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犯的5種教養NG句型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1/14
2013-10-31親子天下雜誌 作者:蘇岱崙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seandreilinger/4369119256/ |
自己罵小孩的時候火冒三丈,看到原來大家都說一樣的話,不禁莞爾。日本教養雜誌《AERA with Kids》去年調查了三百位家有小學生的媽咪,結果有九六%的媽媽每天至少會講一次「快一點」...
「快一點!你到底要我講幾遍!」「巧虎教的你都沒有在聽!」「都幾點了,還不睡覺!」「讀書有打電腦這樣專心就好了。」這些話是不是聽起來超級熟悉?《親子天下》九月份在臉書粉絲團做了個小調查,問各位爸媽粉絲最常「唸」小孩的話語是什麼。三百多則家長留言中,不分孩子年齡大小,大約有兩百多則,第一名永遠都是「快一點」。「快一點」適用於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各種場合:快點起床、快點吃、快點去刷牙、快點寫功課、快點去洗澡、快點關電腦、快點上床睡覺……明明一天就只有二十四小時,為什麼孩子好像覺得他有一百小時,做任何事都拖拖拉拉,只有看電視打電腦不用催?
自己罵小孩的時候火冒三丈,看到原來大家都說一樣的話,不禁莞爾。日本教養雜誌《AERA with Kids》去年調查了三百位家有小學生的媽咪,結果有九六%的媽媽每天至少會講一次「快一點」,但是,若問媽媽是否覺得「其實不說快一點會比較好」,有高達九成的人表示同意,「快一點媽媽」內心很掙扎。
五種NG模式,多說無益。以下是五種大人常犯的NG教養句型。
1、不自覺的反射性用語
「不要拖拖拉拉!」、「閉嘴!」、「講幾次了還聽不懂?」帶有憤怒語氣的反射話語更是具有強大殺傷力,只會引起孩子反彈、畏縮或缺乏自信。
2、威脅
「再不關掉電腦,我就把螢幕丟掉!」口頭威脅或許能帶來短暫、立即效果,但是孩子會不斷偵測大人的底限,和測試這項「威脅」發生的可能性。所以除非大人到最後能真的成功變身成媽咪酷斯拉,把螢幕吞了,一旦孩子發現爸媽其實不會真的丟掉,這種威脅是沒有用的。
3、空泛的讚美
「你真聰明!」、「你好棒!」當聽到「空泛的讚美」和「建設性的批評」時,剛開始聽者會傾向接受、喜歡讚美的訊息,但久了就發現,有建設性的批評才是最有幫助的。
4、主觀評價
「這題教那麼多次還不會,你腦袋裝什麼?」、「你從來都不會主動練琴,每次都要大人催!」當我們責備或批評孩子時,經常不自覺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如「從不」、「總是」造成錯誤的自我形塑,或是讓孩子內心形成「內在判官」,從內在想法、行為舉止到外表都十分在意大人的看法。
5、條件交換
「只要通過英語檢定,爸爸就買新的遊戲軟體給你。」、「若每科都考一百分,媽媽就給你一百元。」《這樣讚美與責備,孩子知道你愛他》作者明橋大二提醒,用金錢和物質來鼓勵孩子,可能造成他為了得到某樣東西,才會去做,若缺乏物質獎賞,就不會做。但我們希望培養出的孩子是,為自己努力而得到的成果感到開心,所以運用時必須格外謹慎。
「談話」,是當代父母最重要的教養工具。體察話語中的陷阱,反思言談傳遞的潛意識或價值引導,是每個父母都應操練的「教養第一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