5年後的想像,是成為在大城市打滾,專業能力出眾的編輯;或許下班後悠閒在咖啡館看書,週末參加作家聚會,交換名片,建立人脈。

對照當時的想像,創業2年的他,現在除了審閱稿件,鮮少有時間享受閱讀之樂。陳夏民說,年少時對未來的想像,多停留在「光鮮亮麗」的一面,那是種驅使自己向前的動力,「彷彿只要夠努力,就有辦法靠近。」直到真正踏出社會,才發現想像與現實的差距,認識到自己的種種不足。

畢業5年該有的樣子1-找到人生定著點

畢業5年的人,理應已經找到「人生定著點」,確定「值得為之打拚一輩子」的志業。但日本作家大塚壽卻發現,許多40歲上班族最後悔的,就是沒在年輕時找到「自己的課題」,確認要在哪個領域放手一搏。

陳夏民畢業後,在印尼服替代役當華文老師,他熱愛教書,役期結束後校長給他一份正式教職。但研究所攻讀創作的他,對出版也有濃厚興趣,一直夢想能當編輯。面對教書與出版的抉擇,兩者他都喜歡,也都難以割捨,究竟什麼才是人生志業?讓他陷入天人交戰。後來他到書林出版社當編輯,發現可以「透過出版來教書」(出書傳達理念),同時滿足兩項人生志願,因此確定今後要走這條路,進而自行創業開出版社。

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人資長吳美萍,從政大會計系畢業後,就進入事務所工作。她不否認,很多人將事務所當作跳板,累積幾年資歷就跳槽到企業。她也曾在任職56年時,差點遞出辭呈。當時在事務所一起工作的學妹問她,「真的要辭職嗎?哪天在財報上看到我簽證(會計師為企業財報簽證),不要後悔喔?」這句話點醒了她,「若錯過事務所的機會,將來一定會覺得很可惜。」於是吳美萍選擇留在事務所,從此不再萌生驛動的念頭。

畢業5年該有的樣子2-熟悉職場遊戲規則

在職場打滾5年,早就脫離青澀的「菜鳥」階段,對職場的遊戲規則,也應該相當熟悉了。

陳夏民回想初次當編輯時,花了很多時間學習「如何與人合作」。職場許多工作都非個人獨立可完成,需要不斷協調溝通,多數狀況是各退一步,找到最佳平衡點。工作頭幾年他的一大收穫,就是學會面對難搞狀況時,如何跳脫「人」的問題,快速解決「事情」。

先擎公關客戶群總監康惠美,也是吃了幾年苦頭,才摸索出職場的「潛規則」。剛畢業時年輕氣盛,不懂人際相處的眉角,主管交代她寫企劃案,只會悶著頭拚命寫,主管看了打退票,她會感到不耐,抱怨辛苦成果白費。康惠美說,現在回想,若當時懂得和主管良性溝通,做事就會順利許多,也不至於吃這麼多苦了。

畢業5年該有的樣子3-調整心態 認清職場現實

夢想這個字眼,總是和年輕劃上等號。隨著工作資歷漸長,心態也要有所調整,並不是說要向現實低頭,但至少要認清現實。

星巴克區經理劉懿云在美國讀碩士時,迷上星巴克品牌,回國後成為星巴克的一員。她說,很多年輕人嚮往到星巴克工作,想到的都是咖啡館「夢幻」的一面;雖然美好的那一面確實存在,但若沒有認清現實的一面,就沒辦法把工作做好,「這樣的人比較適合當星巴克客人,而不是員工」。劉懿云解釋,在咖啡館不是只有煮咖啡、備餐,還要輪早晚班、清掃廁所,「大家喜歡的星巴克服務,是工作人員付出努力才得來的。」

陳夏民說,開出版社靠的是浪漫情懷,雖然現在浪漫因子仍在,但他很清楚必須顧及現實問題。「銷售成功」這件事情很重要,作品再好,沒賣出去,就是沒有引起共鳴。生性害羞的他,原本不習慣跟陌生人說話,當了老闆後,暢銷與否都得自己扛,為了拚銷售,也只得強迫自己在書店、學校演講。有同業在書展中告訴他,「想賣書還裝什麼紳士淑女,就用力推啊!」他心想的確沒錯,若只是想寫東西給別人看,放在部落格就好,何必砍樹印書?

畢業5年該有的樣子4-有值得一提的代表作

畢業5年,在專業領域的時間不算短了,理應成為這一行的「專家」,有自己的代表作,或至少打贏過一場重大的戰役。

吳美萍在進事務所第3年時,被指派接手某家外商客戶的稅務工作,對口單位主管很難搞,先後好幾個同事都陣亡了。因為是臨危受命,她一開始也跟不上進度,有次拿著計算機猛按,就是按不出對方的數字,客戶主管看不下去,直接把計算機搶過來說,「妳拿出一點專業的樣子好嗎?」吳美萍聽了很受傷,心想乾脆隔天就不幹了。但好勝心作祟,責任心又強,想了一夜,還是告訴自己「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於是努力跟上進度,沒多久後,果然抓到一個關鍵問題,令對方主管刮目相看。解決這個難搞客戶後,吳美萍更加被主管倚重,工作第5年就升上副理,負責當時事務所的最大客戶——宏碁。

