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2013/11/9 「104 獵才派遣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 跨世代分工 用放大鏡看優點」

104 獵才派遣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 跨世代分工 用放大鏡看優點

摘錄自:能力雜誌電子報                                2013/11/6
口述/晉麗明 整理撰文/周怡伶   

現今中高階級的經理人與78 年級的新鮮人成長背景、經濟環境不同,其個性特質必然有所不同,領導新世代部屬時必須擁有彼此之間差異的認知,再以溝通、尊重為基礎,調整彼此腳步、因應個別特質調整管理方針,並給予最大的發揮空間,進而從共體時艱到共創價值。

【認知】

因為工作需求,我經常接觸大學生與新鮮人,也經常與中高階主管階層對談,屬於職場新鮮人的78 年級生,其工作價值觀及態度讓主管感到頭痛的例子,已經不是個案,他們甚至因此被套上「草莓族」、「果凍族」、「水蜜桃族」等稱號,然而實際上,我並不認為不同世代之間有何高低、優劣之分,他們缺乏的只是對於彼此差異的認知。

差一輪 成功定義大不同

屬於56 年級生的管理階級,其成功來自於社會的定義,也就是來自於職位高低、公司規模及薪水多寡等面向,且傳統社會的認知中,職場只分為兩種人,亦即藍領或白領,往往坐辦公室打領帶的白領階級在傳統價值觀內才被定義為「成功」的族群。然而,隨著時代、觀念的改變,對78 年級生來說,成功的定義不再由社會定義,而來自於自己;成功亦不再僅限於白領階級,無論各行各業,只要擁有專業皆能備受尊敬,例如麵包師傅、運動健將可以是台灣之光,專業工匠、廚師也可能年收入超過百萬。對於新世代來說,成功,的確具有多種可能。

在如此不同的定義之下,志趣、薪水相較於企業願景、職位高低與工作穩定顯然對於新世代而言更重要。根據2013 10 月勞委會全國就業e 網所公布「8 年級工作觀大調查」,現今年輕族群求職時最在意條件占比最高的是「薪資及福利」,為51.58%,其次才是「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33.06 )」以及「工作穩定性(28.18 )」,此明顯與現今多半為主管的56 年級生將「工作前景」擺在第一的想法不同。無怪乎多數主管長嘆,只差一輪怎麼差這麼多?因為過往的職場價值已不再相同。

新世代不急著長大

在不同成功定義與社會背景的框架下,管理階層還抱持著傳統「三十而立」的觀念,經常把工作當作樂趣,認為工時長表示認真肯拚,並從中獲得成就感;然而,對於新世代而言,由於過去十多年來的成長過程,正值台灣經濟由強轉弱的時期,意識到工作不好找的他們雖然肯拼,但亦認為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更希望生活與工作之間能夠平衡發展。甚至,他們並不急著長大。

此外,新世代與管理階層的思維模式也不同。屬於56 級的管理階層往往是透過理性思維思考,在下決定之前通常會將目的想清楚,優點是較有遠見,但同時卻也容易將自己侷限在框架內,無法創新;而新世代則是透過感性思維看待事物,做事情不需要特別的理由,總是做了再說,敢闖、有創意、有膽量,這樣的作為可謂為勇敢,卻也讓人擔心其是否能為自己的作為負責。

【溝通+尊重】

既然世代之間的價值觀念差異如此,若是直接將56 級生主管的想法直接套用在新世代部屬身上,將只會造成彼此之間的鴻溝擴大,也難怪主管會抱怨新世代難管理!兩代之間雖有差異,但新世代依舊可以從56 年級生身上學習其對於專業培養的態度,而新世代對於資訊產品的掌握度以及創新能力亦是56 年級生所缺乏的。我必須強調的一點是,中高階級主管與新世代之間的差異並無所謂好壞之分,彼此必須尊重差異、調整步調,並學習欣賞雙方各自的優點、從溝通中汲取彼此缺乏的特質。

分工時代 用放大鏡看優點

中高階級主管的責任在於,如何帶領各個想法及背景不同的部屬,共同朝著同樣的目標方向前進?韓非子所謂「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賢明的君主能夠激發臣子的智慧,發揮組織的最大力量,而在分工時代的社會更是需要如此,況且主管不可能是永遠的1 百分,必然有盲點之處,也需要由部屬給予想法衝擊。

