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2013/11/23 「你非懂不可的職場生存之道!2個真實案例,完整公開」

你非懂不可的職場生存之道!2個真實案例,完整公開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3/11/22
2013-11
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許


Cheers雜誌電子報 - 20131123


如何維繫跟上司、客戶、廠商、同事之間的關係、請假或轉職的職場EQ、開會或出差時不可忽略的眉角、商業禮儀的要點、以及新鮮人不可不知的職場生存撇步,以淺白易懂的方式,讓你知道職場上最需要在乎的事!

很明顯地,學歷光環會在踏入職場三至五年後漸漸消失,而那些成功的經理人,往往都是最能夠掌握職場倫理與工作態度的人才。

但是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好的工作態度是一個很抽象的名詞,因為每個人對工作態度的定義不太一樣,甚至包括不同國籍公司、不同的企業主,對好的工作態度的定義也不一樣。

職場倫理亦如是,每家公司都有自己所定義或強調的企業文化與職場倫理。一個新鮮人進入職場要能夠發光發熱,一定要能夠掌握符合公司定義的職場倫理以及公司所期望的工作態度,這兩大基石缺一不可。

工作態度的正確觀念

在企業眼中,人才的「工作態度」和「專業能力」到底何者比較重要?這類問題總是不斷拿出來被討論,可以確定的是:兩者缺一不可。

正確的工作態度指的是符合公司的文化和企業價值觀,而不同的公司有不同領導人、主管、團隊,塑造出不同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新人剛進入公司,務必要仔細觀察周遭,了解所屬企業的文化,讓自己適應新環境。

舉例來說,公司現在有一個主管級的職缺,出現內部升遷的機會,而總經理手上有兩位潛力候選人A BA 是位專業能力八○分,工作態度也是八○分的員工;B 則是擁有一○○分的專業能力,但只有六○分的工作態度。

究竟總經理會選擇讓哪一位員工升遷呢?答案可能會讓你感到有點訝異,企業主一般會選擇工作態度較好的那一方。企業主在採用新人或晉升員工的時候,最害怕用到工作價值觀和公司格格不入、態度偏差的員工。

顯而易見地,企業非常重視員工的工作態度,以及價值觀是否與企業一致。新鮮人可能會接著問:「『態度』兩個字好抽象,究竟怎樣的特質和行為,才算是正確的工作態度呢?」這個問題,在每一間公司裡可能會有不同答案。

例如:願意配合加班就一定等於工作態度良好嗎?那可不一定。

有些公司認為員工加班到很晚,讓辦公室的燈一直亮著,會增加電費,造成公司額外成本;有些公司不鼓勵加班,因為若要支付加班費給員工,會提高公司成本;有些公司則認為加班代表工作效率低落或時間管理能力不佳,不能在上班時間內將任務完成等。

由此可見,並非每一間公司都視加班為一種美德。新人剛進公司時,最重要的是多觀察、多學習,了解企業文化和價值觀。

對公司期望的工作態度、企業文化與價值觀有一定了解之後,便進入磨合的階段,如果剛開始不能適應,便需要進一步調整自己的心態,學習適應環境,並融入公司的文化當中。然而,許多新鮮人往往連第一步「觀察與了解企業文化」都辦不到,最終自然會被職場淘汰。

對於企業文化與價值觀能夠接受它、相信它、認同它,甚至愛上它,自然能樂在工作,每天充滿熱情、幹勁地與公司全體同仁一起努力、奮鬥,讓公司成為安身立命的第二個家。

請問到底該不該加班?

案例──

很多人心中都有這樣的疑問:「工作做完了,下班時間也到了,是不是可以準時下班呢?」

Jessica 說:「既然工作責任完成了,下班時間也到了,當然可以準時下班。如果該做的業績也到了,那更可以放心準時回家。」

Molly 說:「雖然工作做完了,我還是會假裝繼續忙碌一下,稍微拖個30 分鐘,對於其他還在加班的同事比較不會不好意思。」

Andy 說:「如果主管已經下班,我就會跟著離開辦公室;如果主管還沒走,我就再多待一下。」

Joe 說:「我會主動詢問主管,有沒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或是比較緊急需要盡快處理。如果沒有特別狀況要忙,就跟大家說聲『辛苦了,我先回去了』。」

