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不在家》不怕「犯賤」的小子,成為金馬大贏家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3/12/12
2013-12
Cheers雜誌159期
作者:盧智芳、陳怡伶
「無論長短,我只想虔誠拍好每一部電影。」--陳哲藝
在標記著半世紀里程碑的金馬50盛會中,誰是這歷史時刻的最大贏家?沒有人想到,竟然是今年才29歲、來自新加坡的陳哲藝。
他以首部長片作品《爸媽不在家》一口氣拿下最佳劇情片、最佳新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配角4項大獎,擊敗蔡明亮、王家衛這些完全是大師級的前輩。
這個因為在頒獎台上大喜過望,而讓不少台灣觀眾看來顯得有些失態的「小子導演」,在他的團隊眼中,卻是個不折不扣的「魔鬼boss」,榮耀,得來並非僥倖。
陳哲藝對電影的記憶,從4歲第一次進戲院看的《末代皇帝》開始。不過,小時候,他其實更熱中於舞台劇演出,一直到讀書時念英國文學,發現自己討厭的莎士比亞,竟是劇場工作者的必修圭臬後,才跑去念電影。
大三時拍攝第一部短片《G-23》,陳哲藝的老師、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講師馮惠玲當時已對他印象深刻:「他有很強的信念要當上導演,要拍自己的故事;而且,他不只是想跟說而已,他真的做下去。」
果然,初試啼聲即嶄露頭角,2006年,陳哲藝與他的《G-23》參加了坎城影展「世界電影展映」(Tous les cinemas du monde)。3年後,他的另一支短片《阿嬤》在坎城影展的短片競賽中,奪下特別表揚獎。
電影路:不掉頭,不保留
即使在國際上大放異彩,陳哲藝回到家,仍然要面對新加坡相對貧瘠的電影土壤。1960年代前,新加坡曾是亞洲重要的電影製作中心,但隨著這個角色轉移到香港,1970年代後開始沒落,20年間幾乎完全沉寂。
即使1990年代後,新加坡政府有所意識,開始舉辦電影節、成立新加坡電影委員會等透過政策復興,當地也有導演邱金海、梁智強等人崛起,但目前每年仍只有15~20部的產量。
在金融、法律才是主流生涯選項的新加坡,拍電影、搞藝術不但要面臨實質上的收入不穩定,心理上也不受肯定,更得反覆面對「這一行能帶來多少產值?」的質疑。陳哲藝就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忍不住自嘲:「拍電影的人都是犯賤。」
自嘲歸自嘲,他並沒有掉頭。除了跑到英國倫敦繼續攻讀電影,接下來,他把所有積蓄都投入短片拍攝,不斷挑戰自己的「犯賤」極限。
2011年的農曆除夕夜,陳哲藝永遠難忘。他當時已經結婚,在家中該發出壓歲錢了,但拿出120元新幣(約新台幣2,800元)後,發現戶頭中只剩下一塊兩毛半。那是他長大成人後,哭得最兇的一次,第一次自我懷疑:「我是不是該去找份朝九晚五的公務員工作?」
鏡頭前:夠挑剔,夠要求
《爸媽不在家》是陳哲藝拍攝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說他是「魔鬼boss」,因為對片中許多細節,陳哲藝都極其挑剔和要求,這一面,他可一點都不像只有29歲。
寫劇本花了2年,為了找小演員演主角,又花了10個月,跑遍21所小學,面試了8,000個孩子,最後挑中2,000人試鏡。飾演主角父親的陳天文,有一場戲整整拍了18次,陳哲藝當場發飆,決定收工不拍。最後還是因為對畫面不滿意,沒有剪進最後版本中。
陳哲藝說,劇中主角「家樂」確實有和他相似之處,尤其在「固執」、「忠直」、「愛恨分明」以及「忠於女傭」這幾個面向上。家樂的父親在金融危機時被裁員,他的父親也在當時失業。片中的菲傭Terry,則映照著在陳哲藝家中幫傭、陪伴他成長的特莉希塔(Teresita D. Sajonia)。
16年前,當特莉希塔返回菲律賓伊洛伊洛(ILO ILO,此地名亦為本片英文片名),時年12歲的陳哲藝曾因不捨,在機場傷心落淚。
今年7月,他與弟弟陳哲祺特地赴菲探望,卻更加難過地發現,昔日的心靈依靠已潦落地住在破敗小屋中,呈現半盲狀態。
在種族矛盾、經濟掛帥、全面國際化的衝擊下,家庭的意義是什麼?這是陳哲藝在親情之外,企圖探索的另一個新加坡社會課題。
不認識陳哲藝的人說他「一鳴驚人」,事實上這是他「十年磨一劍」的成果。而電影的力量跨越文化、地域、時空,又再次得到驗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