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辭典
畢馬龍效應
Pygmalion Effect
【激勵理論】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摘錄自: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2015/5/22
2014-12-23 00:00 作者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你期待員工是龍是鳳,他就不會老鼠打洞;讓員工自許為高手達人,他就不會變成呆子白癡;給員工既能生存又有發展,他就有可能攀上巔峰。
管理者對部屬的期待,會影響部屬的表現
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原本是心理學名詞,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羅聖索爾(Robert Rosenthal)與傑柯布森(Jacobson)兩人於1968年所作的研究而來。他們對學校裡一群6∼12歲的兒童做智商測驗,將他們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告訴老師們實驗組的孩子們智商比較高,老師因此設計較為艱難的課程給這些智商比較高的孩子,也花比較多的時間回答孩子們的問題,教學更為認真。
一年後這些孩子的智商分數果然都增加。事實上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孩子們只是隨機挑選,智商高低並沒有太大不同,但是由於老師期待學生會有比較好的課堂表現,因此影響了他們的教學態度與方法,學生經由這樣教學方法的刺激,智商也真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環。
畢馬龍效應也應用於工作職場上,1988年史德林·李維史東(J.Sterling Livingston)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發表了〈管理上的畢馬龍〉(Pygmalion in Management)一文,他認為管理者對部屬所期待的工作表現,會影響他們對待部屬的方式。
若管理者告訴部屬他們能勝任某些工作並可獲致成功,部屬通常能超越管理者的期待而且做得更好,這就是畢馬龍效應。李維史東接著又說,若管理者技巧不好,很可能會在部屬的工作生涯留下無法抹滅的傷痕,對自己的評價和觀感會降低;但若管理者能善用激勵的方法,部屬的自信會增加,潛在的能力也會被激發出來,生產力因而隨著提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