中國大陸快速崛起的小米科技,其員工組成的平均年齡不到30 歲,他們沒有所謂的管理階層,也沒有所謂的KPI,而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亦曾如此強調,他們只信奉「一定要做出讓用戶尖叫的產品」。我並不是說企業必須拋棄管理階層的觀念,因為這雖是小米成功的關鍵,卻不一定適合所有企業。我強調的是,隨著新世代的來臨,我們必須切合新世代的觀念做調整,新世代部屬的想法正恰恰給予主管更多的想法衝擊,而主管必須學會運用新世代的長才。

我認為新舊兩代之間相互尊重是一大關鍵,主管必須從溝通方式、日常管理中做起,除了於價值觀上做調合之外,也要熟悉其態度與文化,才能夠贏得新世代部屬的認同。再加上新世代年輕人想法多元,不適合統一用一套方式套用,了解其特質並為不同個體量身訂做管理模式,才是較為適合的方式,而主管亦可

透過員工座談等方式了解其需求,加以調整管理方法。

空間帶來創意驚喜

104 人力銀行為例,有次人事講座的承辦人為7 年級生,此位新世代部屬決定以圓桌會議的方式舉行此次的活動,56 年級主管卻認為傳統的長桌擺放模式,才能顯現出講座的專業度。然而,活動最後反應熱烈、相當成功,原因在於擺圓桌的方式更顯親和力,且圓桌會議可彼此面對面,再加上此位承辦人開創性地在每一桌安排一位主管當桌長,使得此場講座的參與人員互動密切,不同於以往。

然而,要如何肯定新世代?「創意」是新世代部屬的強項,但創意被付諸實現之前需要不斷的嘗試,因此,新世代的想法被實踐之餘,主管僅需做好把關的工作,並給予新世代「犯錯的機會」,使之擁有空間盡情發揮創意,而其所得到的結果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調整】

一畢業就得面臨就學貸款、22K 低薪、高失業率等問題,新世代年輕人進入職場並不比以前輕鬆,台灣薪資16 年負成長再加上房價居高不下,高等教育泛濫導致文憑貶值,使得8 年級生的求職路途顛簸、對於未來感到高度不安,也導致對於「薪資及福利」比「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更重視的職涯態度,讓新世代對於企業忠誠度降低、職場穩定性不佳,但他們卻又是台灣社會的接棒者,如何善用並留用他們是管理經理人的一大課題。

共創價值取代共體時艱

尤其,對於企業體來說,員工的忠誠度和穩定性管理有其必要,員工流動率高的企業想必無法發揮高效率,但很明顯地「共體時艱」的說法已無法留住新世代人才,「共創價值」才是基業長青之道。我相信企業都是以永續經營為目標,因此孕育新世代人才、培養下一代的接棒人手,是企業的責任也是挑戰。

就我的觀察,有些新世代年輕人的工作態度認知與職場實際狀況不一,是他們對於企業忠誠度降低、職場穩定性不佳的主因。有些應屆畢業生,甚至是工作23 年的新世代員工,在3 年內換了8 份工作,這一般會被企業認為穩定性不佳,但新世代卻認為他們不是穩定性不好,他們只是在「try」而已!

雖然現今世代的觀念多元,對於員工來說,跳槽或是穩定性不高,不一定是劣勢,有時候反而創造更多可能性。但這對於管理階級來說,肯定造成相當大程度的困擾,因此企業必須思考如何讓組織在人員異動的情況下,依舊維持工作品質。

企業除了可以善用派遣、外包等制度之外,更應該要考慮如何善加管理新世代年輕人,比如說企業可以多多開放實習制度,讓新世代在未進入職場前便認識到何謂「工作」。

舉例來說,104 人力銀行在暑假期間皆開放大三生實習,雖然短短兩個月的期間無法學到實質的工作內涵,但最起碼我們開放這樣的機會,讓新世代年輕人了解職場的實際工作型態,進一步激發新世代去思考什麼樣的工作型態才是他們所喜歡的。

新世代自己也必須有所自覺,應當積極培養專業能力,並在職場中透過績效驗證自己的專業度,進而才有發言權、跳槽的可能。

世代接棒 管理方針因時制宜

對於企業如何妥善管理新世代,我建議企業應要有組織的長遠規劃,我相信所有的企業都希望能夠永續經營,而這必然得透過世代一棒一棒地傳承下去,因此,了解世代之間的差異並且隨之因應調整管理方針,是企業必須思考的一點。企業取之於社會,更應用之於社會,企業永續發展奠基於良好的社會環境以及完善的教育,而這必須透過勞資雙方互相扶持。企業必須有長遠的眼光、以及如同水一般具有柔軟可調整的姿態,在新世代一步步踏入職場的同時,因時制宜、與時俱進,才能使得勞資雙方共存共榮、永續發展。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311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