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2014/1/19 「秘密之劍」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   

秘密之劍

摘錄自:大都會文化‧時事歷史報 電子報 -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2014/1/15

★★秘密之劍★★

對領袖崇拜、個人獨裁有著濃厚興趣的蔣介石,身邊有一批德國軍事顧問。

◆交往由來已久◆

19335月,蔣介石發動了對中共蘇區的第五次「圍剿」,在他身邊,有一位來自德國的軍事顧問——馮•塞克特。頗耐人尋味的是,紅軍的顧問李德,也是德國人。

兩個德國顧問各為其主,不遺餘力地對抗,為使命而戰,為信仰而戰。

中國與德國多方面的接觸,可以追溯到近代。明清三大外國傳教士之一的湯若望,就是德國人,他死後就葬在中國。甲午中日一戰,同「高升」號運兵船一道沉入水中的,就有德國退役軍官漢納根上尉。現代社會,「浮士德」、「少年維特」,幾乎為每一個當時的新潮青年耳熟能詳,「馬丁爐」、「陰丹士林」這些高技術含量的設備與產品,也頻頻出現在中國的廣告中。當然,要說對中國最有影響的,莫過於馬克思與恩格斯,兩位德國學者的思想。

中德之間具有真正意義的交往,始於洋務運動之後。對中國而言,富國強兵,乃是首要;對德國來說,加強世界市場的貿易份額與影響,不容小視,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懸掛著龍旗的北洋水師主力戰艦「定遠」、「靖遠」、「來遠」號,都出自德國;旅順、大連、威海衛等海防要塞的設計、大炮的生產和安裝,無不是德國承包,至於教官更以德國軍官占絕對優勢。

◆兩國的蜜月期◆

一次大戰後,戰敗的德國臥薪嘗膽,而中國也取得了形式上的統一。中國需要革新軍備,德國需要戰略資源和產品輸出,歷史又把兩國拉近,成就了二三十年代中德兩國的「蜜月」。蔣介石既醉心於德國的軍事化、工業化,又對領袖崇拜、個人獨裁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希望從德國輸入軍隊的管理方法、先進的戰略戰術和戰鬥技能的同時,也將鋼鐵般的「德意志精神」灌輸到他麾下的心中,從而建立一支內外兼修的強大軍隊。

德國軍事顧問,就這樣應運登上了中國政治舞臺。1929年至1939年間,共有135位德國顧問在華任職。他們積極參與了中國的「安內」與「攘外」。幫助國民政府訓練軍隊、採購軍火、出謀劃策。「蔣桂大戰」、「中原大戰」、五次「圍剿」紅軍都有他們的身影。蔣介石創辦的廬山陸軍軍官訓練團,教官幾乎是清一色的德國人。他們給國民黨軍隊,確實帶來了許多新的理念,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這對後來的抗戰,有著巨大的影響。

馬克斯•鮑爾、赫爾曼•克里拜爾、喬治•魏采爾、漢斯•馮•塞克特、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這些璀璨的將星、德軍的精華,從本國銷聲匿跡後來到中國。他們以日爾曼人特有的方式,在國民政府的軍事領域中留下了精彩的一筆。

◆拔刀相助◆

馬克斯•鮑爾是蔣介石聘請的第一位德國顧問,1927年,他來到中國,主張將軍政大權集中於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大刀闊斧剷除一切離心力量。此外他對軍隊的裁減、重建、整訓及經濟的發展等諸多方面都提出了有價值的看法,深得蔣的讚許。19285月,他突然病逝在上海。鮑爾來華時間不長,但他組建了顧問團,他為蔣介石創立的工作模式和規劃的工作方向,為未來十年的中德合作奠定了基礎。

鮑爾推薦的繼任者是赫爾曼•克里拜爾。但他與蔣介石在戰略思想上分歧頗多,蔣認為內戰中軍事和政治並重,實力和陰謀並重。克里拜爾則對蔣「炮彈」、「銀彈」甚至「肉彈」齊上的卑劣手法嗤之以鼻,認為勝之不武。

雖然他在軍事指揮上兢兢業業,在中原大戰中親赴前線籌畫佈防,協助蔣擬訂作戰計畫,但在19305月還是去職走人。 喬治•魏采爾接任第三任總顧問。這位一戰名將在作戰方面對蔣幫助最大,中原大戰、「圍剿」紅軍,他都出力頗多;特別是「一•二八」抗戰,他親手訓練的第8788師打得威風八面,讓日本人直呼,這簡直是在與德軍作戰。魏采爾在整軍建軍方面也有所建樹,先後協助創立了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和通信兵學校,培養了大批人才,為特種兵的建設和陸軍合成化奠定了基礎。儘管魏采爾為蔣幫了不少忙,但他對國民黨軍批評太多,最終與蔣交惡而離職。

接替魏采爾的是蔣最喜歡、最欽佩、在華待遇最高的、來華地位最高的德國顧問——前德國國防軍總司令漢斯•馮•塞克特。

塞克特「貨真價實」而並非浪得虛名,他把德國軍國主義的建軍方針和思想帶到了中國,明確提出所謂中國建軍的「三項中心思想」:一、軍隊為統治權之基礎。二、軍隊之威力,在於素質之優良。三、軍隊之作戰潛能,基於軍官團教育之培養。他讓蔣認識到軍事強權在國家政治中的巨大作用,這使崇尚鐵腕和獨裁的蔣茅塞頓開,如獲至寶。

無奈繁重的事務使他精力不支,臥病在榻。1935年,蔣只能依依不捨地送別他回德休養。

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是塞克特的得力助手,對抗日的貢獻尤多,他協助蔣介石擬訂了抗日的戰略總藍圖。這位職業軍人對中國的軍事訓練、改革及部隊裝備、海空軍、防空設施等方面是盡心盡責。1935 7 月,他擬就的「關於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書」,對兩年後爆發的抗戰的大致走向,有相當準確的判斷,並起了相當大的指導作用。

抗戰爆發後,德國顧問的身影,始終出現在華北、淞滬、徐州等最前線。德式樣板師、德式裝備在抗戰初期,對支撐大局功不可沒。德製鋼盔,在抵禦了日軍槍炮子彈的同時,也增強了國民黨軍的自信。

二戰全面爆發後,德國自顧不暇,加之日德之間的特殊關係,希特勒於1938617日抗戰近一周年之時,召回了在華的德國軍事顧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