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2013/11/27 「德國 GERMAN: 企業扎根教育,學校成創新基地」

怎麼學才有未來

全球教育創新大趨勢

21世紀人才做準備 孩子的學習,即將因為科技與制度,產生翻轉! 身為家長或父母的該如何幫它們發掘無限潛能?


天下雜誌電子報 - 20131127 - 1德國 GERMAN
企業扎根教育,學校成創新基地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3/11/26
作者:許芳菊  來源:天下雜誌536

天下雜誌電子報 - 20131127 - 2

01】在德國,結合企業、學校、老師、公益團體跨界合作的教育方案非常普遍。

當歐盟國家年輕人平均失業率高達兩成,德國卻做到全歐最低,甚至比台灣還低。德國教育的祕密是什麼?企業、學校、公益團體如何跨界結盟,打造校園成為創新基地?

德國國會大選投票日的午後,柏林的街頭寧靜悠閒。除了國會大廈前聚集了大批的新聞媒體,有一點緊張氣氛之外,整個柏林,甚至整個德國,呈現出來的是一種穩定向前的感覺。

很難想像,一九九○年兩德剛統一時,柏林街頭景象蕭條,無業遊民充斥,當時的德國被譏笑為歐洲病夫。

如今,根據OECD統計,二○一二年歐盟國家十五到二十四歲青年人口失業率,平均高達二二.八%,西班牙甚至高達五三%。而德國青年人口失業率卻能維持在八%左右,是歐盟國家最低。也比台灣的青年失業率一二.六%還低。

今年六月,英國《經濟學人》便以「德國教育與訓練,歐洲新政?」為題,報導了歐洲各國包括希臘、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紛紛與德國簽屬協議,希望德國協助它們建立技職教育體系,解決年輕人失業的問題。

教育,儼然已經成為德國最熱門的出口項目之一。全世界都在問,德國是怎麼做到的?為何他們的年輕人,有能力去面對快速轉變的全球化競爭?為什麼他們可以從歐洲病夫,轉變成歐洲穩定的力量?

串聯腦力與資源

九月一個星期二的早晨,柏林飄著細雨,一群來自柏林附近幾所學校的小學生,興奮地跳上自然保護區裡的「青年研究船」。這艘船是一座浮動實驗室。當天在船上,老師帶著學生採樣湖水,觀察水中生物與PH值。學生一個個在這個流動的教室裡,享受第一手觀察大自然的樂趣,並在親身探索後,分享發現。這艘實驗船研究計劃,是由公益團體發起,企業贊助,並結合了柏林的一群自然科學老師,共同研發課程。還有一群退休的老師當志工,義務來上課。

德國企業與社會各部門參與教育的方式,最可貴的不在於台灣企業所習慣的捐錢、捐硬體,而是提供了跨界的專業、創意與腦力連結所產生的綜效。

例如,青年實驗船的課程設計,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為了讓學習較弱勢的孩子,能夠透過實驗船上結合了遊戲與動手操作的過程,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理解原本冷冰冰的科學知識。可以說是一種很有創意的補救教學。

像這樣結合了企業、學校、老師、公益團體跨界合作的教育方案,在德國非常普遍。

德國人沒有將人才培育的責任都丟給政府或學校。不論是企業、學者、民間團體、研究單位,乃至於老師、家長,都積極主動參與教育行列。提出創新靈活的做法,並整合各界資源,共同做出有效的改革。

例如:德國著名的「雙軌制教育」(dual education systems),就是企業與學校密切合作的例子。

雙軌制透過企業與學校合作,提供技職體系的學生一邊在學校上課,一邊到企業學習的機會。

選擇雙軌制的學生,要先申請到企業學徒訓練的機會。進入雙軌制課程後,學生每週有幾天到學校上課,另外三到四天,則到企業裡接受學徒訓練。企業與學生簽有合約,訓練期間學生有薪資可拿,企業並提供實際工作技能的教導。學程大約三.五年。

位於科隆郊區的福特汽車廠,甚至為了增加女性參與工程領域的比例,和柯隆的學校合作設計了「女性參與科技生涯計劃」,鼓勵女學生到福特汽車實習、認識傑出女工程師、受訓,甚至當學徒。

德國的雙軌制有國家設定課程標準與相關規範,也有機構來認證訓練的標準、品質。由於雙軌制提供了實務與理論結合的經歷,大大提高了學生就業的能力與機會,使得雙軌制課程變得愈來愈熱門。

目前德國已發展出三五○種專業的雙軌制課程。

為什麼德國的企業願意投入跟學校合作?