Ginnie 說:「我剛到新公司,發現雖然公司明文規定是9 點上班,6 點下班,但主管總是會提早30 分鐘進公司,且幾乎每天都會加班1 小時。我還觀察到其他部門同事,也都會提早進辦公室,且大家都會等主管下班之後才離開辦公室。我想我應該盡量向主管及同事學習,上下班作息一致也比較能融入大家。」

解析──

表面上,每間公司都有明文規定上下班時間,然而各自其實又有著不成文的隱性規定,內部各有不同的文化和習慣。凡是進入新公司或是新部門,務必要仔細觀察、了解公司的上下班時間文化,切勿擅作主張,或行事風格太過自我,與周遭同事格格不入。

以上究竟哪一個是最佳做法?答案依公司文化而異,每一種都可能是對的。其中,Ginnie 身為新人,能夠觀察週遭,並調整自己去適應組織文化,是非常聰明的做法。例如:假設主管通常都會提早20 分鐘到公司,新人若能學習主管提早到公司的習慣,就會令主管十分印象深刻。

再舉一例,假設新人去外面參加講座或教育訓練,下課時間是五點,還沒到表定的下班時間六點;或者從國外出差回台,抵達桃園機場的時間已經是下午四點,請問這樣的情況下,是否該回公司?

有些人會直接回家,不回公司;有些人會選擇比較折衷的做法,打電話向主管詢問:「現在已經下課了,是否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回去?如果沒有的話我就直接回家了,可以嗎?」主管心裡會為你尊重公司與尊重主管的態度而加分。

加班與否也牽涉到責任制的觀念,站在企業的角度可能會認為員工沒辦法在限定的時間內及時完成工作,可能是因為動作太慢、經驗不足或是能力不夠。

員工應該對工作負起責任,即使加班也要盡速完成任務,不另給加班費或補假。站在員工的角度來看則剛好相反,會認為加班是因為工作量太過繁重,而非因為能力不足或效率低落。新人進入公司,務必要掌握公司對於加班的看法是什麼。

此外,新進員工可以去了解公司是否有加班費、加班時間換休(補休假)、交通津貼、伙食津貼等。有些公司加班超過某個時間(如:晚上9 點或10 點),就會提供交通津貼來補助員工回家的計程車費,有些則會提供伙食津貼等,然而各單位的加班規定和制度,仍得看公司主管管理風格而定。

那麼,如果前天加班、跟客戶應酬到凌晨,隔天早上是否可以晚一點進公司呢?週間下班後或週六、週日參加公司安排的教育訓練課程,算是一種加班嗎?這些問題的答案,依不同企業文化而大異其趣。唯有去學習、接受並且融入所屬的團體和適應企業文化,才能真正樂在工作。

察言觀色,勿踩地雷

案例──

Jason 很喜歡和同事分享時事,每當有什麼職場新聞發佈出來,時常會主動發送Email 給所有同事。

有一次,他發送了有關某公司員工超時工作,最後導致過勞死的新聞給全體同仁;年終時還熱心分享了幾則應景的新聞,內容為某公司尾牙提供汽車大獎、某大企業今年要發六~十二個月的年終獎金給全體員工等等。

過了不久,Jason 的主管面色凝重地要跟Jason 約談,而Jason 仍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事……。

解析──

Jason 在公司散播某企業員工過勞死的消息,主管可能會認為他在指桑罵槐,藉機抱怨公司制度,引起其他員工不必要的恐慌。

而轉寄其他公司的年終獎金發多少個月或抽什麼大獎的消息,雖然看似無害,但是主管可能會以為Jason 是在拐彎抹角地抱怨公司發的獎金太少,甚至有間接鼓勵同仁跳槽之嫌。

因此,在職場上應該盡量避免跟公司同仁分享有負面情緒的文章、或可能帶有影射的新聞消息。其實同事之間私底下偶爾分享資訊無傷大雅,但若經常分享又不小心被看到,可能就會為自己帶來麻煩。

這個例子同時也提醒新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不要只是單純想到事情的表面,而要試著從公司、企業的角度思考,為了顧全大局,必須要學習想得更深遠、更周全。

尤其要注意的是有很多公司會禁止員工發送任何與工作無關的訊息給同仁。

公司給予的Email 是佈達公事相關訊息的正式管道,如果是有必要傳達給全體同仁的正面訊息,通常會由負責單位進行與全公司的溝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