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

2014/1/18「逆境變順境的關鍵 小任務搏取大成功」

逆境變順境的關鍵 小任務搏取大成功

摘錄自:能力雜誌電子報                                2014/1/10
廖志德     

李安導演所執導的電影《少年Pi 的奇幻漂流》由馬泰爾(Yann Martal) 的暢銷小說翻拍而成。原著中有這麼一段話:「每當我陷入最悲慘的困境,面對著淒愴的未來,就會有許多小東西、許多細節搖身一變,以全新的角度呈現在我眼前。突然間那些東西不再微不足道,反而成了世上最重要的東西,可以救我一命的東西。」

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洋,有時候隻身一人陷於無助的危難中,呼救無援,令人心寒,宛如少年Pi 置身於隨印度洋流漂蕩的無岸孤舟,內心絕望狠狠地啃食心靈,面對看似無望的人生窘境。

該如何度過眼前這似無翻身機會的災難呢?

不要忽視小東西、小細節、小動作所產生的力道,找一件在你能力範圍內可及的事情來做,無需老闆的批准,就可以自己任命,無需別人伸出援手,就可以獨力完成,與其抱怨天、抱怨地、抱怨人,倒不如自己創造一項小專案、小任務。

少年Pi 就是這麼渡過難關的,在一條有紅毛猩猩、斑馬、鬣狗的救生艇上面,對了,不能忘記一隻名叫帕克的孟加拉虎,Pi 首先找到一張網扔到油布中間,形成一道不太具有效用的小屏障。經過3 3 夜未進一滴水一口飯,Pi 驚覺自己再不喝水就有渴死的危機,死亡的迫近促使他開始留意過去沒有看見的小細節,船尾三角型蓋子下藏著儲物櫃,裡面有飲用水及緊急用口糧,食物、水、休息為Pi 虛弱的身體帶來生機,但是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使他感到焦慮,船上有一隻老虎,他得設法拯救自己脆弱的性命。

小事情累積正能量 Pi化危機為轉機

面對巨大虎掌擊碎頭顱、無處可逃的威脅,有人會放棄,但是Pi 選擇不斷地戰鬥、戰鬥、再戰鬥,求生的渴望激活他的快速思考,Pi 用船槳和救生衣等小東西造了一個小筏子,只用一根繩子連結救生艇,接著躲在小筏子上逃離老虎隨時突來的攻擊。Pi 策劃6個擺脫帕克的逃生方案,但隨後一個一個失效,最後一個方案是和老虎比消耗戰,Pi 妄想自己有水有食物,只需慢慢等待老虎自然死亡,因而沾沾自喜,感覺安心許多,畢竟無論多強壯的生物在沒有補給品的大海,最後都會逐漸的衰弱、死亡。

不過,Pi 忘記老虎是會游泳的,隔天中午他恍然大悟,現在看起來像是保護自己的大海鴻溝,等到帕克極度飢渴的時候將成為一座橋梁,老虎會跳下救生艇順著海流游到小筏子旁邊,吃掉Pi,想通這一層道理之後,Pi 的理智開始軟弱、產生動搖,接著恐懼全面攻擊身體,心臟狂跳、膝蓋顫抖,幾近於精神崩潰。

遠望帕克吃食鬣狗、喝足雨水、令人敬畏的身影,Pi 終於認識到只有老虎吃飽喝足,他才有一線生機,Pi 決定供水給帕克喝、釣魚給帕克吃,以類似向朝廷進貢的方式來保全自己的性命。但這還不夠安全,Pi 緊接著展開馴虎的過程,先是確認自己擁有救生艇上一半的地盤,不會遭到無預警的攻擊,然後經由一次又一次的謹慎嘗試與探險,最終取得主人的地位。

這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由不斷的小嘗試所組成,每一次都在可以獨力完成的安全範圍內,每一個小動作、每一項小任務,就像一塊一塊的小積木,不假他人之手,逐步拼湊出Pi的未來願景。現在Pi 不但可以和帕克和平共處,有時老虎還是自己寂寞時的傾訴對象。Pi在困頓中找到振奮精神的方法,他用敲擊水桶自娛,舒服躺在油布上暈眩夢遊,Pi 在不幸的遭遇中,懂得欣賞夜晚時海洋生物美麗的光影浮動、風暴中的閃電雷擊,懂得讚美神。

「你已經到了地獄的底層,然而,你還是可以交叉雙手、展露笑容,覺得你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為什麼?因為在你的腳下,躺著一條小小的死魚。」少年Pi 在苦難中調整自己,在小事情上找樂子,在小細節上找機會,不斷尋找活下去的正能量。

在電影中,老虎是一種象徵,是時時逼迫人們的恐懼與絕望,生活中亦或是工作中,老虎皆無處不在,或許我們以為老虎是處處刁難的老闆,是遇事推拖不配合的工作夥伴,其實老虎就是如影隨行的內在恐懼,孤舟中的帕克是Pi,辦公室裡的自己是老虎,你是你自己最大的敵人。

