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2015/7/19 「黃士鈞 心理諮商名師 寧做自己不做罐頭」

黃士鈞 心理諮商名師 寧做自己不做罐頭
 
摘錄自: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2015/7/15
撰文◎劉楚慧

許多人在人生道路上都曾經迷惘,心中懷疑「這是我要的嗎?好像不是耶!可是我能改變什麼呢?難道該放棄嗎?但是……」從事諮商輔導16年的黃士鈞,自己也親身走過這樣的歷程,大三那年,毅然從電機系轉到諮商輔導。

第一次萌生轉向念頭是在高二,念的是自然組,卻喜歡人文課程,但身邊沒人贊同。黃士鈞說,「最可怕的是,功課好的人,會被推到大家認為好的地方,反而失去選擇的機會。」他順利考上清大電機系,朝向大家認為有前景的行業前進。

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 20150719 - 1


再怎麼努力也念不好電機

然而在電機系念了2年,他發現自己再怎麼努力也念不好,即便課前預習、認真聽課、回家勤做習題,依然搞不懂這些數學公式背後的意義。就在學習電機飽受挫折之際,他發現自己對心理學產生濃厚興趣。

大二那年的某天,他彷彿行屍走肉般上完必修的通識課,當走到二樓轉角的那間教室時,他的人生也跟著轉彎了。當時宋文里老師正上著心理學,台下座無虛席,黃士鈞聽到內心響起一種聲音「對,就是這個!我想成為一個讓學生超愛聽課的心理學老師!」

大四畢業前,系上到工研院進行參訪,在那次行程中,看到分隔成一格一格獨立的辦公區域,他無法想像自己未來就在這樣的環境工作,驚覺這不是他要的,也不是他想做一輩子的地方。當時他已開始上心理學的課、並參加諮商訓練,他發現在心理學的世界中,自己可以學得很好。


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 20150719 - 2

挫折,不一定是拿來克服的

「有時挫折不一定是拿來『克服』的,而是告訴你『這不屬於你』!」黃士鈞說,就像他在電機系再怎麼努力也讀不懂,可是在心理學領域卻如魚得水。看到電機人未來的工作環境,他完全無法想像;可是從前輩做諮商的紀錄影片,他卻能看到自己未來的樣貌。

當你一而再、再而三嘗試都無法克服挫折,或許就該思考是否該轉彎了。但這個轉彎絕不是猛然急轉彎,而是循序漸進,像開車一樣,從打方向燈、轉動方向盤、切車道、最後再轉彎的過程。黃士鈞指出,在這當中,自己去經歷、並且抱持「相信我正經驗的(trust my experiencing)」之信念非常重要,透過一步一步的體驗,來確定這就是你要的東西。

3種角度檢視你自己

談到生涯轉換,黃士鈞指出,可從「能力」、「價值觀」、「興趣」等3種角度剖析自己,檢視人生是否該轉彎。

他以自己為例,真正努力過卻還是念不好電磁學、量子力學,在「能力」上不支持自己繼續念電機。在工研院看到電機人各自獨立的工作空間,這不是他想要的,自己喜歡與人互動的工作,這是一種「價值觀」。而做諮商輔導時自己有喜悅、有觸動、有意義感,這是心中的「渴望」。

但周遭的環境會讓人膽怯改變,「符合社會期待做一個『罐頭』,是最安全的選項,而做自己,則需要勇氣與行動。」黃士鈞回想,「當年我用盡所有力氣,為自己打了那場光榮戰役,」即便做了換跑道的決定,周邊仍有反對聲音,但他顧不得所有人的意見,因為前方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去做。

即使選對道路,也未必一帆風順

黃士鈞回憶,轉彎後心情不需要調適,但能力上卻需要,畢竟自己是半路出家,尤其到美國馬里蘭大學這樣頂尖的學校讀生涯諮商,一開始是很慌亂的。但他拚命學習,「第一次完成用英文講課、用英文諮商,這種觸動是會讓人握拳的!」