進入星巴克接受RMT快速培訓計畫的劉懿云,第8個月就升上店經理,因為業績能力強,適合開疆闢土,出身高雄的她,被公司派到南部展店。14年前南部還是「咖啡沙漠」,民眾只喝罐裝咖啡,對星巴克品牌認知不足,起初做得很辛苦。為了打開業績,她走進校園,也和企業合作,和消費者溝通品牌與咖啡文化,將南科店經營得有聲有色,讓「咖啡沙漠」開出花來,不但獲選為模範店經理,也奪得連鎖暨加盟協會的傑出店長獎冠軍。

陳夏民也不遑多讓,代表作是去年出版的《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海明威短篇傑作選》,上市1個月就再版兩次,銷量是其他純文學作品的好幾倍。

畢業5年該有的樣子5-準備晉身管理階層行列

按照正常升遷速度,在職場累積了5年資歷,應當已經有帶人的經驗,晉身基層管理幹部的行列,摩拳擦掌為更上層樓做準備。

康惠美說,從事公關業頭5年,會經歷幾個階段性考驗。第1年工作量大,來自主管、客戶、媒體的各方壓力,會覺得很suffer(痛苦);第3年開始要有專案能力,並且在工作中加入個人思考和創意;第5年順利的話就能當上主管,對內要能帶人,對外要有開發新客戶的能力。

吳美萍說,在會計師事務所,新人從查帳員做起,3年後可成為領組,5年後有機會當上副理。從領組開始,就要學習在外勤工作時,帶領團隊。坐上副理後,正式接觸管理工作,「副理這個位子很有挑戰性,專業要有一定表現,還要能展現領導統馭能力,」她也是在當上副理時,才真正「轉大人」。

開始擔任管理職時,吳美萍花很多時間在「人」身上,客戶稱許她「很會培養革命情感」;升上合夥會計師後,更創下前7年沒有經理級夥伴離職的紀錄。她常告訴剛升任副理的同仁,職場升遷就像金字塔,站在中間層若想往上爬,位子會愈來愈少,能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只有1%,如果那是目標,就要做好準備,高處不勝寒。

畢業5年該有的樣子6-克服工作情緒低潮期

工作難免會有不順遂,即使大致還算順利,工作幾年也會出現職業倦怠,或是莫名的「撞牆期」,要學會如何走出情緒低潮期。

吳美萍曾被客戶質疑專業能力而備感挫折,但她選擇「克服它」,而非棄械投降,後來才有機會用實力證明自己。這樣的經驗,造就她堅強的工作意志,「凡事都要盡最大人事,不能沒試過就放棄。只要試過了,不管結果好壞,我都可以花1天就想開。」

康惠美工作頭5年,最大挫折來自不適應公司文化、主管領導風格。她曾在一個很有主見的老闆手下做事,根本不知道如何相處,經常會踩到地雷;現在回想才領悟到「不是用力就能把事情做好,要用在對的地方才有用。」

再者,公關工作需要創意,偶而也會有靈感枯竭的時候,工作倦怠感在畢業5年後很明顯,「這時總覺得自己好像少了什麼能力,」一定要有新的刺激才行。喜歡看書的她,除了行銷管理書籍,也會刻意挑選「很跳tone」的科普書來讀,廣泛接觸,以維持工作的活力。

學生時期陳夏民對自己很有自信,深信「外頭世界一定有個空缺等著他」。但工作後發現,很多事情並不是努力就有收穫。以打書來說,他費盡心力打點宣傳,但網撒出去了,還是得等待有魚上鉤。他坦言「等待期」很難熬,恐懼感不時趁虛而入,他花了很久才想通,在機緣來臨前,只能持續鍛鍊,讓自己準備好可以隨時上場。

書賣不出去,可以想辦法突破,但現階段他的最大困惑是,一旦興趣成為職業,很容易失去熱情。有陣子逛書店時,發現自己失去探索書群的驚喜,甚至覺得厭倦碰觸書本。後來每當這種心情出現時,他就少看書,讓自己跳脫職業倦怠。

畢業5年該有的樣子7-矯正工作習慣與態度

職場5年,同儕差距逐漸拉大,多數人仍在基層浮沉,少數卻開始發光。這個落差不見得都來自專業能力,而是跟工作習慣與敬業度有關。

康惠美觀察,許多人面對困難任務就習慣性拖延,但她喜歡「從難的事情先做」,因為難的事情,通常也是最關鍵的事情,只要動手去做,會發現其實不如想像中那麼艱難。

吳美萍特別在意時間管理與執行力。她強調「規劃」的重要性,若能做好事前規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將可節省很多時間。至於執行力,她認為工作成果要能「量化」,例如有些人說要加強外語力,這種說法太空洞,既然要加強,就要明確設定目標,例如希望在什麼時候、多益要考到幾分。

敬業態度方面,陳夏民說,和時下很多年輕人一樣,他的工作價值觀也是「要好玩」,出版業如果點子不好玩,無論花多少氣力下去,做出來的書都會很無聊。但他強調「好玩」必須建立在專業上,若對專業沒有嚴格要求,只顧著好玩是絕對不行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