馬泰爾利用小說中的隱喻告訴我們,安渡人生危難的方法無他:控制住自己的恐懼,馴服心中的老虎,永遠不要失去希望的小火苗。Pi 的叔叔瑪瑪吉是游泳健將,他在教Pi游泳時告誡Pi:「嗆幾口水倒死不了,慌了就完了。別憋著,記得先呼吸。瑪瑪吉說完這段話後就將Pi 丟進游泳池,此次船難Pi 能夠成為唯一的倖存者,善於游泳是一大優勢,但是最大的關鍵在於從小建立起來的正確人生觀,相信神,相信自己,保持希望,不要失去方寸。

過與不及的正向思考

除了不要慌張,還有一個要點也不能忘記,那就是不能過度的樂觀,正向思考很好,但是如果因此寄望奇蹟的出現、寄望他人伸出援手、寄望環境突然有所轉變,那可是最糟糕的一件事。不切實際的預期會產生一種錯覺,誤以為目前的狀況已經是谷底,只要朝著既定的方向持續努力則事情就會好轉,使得我們像鍋子裡的青蛙一樣,缺乏積極求生的作為。

Pi 從船難經驗中得到領悟,失事者最糟糕的錯誤就是懷抱太大的希望,做的事情卻很少,生存不應該依靠外來的幫助,而是從自己開始、從注意近在手邊的東西和需要立即去做的事情開始。」馬泰爾借用少年Pi 的故事,向世人傳達在危難中求生存的哲學。

可悲的是,人們很容易陷入《等待果陀》的輪迴,盲目相信自己精心謀劃的未來,卻拒絕面對殘酷的事實,迷惑於夢幻般的願景當中,以不切實際的清談及抱怨面對難熬的時間;以不可能產生實效的行動平添混亂,結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原地踏步,毫無進展,最後在絕望中自取滅亡。

錯誤的正向思考,會使人迴避「不願面對的真實」,因此錯估形勢,未能採取即時有效的應變措施。個人如此,企業亦是如此,諾基亞(Nokia)和宏碁(Acer)為什麼兵敗如山倒?

問題同樣都在於懷抱太大的錯誤希望,明明市場邏輯已經走向蘋果(Apple) 設計的路線,卻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經失去對消費者及市場趨勢的敏感度。

當蘋果於2007 年推出iPhone 的時候,諾基亞當家領導人以老大姿態嘲諷賈伯斯(Steve Jobs),不願意跟進蘋果的腳步。反觀三星(Samsung) 是能抄就抄、能偷就偷,他們以較小的資源模仿蘋果的簡約設計,抄襲功力到了消費者難以分辨的境界。三星還懂得借力使力,他們不開發自己的行動作業平台,而是以類蘋果設計的硬體結合Google Android 作業軟體,三星以小搏大的柔道策略,令人嘆為觀止,不但迅速超越諾基亞,更時時威脅蘋果的霸主地位。

當蘋果2010 年發表iPad 的時候,宏碁並沒有從美夢中覺醒,依然沉醉在小筆電Aspire的成功當中,對於賈伯斯稱呼小筆電是電子垃圾,當時的執行長蘭奇(Gianfranco Lanc)展現傲慢態度,不願彎下腰來傾聽市場聲音,進行策略性自我檢討。結果宏碁不但沒有改弦更張,反而出乎意料地加碼投資小筆電。對於筆電的執著如同一根繩索,把宏碁的策略自由度牢牢綁死,僵固而不能動彈的獲利模式,造成難以挽回的嚴重虧損,光是2013 年第3 季的淨損就高達131 億新台幣。

直至2012 年,宏碁面對大江東去的市場浪潮還是不死心,他們固守微軟及英特爾聯盟(Intel) 的陣地,把重兵壓在Ultrabook(超薄筆電)及Win 8上面,坐看蘋果的跟隨者三星從自己的眼前呼嘯而過。

大小是相對的概念,對於中小企業而言,三星為跟隨蘋果所投入的資源並不小,但是對於諾基亞這樣的市場大金剛而言,只不過是十之一,不及十分之二,還不至於使出全力應戰,光是2010年,諾基亞的研發費用估計高達58億歐元,是蘋果的4倍之多,可惜他們把龐大的資金浪擲在無關勝負的計畫上面。就算小猴子宏碁還有快速跟進蘋果的能耐,可是這2個難兄難弟卻選擇忽視大海嘯來臨前的小波瀾,驕傲的心態讓他們對於市場變化的小細節視若無睹,如果當年願意謙卑地面對市場轉變,早日因應市場調整並啟動測試水溫的小專案,或許歷史的演進方向就會完全改變,諾基亞及宏碁將以歡呼高歌取代今日的怨嘆悲曲。

