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專欄】楊志良:縣市長施政民調該改了吧!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3/24
2015/03/23
作者: 楊志良 .
photo credit: flickr@Luke Ma, CC BY 2.0 |
九合一選舉後,新的縣市長上任,新人新政,但也開始接受選民的考驗。各大報章雜誌與媒體,一年一度的縣市長滿意度調查,必然包括縣市長本身在內,因而受到各界高度的關注。然而至目前為止,歷年各媒體所做的縣市長施政調查,實在乏善可陳,且因為調查辦法偏頗,反而常誤導縣市長的施政方針及策略,非常不利於國家的發展。
目前的施政調查方法,最常用的就是電話民調,且不論電話調查在抽樣上的缺失,只問民眾滿意不滿意。所謂「滿意」,可說只是一種浮面的感覺,結果就是參加婚喪喜慶多、舉債撒錢多、煙火放的多、蚊子館蓋的多、官商勾結的開發案多,讓民眾「有感」的縣市長,民調滿意度就高。而民眾真正切身相關的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終,全被拋在九霄雲外。
舉一例,在大埔案之前,藍營民調最高的縣市長是苗栗縣的劉政鴻。他把縣庫掏空,舉債也到上限,新任縣長接任,才發現縣庫早已一空,連縣府員工的年終獎金都幾乎發不出來。不但縣市如此,中央政府也不多讓,目前中央政府舉債已達上限(2014年不得不來個財政穩定方案,緊急加了600億稅收,度過難關),下任總統開門七件事還有得頭痛的。報章雜誌媒體誤國誤民,這又是一例。
因此媒體的施政滿意度評量也該改一改了,客觀指標應嚴肅納入考慮,且這些指標也不難獲得,各雜誌媒體不用,也是太懶、太混了吧!
首先是縣市的財政,是更多舉債、債留子孫及下一任,還是逐年改善?再者是幼兒可上公立托兒所、幼兒園的比率;失能老人獲得長期照顧的比率;自殺率(負向指標),特別是老人自殺率;學童享有營養午餐的比率;中、小學雇用代課老師、鐘點老師的比率(負);無殼年輕人能購屋的比率;青年人失業率(負);無健保卡人數比率(負);虐兒棄兒件數(負);違章建築新增數(負),違建拆除數;盜竊案件數(負);意外死亡人數(負);交通意外傷亡數(負);家暴案件數(負);中小企業增加的家數及就業人口的變動。
這些指標可與前年度比較,也可與上一任縣市長的績效比較。若依此對縣市長施政做評比,必然能導引縣市長施政朝向良性發展。首要便是增闢財源,合理分配預算,將有限資源用在刀口上,以民眾基本需要施政,如此必然為國家之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