但更大的挫折是回到清大母校擔任心理諮商師,其他老師都已有10年經驗,自己有太多不會的事,只能不斷翻書。當時他頭痛、胃痛甚至想吐,腦中曾閃過「要不要就這麼算了?」尤其看到園區工作的同學年收入3400萬元,而自己存款卻只有6,000元。「但我心底知道不會回去了,」黃士鈞說,因為做諮商輔導時心中「有喜悅」,他知道這種挫折感是有辦法克服的。

隔年他到彰師大攻讀諮商輔導博士,29歲開始上台授課,才發現自己空有知識,卻不知如何講課。2小時的課程準備很久,結果上台只講了15分鐘就結束,只能尷尬地請學生先休息。

黃士鈞說,即便人生方向選對了,一路上還是會有許多挑戰,不見得就此一帆風順,這是必須要有的認知。

二度轉向  捨棄教職開發心理卡片

從事諮商輔導這麼多年,他常聽到的苦惱是「我很想去做______,可是______」,例如「我很想去畫畫,可是薪水不穩定」。他會告訴有這樣疑惑的人,轉向絕不是突然為之,必須花時間去準備,等待資源齊備後再付諸實行。在一邊準備的過程中,一邊要確認自己是否真能辦到、是否真能樂在其中。

他回想起自己離開教職前,當時助理教授做了5年,感覺自由度逐漸消逝,創意無法發揮,心中有很多想法沒辦法實踐。因此在離開前的最後2年,他開始為轉向預做準備。那時他接很多課,更重要的是每天詳細記帳,因為已經有家有小孩,經濟是重要考量,直到確定即使不做教職也有穩定經濟來源,他才離開學校放手一搏,創立「健康卡片發明家公司」,開發健康卡片心理諮商媒材(包括生涯價值澄清卡、職業憧憬卡、愛情卡等),並且帶領諮商訓練工作坊,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人生方向不是「想」出來的, 而是需要實際探索測試

也有很多人抱怨「我不喜歡這個,但不知道要做什麼?」對於現實生活不滿卻又苦無方向。黃士鈞建議可藉由「探索」找出可能性、再經由「測試」實際體驗,讓前方的迷霧慢慢散去,道路逐漸清晰。

他常告訴學生,與其一直怨嘆,不如把這些時間拿來改變。例如他從電機轉到心理就走過2年探索期,那2年他不斷去聽演講,從政治、電影到心理學,任何主題都聽,直到在學校諮商中心當義工,才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他會很務實地問老師諮商費用多少?一天大概能賺多少錢?算算每個月有2萬多元收入,當時足夠維持生活,才開始申請美國的學校。

「不是憑空想像,而是要真的去做。」他提供一個方法,週休二日按照上午、下午、晚上分成6等分,把自己想做的事情放進去,試著將A1A6填滿,透過小地方一點一滴去灌溉,探索自己、測試自己,最後就能開出自己心中那朵美麗的花。

在「做罐頭」與「做自己」之間

去年底,黃士鈞寫了一本書《做罐頭,還是做自己?》到底要打安全牌,照著社會期望去做,成為一個罐頭?還是聆聽內心的聲音,選擇做自己?很多人都會陷入這樣的兩難交戰,但他認為或許可換個方式改問自己「我要做多少比例的自己?做多少比例的罐頭?」這樣就能跳脫「非此即彼」的困境。

就像他返台後,先在各校遊走擔任行動諮商師,而不是做全職諮商人員;取得博士學位當助理教授後,選擇休閒保健系,而非諮商輔導系、社工系,這些抉擇都是同時有著「做罐頭」與「做自己」兩種成分。

面對人生轉彎的抉擇,黃士鈞認為,只要聆聽內心聲音,相信你所經驗的,並且透過生活一點點的改變,一步步累積驗證,找到心中的喜悅、觸動,就算選擇大家不認同的方向,也沒有那麼可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