微信跳脫框架 Line淪為下臣

啟用小專案或小任務,可以降低成本及風險、減少資源耗用的速度,且可在事實證明方法可行後再集中資源投入,小任務是大膽下賭注前的原型實驗,目的是找出哪些假設是錯的,哪些假設是對的。

組織推動小任務還有許多不同的好處,由於實驗的規模較小,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關注眼神、組織抗拒,以及害怕失敗所帶來的得失心。小任務通常由小團隊所組成,彼此溝通較無障礙,有助於加快創新的速度,進行不斷地修正與調整。此外,規模較小的初創任務,由於資金及資源之侷限,比較容易創造出車庫精神,迫使團隊成員跳脫傳統思維的框框,有助於激發出破壞性創新。

在台灣許多人使用LINE,在中國大陸LINE 則無用武之地,因為對岸的朋友習慣用QQ 或微信(WeChat),其實這2 個社群通訊軟體都是由同一家公司騰訊(Tencent) 所開發,前輩QQ 8 億個活躍用戶,不過其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徵信則是後進者,只花了433 天就突破1 億個使用者,成長速度比LINE 還快。

騰訊在2011 年推出微信,在微信誕生2年後的一場公開演說裡,騰訊創辦人馬化騰揭露了一個秘密:「微信概念出來的時候,有3個團隊都在做。」其中2 個是無線事業部的手機QQ 團隊和Q 信團隊,後來出線的是由張小龍領軍的微信團隊,回首2010 10 月,張小龍受到Kik Messenger 即時通訊軟體的啟發,寫信建議馬化騰開發類似的產品,馬化騰撥給他1 億人民幣的創業資金,並要求張小龍自己找人籌組團隊,因此,微信產品小組正式啟動時是只有67 人的小團隊。

相對的無線事業部擁有1 千人,研發能力強,技術累積深厚,開發行動網路軟體的經驗豐富,單從規模看來手機QQ 團隊和Q 信團隊並不具優勢,然而行動快速卻是小團隊出線的最佳優勢。如果其他團隊是轉彎遲緩的大油輪,微信團隊則是輕便矯健的快艇,產品需求滾動的速度相當快,微信技術總監周顥接受彭博商業周刊的採訪時表示:「第1 天有了好的想法,馬上考慮好來做;第2 天,可能張小龍會說:『今天我們的目標是把昨天的想法幹掉』,但如果這個想法沒有被否定,第3 天這個功能就會做出來;第4 天,測試一下,覺得不對,砍掉,如果體驗不錯,就會改進一下,然後上線。」

團隊小,無包袱,自由度高,速度快是微信團隊成功的要件,張小龍所處的廣州研發中心,獨立於深圳總部之外自成一體,擁有較大的自由空間。微信一開始在騰訊內部並不是戰略級專案,只是一項嘗試性的專案,沒有人能預料它的未來發展,高層的放手與保護,幫助微信躲開來自業務部的過度干擾。

投資1 億人民幣搞微信對於騰訊來說是一項小任務,畢竟騰訊是年營收超過4百億人民幣的大公司,這個數字對於宏碁並不算什麼,對於諾基亞而言更是九牛一毛,但是對於身為小人物的我們而言,1億人民幣的專案是超級大任務,隨著企業規模大小的不同,我們對於小任務的定義就不同。

摸著石子過河 小任務搏大成功

少年Pi 是極端的案例,很少人是完全孤立的,但就算是在小小的孤舟上還是能蒐羅到生存所需的資源,藉以驅動人們發現並完成小任務。少年Pi 在可能的範圍內進行各種求生策略:用桶子收集雨水、用太陽能蒸餾器製造飲用水、用不慎衝撞救生艇的飛魚當釣餌、用魚叉抓魚、加工魚肉為魚乾、用繩子栓住大海龜,只要風險小,不會耗盡資源,又有助於存活的小任務,少年Pi 就以行動來實踐,以儲備足夠的糧食。

在糧食及飲用水尚充足的日子,少年Pi謹慎地進行糧食控制與分配,同時小心翼翼地探尋各種可能出錯的狀況,再設法找到彌補的解決辦法,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死亡威脅,他不容許自己過度樂觀,偶爾遭受打擊深陷沮喪當中,但從未徹底絕望,一時的挫折過後,少年Pi 再度推動小任務,在無情磨難的夾縫中掙扎求生。

面臨殘酷的考驗,不要過度自我沉醉,以為自己的選擇不會錯,面對局勢發展的小轉折,要保持彈性發展的方向,容許小任務存在的空間,在試驗中摸著石頭過河。少年Pi 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不要害怕資源太少,有多少資源就先做多少事情,在邊做邊學中爭取額外的資源;不要害怕沒有人認同,先從自我認同開始!只要你堅持到底,終究可以感動旁人,只要你不被逆境擊倒,命運總有一天會站在你這邊。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41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