洪堡大學學者史佩克爾(Anna Spexard)指出,「愈來愈多企業了解到,與其等到大學畢業後再去訓練,不如先挑選出好的學生,送他們到企業訓練,及早培養他們實做的能力。」 史佩克爾也指出,現在也有愈來愈多雙軌制的課程,由企業與學校一起規劃,甚至部份的老師就來自業界。

動手做、教別人

一直以來,德國人很自豪德國不但是音樂家、詩人、哲學家的故鄉,更是科學家的祖國。他們自認為是創意與務實的國度,而這也體現在他們的教育裡。

例如:「未來來自於創新聯盟」(zdi-Networks)是由德國教育當局發起,結合了企業與大學的資源,提供中學生各種校內外加深、加廣的課程。

他們在德國波鴻當地七所高中成立創新實驗室,提供二十九門工程課程,參與的學生有七百多位。

此外還提供了豐富的校外活動,例如,為期兩週的假日營隊,一週在當地進行實驗課程與參訪,一週到國外參訪。

更重要的,他們不只教學生,也訓練學生去教別人。例如,科技小老師的課程,就是由十年級學生擔任講師,為五、六年級學生進行科學工作坊。而五、六年級學生甚至要到幼稚園,教導最簡單的實驗。

位於德國波昂的聖莫里茲阿恩特中學,則強調每個學生一定要把自己所學分享給學弟妹。《天下雜誌》參訪當天,資訊教室裡的七年級學生,正在分組報告他們如何設計出「讓貓可以走路」的電玩遊戲。

「這很好玩,有機會跟學弟妹分享,會讓我感到很自豪,」剛做完報告的一名小男生,眼神發亮地說。

負責「未來來自於創新聯盟」專案計劃的特林伯恩(Klaus Trimborn),本身也是位資深的高中老師。一頭白髮,身穿牛仔褲的他,有著科學家的精確與企業家的幹練。他們很清楚要給學生什麼樣的訓練。特林伯恩在尋找結盟伙伴與課程設計時,秉持的三個原則是:

洪堡大學學者史佩克爾(Anna Spexard)指出,「愈來愈多企業了解到,與其等到大學畢業後再去訓練,不如先挑選出好的學生,送他們到企業訓練,及早培養他們實做的能力。」 史佩克爾也指出,現在也有愈來愈多雙軌制的課程,由企業與學校一起規劃,甚至部份的老師就來自業界。

第一、要讓學生以團隊合作、自主學習的方式,在真實的科技下進行實驗。也就是要讓學生動手做,玩真的。

第二、要讓學生把學會的東西傳承給學弟妹。

第三、離開課桌椅,到真實世界去探索。將拜訪企業、大學列入行程表,一方面讓學生及早探索職場,一方面也讓企業及早發現有天賦才能的人。

特林伯恩說,「這是企業、學校與學生三贏的學習模式。」

不求速成 但求扎根

相對於台灣動輒以幾年幾百億,砸錢衝排名、搶達標的速成教改心態,德國培育人才處處可見點點滴滴,長期扎根,慢慢等待人才開花結果的視野與耐心。

例如,「小小科學家的房子基金會」,由多位在大學裡教授科學的教授所共同發起。他們發覺近年來德國年輕人,愈來愈不喜歡學習科學,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很多老師把科學教得太難了,引不起小孩的興趣。於是他們結合了政府與企業,組成了基金會,從培育幼稚園老師開始,讓科學變得好玩又生活化,以啟發孩子心中小小的科學家。

德國北威州企業雇主協會的人才培育計劃,也是根據教育鏈(educational chain)的概念,從幼稚園開始就參與了教材的設計、教師的培訓,然後沿著教育鏈的架構,一路發展小學、中學、乃至職涯探索的人才培育策略。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並發現他們的天賦,是所有參與教育的人共同的目標,」北威州企業雇主協會的專案負責人胡內克(Heike Hunecke),指出了德國各界參與教育的共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