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飛的十五歲》紀錄片幕後故事
沒有基測的第一個夏天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3/11/26
作者:李雪莉 攝影:鍾士為 來源:天下雜誌536期
台灣年輕學子如何面對這半世紀以來最大的教育變革?從春末到盛夏,《天下》影像團隊用鏡頭探尋,十二年國教如何改變孩子的生活與學習。
時光如果快轉,許多年後,這個島嶼上的人們,會怎麼記憶2013年的盛夏?
島嶼上的27萬名孩子、27萬個家庭,會深刻銘記這夏天,因為他們即將經歷半世紀來最大的教改——12年國教即將上路,他們和他們的孩子躬逢其盛,見證新的起點。
潮水似的湧動,在翻滾著島嶼上青春的一代。
才不過45年前,1968年,台灣實施9年國民義務教育,鬆綁了小學的升學壓力,小學教學變得活潑、多元。這一次,有權力的大人們,要醫治教育體制內最紛擾、最痛的沈痾——那個因分數排名與名校競爭而扭曲的國中教育。
決策的大人說:十二年國教來了,教學會正常化,不必天天為分數競賽。他們也說:十二年國教將應許一個不再獨尊智育的環境,要成就每一個孩子。
十二年國教,是否會像九年國教一樣,帶來天翻地覆的變革?會變得更糟或更好?
《天下》影像團隊決定探尋,十二年國教究竟如何改變孩子的生活與學習。我們花了4個月的時間,貼身記錄北中南東,6位15歲,即將迎來十二年國教第一屆的學生,記錄他們的盛夏,完成「想飛的十五歲——沒有基測的第一個夏天」、「想飛的十五歲——怎麼學才有未來」,上下兩部,總長約100分鐘的新聞紀錄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